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轮椅主播:让坚持成为信仰

轮椅主播:让坚持成为信仰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3:14  热度:8℃

“无论将来去往哪里,我的新闻理想永远不会改变,也会坚持自己值得去做的事情。”邱启明讲座上的这句话让梁艺的内心有了一种坚持的力量。

那是梁艺人生中最为迷茫的阶段:身边同学都是各大电视台的主播,唯独自己还在学校念书,在轮椅上寻找自己的平台。

没想到,不久后,梁艺又重新走进了直播间,成为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当媒体把“中国第一位轮椅主播”的称号赋予梁艺的时候,她的内心百感交集:“只有我知道,是无数次的怀疑、犹豫、徘徊后的坚持,给了我勇气和希望。”

前不久,在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的“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2014年度“助学·筑梦·铸人”活动主题报告会上,轮椅上的美女主播梁艺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如何靠着坚持从病痛和绝望中重新振作的故事。

可生活的挑战在不经意间使得梁艺措手不及。

那年9月22日,在化妆间定妆的梁艺突然感到后背肩胛骨一阵剧烈的疼痛,随后短短几分钟,脖子以下就完全失去了知觉。医生的诊断结果是:颈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压迫到中枢神经,导致全身瘫痪,呼吸肌麻痹,随时有生命危险。之后又残酷地宣布:即便度过危险期,完全恢复的概率非常小。22岁的梁艺,就被告知她这辈子只能在床上度过。

躺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微弱的她每天靠着氧气维持,大小便失禁,整个身体除了头可以动以外,肩胛骨以下都没有任何知觉。医生每次查房,都会用一根很长的针在她的胸口、腿部和脚底下用力来回滑动,可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65天后,梁艺进行了血管瘤的切除手术,双上肢功能得到部分恢复,但胸部以下仍然瘫痪,她在轮椅上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康复生活。

从舞台的中央到阴冷的病室,再到笨重的轮椅,那种高空坠落的失重感让梁艺感到愤怒和绝望。“失望是什么?我们逃避了就没有失望吗?那希望又是什么,难道美好的希望就那么遥远吗?”

于是,短暂绝望后,梁艺决定“必须站起来”。她开始说服自己接受身体已经瘫痪的事实,努力克服生活中随处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生活中80%的事情都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都没办法自理。

那段时间,为了让梁艺重振精神,为她治疗的北京宣武医院的林峰教授把著名作家史铁生介绍给她。史铁生告诉梁艺,人在绝望的时候是没法乐观的,那怎么办?这时就要多看多想多思考,才有可能对付绝望。

“虽然遭遇了不幸,但又是幸运的。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所以必须坚持不放弃。”在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帮助下,梁艺的一切也开始慢慢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011年,梁艺如愿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硕士。两年学习期间,梁艺的母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妈妈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完后就帮梁艺穿衣、做康复;把梁艺从床上抱起来坐上轮椅后,一路小跑去食堂买早餐,吃完后又推着梁艺快速赶往教室……生活虽然像打仗一样,但梁艺从未迟到过一次,也没有落下一节课。

“我们生活中没有不可以逾越的天堑,只要永不懈怠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前面一定是美好的等待。”梁艺说。

工作两年,梁艺越来越发现,当你以健康的心态去拥抱社会的时候,生活会回报给你同样的礼物。

她想起“蚌病成珠”的故事。蚌要经过痛苦的孕育才能产生价值连城的珍珠,靠的是坚持的力量,“我们每个人要经过种种磨难、挑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靠的又何尝不是坚持的力量?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坚持的力量。”

“我常常收到很多年轻人的来信,他们总在述说自己怎样不快乐,抱怨生活对自己怎样不公,有的人甚至因为工作、学习、爱情不顺利就想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梁艺说,如果当一个人连站立行走都成为一个梦,如果当拿筷子吃饭都力所不能及,如果连翻身如厕这样的事情都要别人的帮助,那些拥有健康体魄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

猜你喜欢

  • 澡盆里游泳

    两位老将,早已解甲,荣归故里。但人生征战并未休。他们目前居于京华一名为“后拐棒”的胡同内,深居简出。周有光喜欢逗夫人取乐,常抖出一个甲子前的陈芝麻烂谷子,调侃老太太。譬如,当年初恋时,在大上海花四元银洋,请张家二小姐听名流云集的西洋音乐会,

  • 阮玲玉:怎么一个悲字了得

    曾在电影中扮演过阮玲玉的张曼玉说:“我觉得阮玲玉的骨子里有一种讲不出来的妖媚。”这句话说得很贴切。民国年间,比阮玲玉漂亮的女人难以计数,但很少有人生具她那样天生的柔媚风骨,甜而不腻、疏朗明媚。“我见犹怜”型的女子,恰如一株翠绿含羞草,好事的

  • 早熟的草莓

    他出生于一个平民世家,父母经年以种植草莓为生。10岁那年,他看到电视上党派竞选,双方唇枪舌剑,夸夸其谈,初谙世事的他渐渐明白了,并且深为他们口中所说的国计民生而感到疑惑。因为,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知道,全家辛劳一年的收入,也仅仅是维持正常

  • 王健林:首富魅力 “仁者”无敌

    这位新首富不仅经商才能卓越,而且饱读诗书、具有儒家情结。早些年时,他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商战经年财富雄,向来万事皆成空。唯有余生管行善,一片净土十世功。”这首诗流露出王健林的“仁”者之心,也符合他的思想精髓:商道即仁道。二十年来,王健林领导

  • 高歌革命的反革命——《马赛曲》作者的故事

    克洛德·约瑟夫·鲁热·德·利尔是人类革命史上最有资格投机的人之一,因为大名鼎鼎的革命歌曲《马赛曲》就是他创作的。正是唱着这首歌,法国人数次推翻国王,并打败外国敌人。然而,歌的作者却很难被当成一个革命者。当这首歌传遍全国,并被刊发在报纸上时,

  • 傅斯年的最后一笔稿费

    1950年12月的一个冬夜,一代国学大师,曾任北大、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还在赶稿。虽然披着棉袍,可他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妻子俞大彩催他早点休息。他搁下笔说:“我正在为董作宾先生办的《大陆杂志》赶文章呢。之所以如此着急,是想等钱到手后,请你尽

  • 萧军的拐杖

    我一度和萧军同住在团结湖小区。有一次与萧军树荫下不期而遇,我们坐在一条临街的长椅上说话的时候,我无意间拿了拿他随身带着的拐杖,未料竟把我吓了一跳。这根拐杖的扶手,镶嵌着一块圆而亮的铸铁,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它出来散步,简直是个沉重负担。

  • “偷了我的雷”

    约翰·丹尼斯是英国诗人兼剧作家,写过一部悲剧叫《阿皮尔斯和维吉尼亚》。这部戏于1709年上演后反应平平,没有在商业上获得成功。戏中只有一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它的雷声效果比以往任何一部舞台剧中的雷声效果都来得逼真,这是由丹尼斯自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