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小旅社竟成毕业生求职“大红娘”

小小旅社竟成毕业生求职“大红娘”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6:23  热度:9℃

在杭州,每逢毕业季,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们就开始频繁出人窄窄的六部桥直街。这里离火车站很近,他们拖着行李踌躇满志地入住位于17号的携职旅社,然后手捧免费提供的“杭州求职地图”,从巷口不远处的公交枢纽乘车,奔向用工单位或人才市场。

这里被看作是杭州最好的“求职招待所”。刚毕业的大学生,只需出示学生证或毕业证便可获得一晚免费住宿,此后也仅需10~30元/天,包月最低只需480元。

除了廉价,这里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大学生一旦入住,专职的“人才红娘”会向他们索要简历,“我们与杭州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有联系,可以根据学生的简历、求职意向和性格推荐他们面试。”携职旅社创始人温少波说。

大学生版“如家”

开办携职旅社,源于一次误打误撞,因为温少波的初衷仅是比开如家要划算。

2008年,如家等便捷经济酒店在全国迅速扩张,温少波和朋友闲聊此事,发现这买卖其实没那么划得来。按照这位温州人的算法,租一栋旧居民楼,改造、装修,聘请工作人员,最后以平均每天200元左右的价格出租,前期投入太大。

“住如家如果按一天168元算,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起码要10天,也就是1680元,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负担得起。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大学生版的如家?”温少波的想法是出租床位,“按一个房间六张铺,每个床位收30元,住满的话一天就是180元,和如家差不多,成本却比它低太多了。”

有钱可赚,又是资本大鳄们牙缝里的行当,温少波兴奋于自己找到了一片商业蓝海,毕竟,今年全国有700万毕业生,加上往届的共有1000多万毕业生在找工作。

从2008年7月开业至今,有200个床位的携职旅社已接待了16000余人次的大学生求职者,平均入住率为83%,人均居住时间8~10天。有的人很快就找到工作,搬了出去,有的人则长期住了下来,“有个小伙子来了以后就不走了,开了个吉他班给人上课,一小时80块,赚了钱就出去玩,住了10个月。”还有些从携职走出去的毕业生,会心怀感激地“常回家看看”。

而老板温少波看中的,并非这几十元的住宿费,而是大学生从毕业到结婚买房的至少5~6年里,所涵盖的生活住宿、就业创业、培训提升等一系列商机,“通过携职就业的大学生,今后对于携职品牌的认可,都是携职潜在的优势资源。”

与政府“撒撒娇”

携职旅社的门脸很小,甚至可以说是简陋。走进旅社,房间里是简单温馨的上下铺,有热水供应的卫生间以及完备的监控摄像。入住的毕业生甚至会感觉,像回到了学校。

温少波希望,携职旅社不仅仅是客房,更是房客们互相沟通找工作心得秘笈的一个中转站。院子里的“携职贴吧”上,花花绿绿地贴满毕业生求职路上的心情:“找工作,很囧很累人;等应聘,很傻很天真……”楼梯过道里的招贴画上还写着“包揣两块钱,心怀五百万”的励志宣言。

此外,旅社从店长到员工都是刚毕业或在读的大学生,在湖南读书的大四学生王云是携职的宿舍管理员,刚住进旅社不久就被温少波相中,获得了这份工作。

目前,携职旅社获得的主要回报来自企业招聘环节,“很多企业鼓励老员工推荐新员工,并设置一些奖励,为的是增加候选人的可信度和匹配度。我们有大量的大学生资源,也有能力去整合企业就业资源,通过人才红娘的专业分析和推荐,让他们的对接更顺利,而我们也能获得来自企业的回报。”

2008年底,经济危机致使浙江当地企业招聘骤减,大学生的求职周期因此变得漫长。温少波于是策划了“一年提供10000个免费床位”活动,第一天入住不要钱。

为了推广这个活动,温少波找了几个人才交流市场,提出在现场摆放小广告牌或摊位做宣传,但都被拒绝。媒体人出身的直觉让他选择了给时任杭州市市长蔡奇写信,阐述了自己要做的这项公益活动的意义,很快得到了蔡奇积极回应。随后,携职旅社成了当地大学生求职住宿炙手可热的品牌,而入住首日免费的公益尝试也成为携职的招牌。

在温少波看来,在正当范围内争取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必要的——对于民营企业众多、IT业发达,并常年处于人才饥渴状态的浙江省而言,他所做的亦是帮政府分忧的好事。

可预期的大饼

在接触了大量的毕业生后,温少波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成因。“有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他们更急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这中间有期望值的问题,有就业心态的问题,也有职业技能的问题,接触得多了,觉得自己要做的和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

