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源简介 陈启源是怎么死

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源简介 陈启源是怎么死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6:21  热度:9℃

人物档案

姓名:陈启源

字:芷馨

号:启源、息心老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中国近代

出生地:广东省南海县简村

出生时间:1834年

去世时间:1903年

主要成就:开办继昌隆缫丝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

陈启源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资本工厂继昌隆缫丝厂就是他开办的。继昌隆缫丝厂的开办,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历史上有很大的意义。

陈启源生于公元1834年,去世于公元1903年,广东南海县简村人,陈家世代以农桑为业,算是普通老百姓出生。到了陈启源这一代的时候,他自幼勤奋学习,广泛涉猎诸子百家,星象舆地诸书,加之又与外国人有过接触,所以眼界远比一般人要高。

1854年,陈启源跟随二哥到越南经商谋生,主要卖些杂货、丝绸等。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还算成了一方知名侨商。在经商过程中,他曾经看到泰国创办的缫丝厂以法国机器缫丝,出来的成品质量很高,生意红火,于是便起了创办缫丝厂的念头。

1872年,陈启源回到家乡,创办了历史闻名的继昌隆缫丝厂,向外国购买先进的机器。使用当时世界是行最先进的机器技术。为了更高的提高效率,他还自己加以改造,以蒸汽机为动力,实行半机械化生产。

陈启源以机器缫丝,出来的丝线,粗细均匀,颜色洁净,质量非常好,投入到市场之后,受到广泛欢迎,获利颇丰。在占领中国市场多 同时,他的产品甚至在欧美和东南亚各地畅销,继昌隆缫丝厂因此闻名世界。继昌隆缫丝厂的成功,让当地许多资本家眼热,纷纷效仿以机器缫丝。如此一番,快速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陈启源的成功免不了引来一些人的嫉妒,特别是被机器缫丝压制,快要被市场淘汰的土法缫丝业界。这些人联合当地的一些封建势力,最终以男女同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等理由抵制。

尽管陈启源在故乡办了不少的好事,不仅办学做慈善,兴建水利设施,还繁荣当地经济,仍然没有用。1881年,在看到当地一家缫丝厂被反对机器缫丝两三千民众持械捣毁之后,陈启源为了暂避风头,最终将继昌隆缫丝厂迁到了澳门。

几年之后,风波渐渐平息,机器生产已经在内地普遍化之后,陈启源再次回到家乡,这次开办了全部机械化的继昌隆缫丝厂。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机器缫丝行业的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东缫丝开始衰落,陈启源的缫丝厂也就此湮没在历史中。至于陈启源个人,应当是寿终正寝的。

猜你喜欢

  • 小黑狗的礼物

        小黑狗到城里上班了。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他给每个邻居带了一件礼物。“鸡大婶,这是给您买的胃(wei)药。”小黑狗来到鸡大婶家。“胃药?”鸡大婶觉得很奇怪。“我看您经常吃些沙子,估计您有胃病,就从城里给您带了一些胃药治治病。”小黑狗说

  • 幸福是因为没有人受伤害

    7月的阳光和喜欢有关达可来敲门,是我开的。7月,有大把的阳光。我仰起头,从暗处看过去,达可的背后是一圈黄晕的光,我愣住。达可穿白色的T恤。深蓝色运动短裤,湿漉漉的头发贴在额前,露出小虎牙朝我笑,你是许菲的妹妹呀,她在吗?我按压住胸口突然而起

  • 爱情正在装修

    她的声音忽然咽住,看着我,眼泪哗啦哗啦地掉了下来。那一刻,我决定借我的肩膀给她。1电话里,工人又开始向我诉苦:刚刚装修完的洗手间,那个丫头不满意,非要砸了,换另一种颜色的瓷砖。我理解工人,虽然客户愿意出额外的钱,这样的事做起来却是双倍的麻烦

  • 最后一班爱情地铁已经过去了

    一老徐一点也不老,像徐静蕾一样,上大学时就叫老徐,沿袭了下来。老徐30岁,男人30就是一朵花,再加上会穿衣服,他知道自己是个有魅力的男人。可有魅力的男人又如何,老徐没能留住妻子,他24岁就结了婚,总怕毛珍珍跑了,可她到底还是跑了。毛珍珍说想

  • 小牛蛙和小竹鸡

    森林王国里的诗歌朗诵会,准备在三天以后举行。这可是一次既比朗读能力,又比记忆力的比赛。组委会的猩猩会长说:“我们要求选手在三天之内,能够背诵一百行的长诗,这是一次记忆力的较量。”翘着花尾巴的小竹鸡和鼓着大眼睛的小牛蛙,是森林王国里公认的记忆

  • 两只老虎的交换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野外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在野外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說:“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

  • 老和尚的破碗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甘甜如汁,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名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一天,有

  • 给蜜蜂留下三分蜜

    在非洲丛林,土人被一种小鸟引导,才能在茫茫丛林中发现哪棵树上有蜂窝。采蜜人也像藏族小伙子一样,攀爬上树,点燃干柴草,用烟雾熏驱蜜蜂,将蜂巢小心取下,另一个人在树下接应,通常一个大蜂窝可以让两个人背两大筐。但是,采蜜人有两个规则要遵守:一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