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少女小葵的葵花梦

少女小葵的葵花梦

收录日期:2025-08-08 07:51:48  热度:11℃

2009年的盛夏,少女小葵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听说,小城7月的时候,火车就要开始运行了。听说,葵花田很漂亮,大把热烈的色彩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这个盛夏,小葵因中考失利而变得沉默寡言。9月,小葵的父母把她送进了小城的一所职校,为她选了美术设计专业。失意的小葵在学校里总是闷闷不乐,直至遇见了转学过来的男生任向南。

任向南长相平平,但是他身上有两种东西吸引着他人的眼光:一是成绩,另外一个就是他冰冷的气质。因他的孤僻性格,班上的男生十分厌恶。所以,他经常受到男生的挑衅,但他从来都是以沉默回应。小葵开始注意任向南,她发现任向南总是低着头画画或者看小说。

图书馆里,小葵正捧着一本画册看得出神,任向南经过她身边时居然递给了她一幅画,小葵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任向南居然为自己画了一幅素描!

小葵讪讪地说:“为什么送画给我?”任向南眉毛一挑:“画里面的人是你,不送你,送谁?”这幅画,让两人慢慢熟悉起来。小葵发觉,其实任向南并没有那么不可靠近,只是他真的不喜欢说话。很多时候都是小葵在说,任向南在听。

一次放学,他俩相约去铁道边看夕阳。

任向南问:“小葵,你最想去哪里?”

向小葵抬头看着前方,“我想要去看那些明媚的葵花田。可是,我不知道葵花田在哪里。”“你以后去广州吧。那里有你想见的葵花田。”任向南说。

那天回来后,小葵突然觉得,青春真的可以充满阳光。然而,一个月过后,任向南悄无声息地转学了。上课时,小葵总是会回头看看那张空荡荡的桌子,她的心里头藏着大片大片的乌云。“任向南,你连离开都不肯通知我一声。”

而此时的任向南,也在想着小葵,他的不辞而别,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铁路工人,一段铁路修完了,他们便要辗转到另一个城市修另一段铁路。走时,他来不及向小葵告别。火车驶出小城的时候,任向南在车厢的窗户上写下了“向小葵”三个字。“向小葵,你知不知道,我不喜欢与人交往是因为我害怕分别。只是,你真的是我最温暖、最美好的回忆。”

任向南离开的第100天,向小葵跟着旅游团去了广州。在广州番禺的百万葵园里,小葵看见了大片大片的花海。小葵却很失落,她低着头,刘海遮住了她眼角的忧伤。

后来,小葵得知,最大的葵花田在新疆的乌鲁木齐。那个夜晚,向小葵在博客里写道:“任向南,我曾经以为我会在一片葵花田里遇到你。”

向小葵还做了个梦,梦里的她和任向南重逢在乌鲁木齐大片的葵花田里……


猜你喜欢

  • 你来帮帮我

    李密是个小学老师,这天,他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同学王大龙打来的。王大龙就在附近一所学校任教,想让李密“照顾”一下他。怎么照顾呢?原来呀,两天之后,乡里针对晋级老师要进行一次抽考,派李密去王大龙的学校监场。王大龙此次递交了晋级

  • 表情放大镜

    看着眼前的隐形眼镜,叶漫有些哭笑不得。刚才,她经过天桥,看到有个乞讨的小姑娘,挺可怜的,就动了恻隐之心,扔了张五十块钱。结果,没走出几步,小姑娘就追上来,把一个小盒子塞进她手里。叶漫推辞了几下,可小姑娘态度挺坚决,收拾了东西就走了。追不上小

  • 向往城市

    一西边的日头通红,像剪贴在那儿。那日头把一个秋天都给凝住了。小邵割完最后一镰,起身望天,望倒下的稻谷,又看母亲。母亲弯着背脊叉着腿一个劲地挥动着镰。小邵看看母亲,就又弯腰割了几镰。小邵又抬起头,看母亲,又看西天,那日头要坠未坠,很有些诱惑。

  • 到底钻哪儿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刘峰头皮上一阵阵发痒。他随口说饭后要出去理发。听到这话,李小娴抬头翻了他一眼,接着就嘟囔起来。“我早就想给你说让你去理发,又怕你说我这个人烦……”她嚼着生菜,“你头发那么竖着,让人看起来就像个刺猬……”刘峰瞥了她一眼,没再吭声

  • 死活不当典型

    啄木鸟每日辛勤劳作,无怨无悔,为守护森林,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后来,这个事被《森林电视台》播出后,在动物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时间,啄木鸟名声大噪,成为动物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啄木鸟的感人事迹,引来了一批批单位前来学习

  • 房子梦

    刘大有是兴峪矿的一名退休工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煤炭事业,可退休几年了,他和老伴还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一天房东马自成看着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刘大有就说:“老刘啊!我知道,你说你受了一辈子了,你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女拉扯大,砸锅卖铁给儿子买房子成

  • 赛神仙授徒

    有一位靠给人看相算命的瞎子名叫赛神仙,传说他比神仙算的还准。很多人慕名前来求他看相算命。还有人传言经他的指点的人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所以找他学艺拜师的人多得能挤破他家的门栏。这一天,赛神仙新收了一个小徒弟。小徒弟问师傅他要先学什

  • 以老制老

    双休日,给都市交通松绑的日子。上午十点左右,一辆71路公交车上座位已经坐满了,但也不算太拥挤。到站后,上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老年人,七十岁开外,一头灰白的头发,穿的还挺时髦,拉了老年卡,径直往里走,看见老弱病残专座上都坐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