小国学网>故事>没有母亲不知道的

没有母亲不知道的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0:47  热度:7℃

真正的母亲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我说的是一切,绝对是这样。

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我惊讶得把眼睛瞪得像金鱼眼,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

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岁数大了一点之后,我开始恋爱,晚上约会后回到家,母亲问:“知道现在几点了吗?男人不会娶容易得手的女人。”

“我们只是一起散散步。”我撒谎道。

“不要蒙骗我,”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去用洗涤液洗一洗脸,否则明天早晨你的脸就像西红柿一样了。”

我照镜子看了看,不过是妆稍微破坏了一点。奇怪,我的母亲是一个近视眼,又不戴眼镜,平时到超市买东西连货架上的东西都看不清楚,她怎么能隔着不近的距离一眼就能发现的呢?更神的是,她还能看出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因为有的时候我的问题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就开始回答了:“你要的东西,在柜子的第二个抽屉里。”类似这样的事经常发生。

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

岁月没有减弱母亲的直觉能力。随着我的岁数增加,母亲的直觉也越来越出神入化了。母亲能看出我的婚姻是否幸福,我工作是否顺利,甚至不用看到我的人也能洞察我的情况。一次,我去乡下办事,遭遇了几个流氓的骚扰,我摆脱这些家伙刚回到我住的地方,母亲就打来了电话。“女儿,”她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年前,母亲因病住院,那时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工作,我天天给妈妈打电话,但都没有回去。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必须要见母亲的感觉。第二天,我乘飞机来到母亲身边。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哦,女儿,”母亲说,“你怎么知道?”

“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我流着眼泪说。

我在那时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

猜你喜欢

  • 心锁

    老覃骑的那辆自行车好久没有挂锁了,每每外出,总是将它小心翼翼地掩放在角落处。从离开的那刻起,一颗心就牵在那个角落,直到办完事出来见它还健在”,才长舒一口气 因为丢过几次车,老覃特别注意自行车的保卫工作,为它配过几次车锁,只

  • 把四楼搬上去

    两个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的爱人,将如何跨越欲望的阶梯?林雅住在四楼,罗刚住在五楼,他和她都在一家美术装潢公司打工,同事、上下楼,再加上彼此有好感,天天一起上班,还经常一起打伙做饭,罗刚爱上了林雅,他甚至畅想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把四楼和五楼

  • 心灵的疤

    所谓耻辱的伤疤,只不过是心灵上的一粒尘埃。他手掌的虎口处有道疤。这疤痕是留在他心灵上的创痛和屈辱。十九岁的他,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名厨,却怎么也没料到,第一天进厨房就挨了一刀。那是他第一天上班,心里对师傅敬畏有加,希望师傅对他多关照、多指点。

  • 跳鱼

    康熙年间,山西陆川来了个知县,名叫钟彪,这个钟知县身高五尺,体重却超过了两百斤,金鱼眼,大嘴叉,满脸的胡子黑乎乎的,陆川百姓称他为钟蛤蟆”。钟蛤蟆的老爹钟千阙是户部右侍郎,他可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啊。钟蛤蟆仗着老爹的权势,来到了天高

  • 巧戏绍兴师爷

    乾隆年间,方安县遭遇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水灾,原县令因治水不利,被朝廷罢官免职。新任县令名叫穆白飞,此人博学多才,为官清廉。这日,穆白飞又为治水的事情愁眉不展,身旁的师爷马天行马六爷轻声道:穆大人,距此三十外的青峰山上有一隐居奇人,此人学识渊博

  • 驴娘

    村子里来了个算命的,那会儿娘正带着狗圣子在村口和大伙拉家常。算命的说狗圣子是文曲星下凡,要找一头怀孕的驴当干妈,因为传说驴眼能看见小鬼,保护着孩子不受邪魔侵害。娘四十岁上生了狗圣子,这才在村里面抬起头来,听了那老头的这番话眼眶都湿了,村里人

  • 死在婚礼上的新娘

    明朝嘉靖年间,保定府出了一个有名的富户,姓冯,名之瑞。冯之瑞以贩卖私盐起家,发家后改做药材生意,生药材直销往北京的各大药铺,红火非常。冯之瑞经常到京城走动,也少不得要到烟花巷中寻欢,后来就在八大胡同中结识了红滟楼的小五彩,看对了眼儿,他就把

  • 刚正不阿的潮州知府

    清朝康熙年间,广东潮州一带不是洪涝就是旱灾,再加上地方官吏相互勾结,土豪劣绅横行,故民不聊生,朝廷派张克嶷到潮州做知府。由于初来乍到,张克嶷决定微服私访,到各地体察民情。这天中午,张知府和两个仆人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来到路旁的一家小饭店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