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舅舅之孝顺

舅舅之孝顺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36  热度:7℃

上回说到舅舅谨遵母命,千里迢迢只身从云南赶往老家江西赣州去相亲,凸显了舅舅对他母亲——也就是我们外婆的孝顺。要说孝顺这个中华美德的含义吧,其中主要包括尽心奉养父母及顺从父母意志两个方面的的内容。舅舅的孝顺就是体现在这两个基本点上的,先从舅舅择偶谈恋爱的事情说起吧。

由于父亲去世得早,上中学时期的舅舅就随着他母亲来到他姐姐、姐夫的工作地点绍兴读书、生活。舅舅高中毕业后由于体检没过关而无法被保送进入高校深造,一心想着要分摊家庭负担的他于是毅然决然报名到地质队工作,随后也就神秘地消失在亲朋的视野,转场到了云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去从事严格保密的稀有矿藏勘探作业。

舅舅姓陈,从小家境贫苦。舅舅母亲——也就是我们外婆一共生育12胎,其中存活下来的只有两女一男,即我们的大姨、我的岳母及陈家老幺——我们的舅舅。

想当年,我的岳父随四野征战到江西地界,上级命令他就地转业干上了赣州市的公安。后来岳父又转行到了地质队,然后他就找了我现在的岳母陈氏谈婚论嫁。可是,我们外婆对当时的毛脚女婿提出要求:“你必须书面承诺,婚后绝不能把我女儿带去你的东北老家!”我的岳父当即遵命,向我们外婆——他的准岳母递交书面保证书。外婆仔细地将那沉甸甸的保证书缝进了自己的枕头,以求万无一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隔壁邻居家不甚失火殃及外婆家,外婆的那个枕头连同内里的保证书都没能幸免地付之一炬。

再后来,组织上调动我的岳父岳母到沈阳工作,外婆无奈地跟随而去。从此之后,我的岳父母再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浙江,我们外婆都一路左右不离。直至年逾古稀,外婆铁定了要落叶归根,因此她义无反顾返回赣州,并坚决要求她的儿子——我们的舅舅绝不许娶了媳妇忘了娘,只可以找个愿意在赣州伴随老娘共同生活的儿媳。

一转眼,舅舅也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了。这一年,舅舅从云南的保密单位写了一封信给当时在福建的我的岳父母及外婆说:“我休探亲假,已从单位出发。”接到这样的来信后,外婆天天就步行十数里路到长途车站迎候,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舅舅身影。

而此时的舅舅却先行赶到绍兴,去面唔他高中时的女同学去了,他的目的比较直接,就是谈恋爱去了啊。当舅舅终于与外婆相聚时,外婆劈头就问:“你处的女朋友能不能跟你一起陪伴我到老家赣州去啊?”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舅舅因此也只能遗憾地偃旗息鼓。

再说了,就凭舅舅那一表人才的相貌,他在工作圈子里也不乏异性追随者。其中还有一位长得据说是相当漂亮的姑娘一直在对舅舅紧追不舍。而进入正题后,舅舅问:“愿意随我到江西赣州老家为我母亲大人养老送终吗?”女方迟疑了并最终被舅舅忍痛割爱。

舅舅真是个大孝子啊,他谨遵母命到底还是接受了外婆给他找的媳妇——一名没有工作的农村姑娘。不久,舅舅的大女儿在赣州出生。舅舅几经努力,也从云南调回赣州进入江西冶金学院工作。

舅舅的妻子也是孝顺婆婆,这位舅妈对我们外婆百依百顺照顾得十分周全。就譬如每天清晨,舅妈总会第一个起床,她在大锅灶烧好早饭后,再把余火小心翼翼盛放到火笼里。然后伺候我们外婆起来,在火笼暖手暖脚的温暖中,让外婆开始一天的饮食起居……

外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过着归根的舒心生活,外婆目睹了舅舅、舅妈的四个子女(两男两女)相继问世,外婆的暮年甜甜蜜蜜……

猜你喜欢

  • 别用一千个线头穿针眼

    有人说,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把办公桌抽屉里的东西摆放得整齐的人。还有人说,习惯比一切都重要,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将决定人的一生。我觉得被年轻人称为“习大大”的总书记,颇为亲切地规劝年轻人“不要熬夜”的话,大概就包括了上述内涵。他将心比心地以自己为例

  • 爱的浴衣

    牵手走过了近50多个春秋,爸爸和妈妈却像是昨日刚结婚的一对新人,充满了柔情蜜意。他俩从高中起就在一块了,厮守了这么漫长的岁月,爱情似乎历久弥新。要命的是,他俩表达爱意的方式一点儿也不含蓄,有时令我们这些晚辈都有些难为情。看电视时,妈妈给爸爸

  • 你在我心上

    一天傍晚,我在公园散步,走到一丛凤尾竹旁,那儿有一对相拥的青年男女,我正想抽身离去,却听女的问:“你说爱我,能久远吗?”男的答:“爱到永远!”女的又问:“永远有多远?”男的说:“自然是到生命的终结!”听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短文中说

  •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

  • 戴手铐的父亲

    警车声呼啸而来,冲击着房间里儿子就要崩溃的心。而父亲却镇定如常,将刚才说过的话又在儿子耳边重复了一遍。见儿子仍是一副惶恐的神情,父亲勃然大怒:“别这么没出息!我说的话记住没?”“记住了!”儿子垂头答道。“记住了就打起精神来,妈的,不就是五年

  • 立即行动

    有个穷学生穷到食刚能果腹、衣仅能蔽体的地步。一天,他听说有个演说家要来当地演讲,但门票价格昂贵。无奈之下,他给对方写了封信。信中写道:“老师,我想听您的课,但腹内饥饿,囊中无钱,请问我该怎么办?”演说家回答简短:“你是愿意听我的课,还是想听

  • 懂你心情的芦笛

    山坡上长着一片芦苇。一天,小兔子心情好极了,它蹦蹦跳跳地来到芦苇丛,摘下一片叶子做成芦笛吹起来。“滴滴答答滴滴答……”芦笛欢快地唱着,歌声悦耳动听。小兔子高兴地亲了亲芦笛,“真好听!”这时,小狐狸也来了,小狐狸垂着脑袋,耷拉着耳朵,连声叹气

  • 笨巫婆的笨

    笨巫婆想在自己头顶上变出花环来,可一念咒语,她就心里发慌:“我能变出花环来吗?要是变不出来,那就糟啦……”心里一乱,就把咒语念错了,结果,她变出了一团下着雨的乌云。“我就知道变不好呀!我哪儿能变出花来?我总是这么笨……”笨巫婆沮丧透顶,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