恰好2009年,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正在中国进行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我看了几个案例,和一些关于社会企业的定义讨论,忽然明朗了,我做的就是社会企业啊!”温少波立即报名参加了社会企业家的培训和评选。

随后,携职旅社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了“求职住宿+求职培训+求职服务”的新模式。廉价住宿服务是基础,人才红娘、职前培训、大学生人才市场和应届生人才网则是携职为大学生提供的增值服务。其中,人才服务和职前培训主要来源于企业费用和政府补助。而当越来越多的资源聚集后,温少波又开始提供人才档案、户口管理等服务。

2012年,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开展的“社会企业家”评选,温少波得分全场最高。日本NHK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求职路上的携职与大学生》纪录片。此外,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为庆祝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举行的花园晚宴上,温少波作为社会企业的代表受邀出席。

在杭州,携职人力资源产业园已于2012年初启动,囊括的人群不仅有大学生,还有职校、技校和大专生等。眼下,温少波还在尝试一种与助学贷款相似的求职培训贷款,目前已与工商银行达成协议,“他们提供贷款让毕业生进行求职培训,就业后大学生可以用工资偿还。”

从提供廉价住宿,到一个人力资源平台,最后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服务产业并在全国推广,温少波为携职画了一个可预期的大饼。

猜你喜欢

  • 隐居深山,百万富翁和被拐妻子爱得纯真

    心如死水时,幸遇热心肠大哥 1977年夏天,14岁的岑美芬辍学从重庆老家来到巫山县城打工。从粗活工到技术工,从胆小害羞到登台文艺表演,岑美芬渐渐在厂里站稳脚跟。就在17岁那年,不谙世事的岑美芬被一位同乡以外出打工为由骗到河南南阳,当她被同乡

  • 踏雪寻梅:香港导演和重庆打工妹的传奇爱恋

    他乡奇遇 大导演爱上打工妹 余积廉于1940出生于广东,15岁时便跟随父母前往香港打拼。1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电影结缘,成为了香港一家电影制片厂的练习生。就这样,余积廉从摄影机机工开始做起,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劳,很快做到第二摄助、第

  • 吴奇隆牵手刘诗诗,《等你的季节》终于来到

    纯属意外 当成熟男遇见单纯女 上世纪的90年代,吴奇隆曾因是小虎队的一员而火过一把。小虎队解散后,他不温不火了好多年。他与马雅舒有过一段婚姻,因为聚少离多,在婚后第四个年头两人离婚了,这一度让吴奇隆十分消沉。好在他忙于拍戏,没有时间去伤感。

  • 等你50年!一对异国情侣的“山楂树之恋”

    初恋情怀, 笔友萌生纯真爱恋 1939年,依娜出生于苏联古比雪夫市。1956年,喜爱中国文学的依娜在俄文版《友谊报》上发表了一篇《我爱中国》的小诗,并在发表的诗歌后表达了想交一个中国笔友的愿望。 这首诗,恰好被比依娜年长6岁、在北京从事翻译

  • 女记者惊世之恋:爱是健康的诗篇

    一段女记者与脑瘫诗人不寻常的爱情,背着各自负重的“半路”命运,在相互的真情拯救中,开出一朵灿烂的爱情玫瑰…… 4年前,现为《中国妇女报》重庆记者站记者的叶琳,逃离丈夫的家庭暴力,带着年幼的女儿流浪南北,在颠沛流离中搏击命运,寻找爱的归宿。在

  • 唤醒睡美人,这奇迹由一个人一条狗共同创造

    2008年9月,重庆小伙刘斌驾摩托车领取结婚证时,突然刹车失灵遭遇车祸,未婚妻重伤昏迷成为植物人。悲痛不已的叶家人认定刘斌对车祸负全责,为“惩罚”刘斌,他们强行要求刘斌照顾女儿终身。面对昏迷女友,家境并不富裕的刘斌没有丝毫推搪,他发誓要用爱

  • 最幸福的“解冻人”:我那20年的炽热爱情

    生命行将枯萎时, “渐冻人”遇上“解冻人” 1992年9月,伍志和黄娟一起进入武汉市江夏区实验中学(原武昌县第三中学)就读。虽然同校不同班,但他们都住在青龙水库附近,那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每到寒暑假期,他们就一起去沙滩上玩……朝夕相处中,

  • 富翁当保镖,屈身只为年少时那场纯洁的暗恋

    离婚的她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在经历一次险遭歹徒打劫的危险后,她请了一位武功高强的男保镖。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保镖除有一身好武功外,也是一位事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他到底有什么企图?为什么要隐瞒真实身份接近她? 年少暗恋, 渴望亲口对她说声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