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雪夜,姑娘来敲门

雪夜,姑娘来敲门

收录日期:2025-08-08 08:00:55  热度:12℃

他到西藏的第二个月,大雪封山,所有的孩子都无法来上课。过了三四天,宿舍里能吃的都吃完了,没膝的大雪又让他无法外出采购食物。就在那个食物告罄的傍晚,一个藏族女子提着大包,出现在他的宿舍前,她用生硬的汉语喊:“老师,老师。”

郑老师打开门,发现她是离学校最近一户藏民家的姑娘。那个姑娘牧着许多牛,郑老师以前经常遇上,她总是会放慢脚步瞥一眼郑老师。后来,他又知道她已经没了父母,家里有个弟弟,她和弟弟就靠她放牛维持生计。

郑老师班里有个孩子,出奇的“坏”。有一次那孩子打碎了教室的玻璃,郑老师要罚他,那个孩子竟然暴怒,想与郑老师动手。学校老师见势不妙,赶紧叫来他的姐姐。孩子一见到姐姐,突然温顺起来,低着头,眼里全是悔意。孩子的姐姐就是她。知道姐弟俩的身世后,郑老师特意留心起那个孩子,有时候多分发给他一块橡皮或是一支铅笔,还会把家人寄来的糖果多分些给他。

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郑老师不知姑娘为什么到学校来。姑娘径直走进宿舍,拿出许多食物,还帮郑老师生了火。郑老师用汉语与她交流,不停地向她表示感谢,并说那些食物他会支付费用。姑娘不停地摇头,很着急。

夜来了,外面风雪更大。此时,姑娘做了一件让郑老师瞠目结舌的事情,她起身坐到了郑老师的床上,说:“给你暖暖被子。”

郑老师蒙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姑娘慢慢脱下外衣,身子进入了被窝,郑老师不知该说什么,把头别向一边,不敢看那姑娘。外面风很大,呜呜地呼啸着,不知因为屋里有盆火,还是自己纷乱的心绪,郑老师一点也不觉得冷。正在尴尬、难堪、念想、温暖……种种复杂的情绪左突右撞之际,姑娘却说话了:“老师,被窝暖了,你可以来了。”

随即,姑娘慢慢起床,穿好衣服。然后,她用手摸了摸被窝,说:“暖暖的,老师,你可以睡了。”姑娘说完,整理了一下她带的东西,慢慢走到门口,回头给郑老师一个淡淡的微笑。

愣怔了半天的郑老师缓过神来,深深叹了一口气:人世中,却还存在这样一种纯洁,可以有这样一种温暖。

猜你喜欢

  •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年轻时当过赶马的车夫,从御术中的起乘转合”中悟出许多人生道理,如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在周游列国的途中给弟子们讲述这些道理,子路笑他政治上到处碰壁,他用欲速则

  • 骇人听闻的故事

    【注音】hài rén tīng wén【出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精明强干的故事

    【成语故事】清朝时期,捻军起义,百姓因不堪忍受清政府的重压和盘剥,纷纷响应,清政府调集僧格林沁、袁甲三、毛昶熙等率军镇压。毛昶熙认为捻军起义是官逼民反,官员只顾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应该选拔一些精明强干、爱民如子的官员。【注音】jīn

  • 豁然开朗的故事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他在《桃花源记》中构想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太平世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注音】huò

  • 百无聊赖的故事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盘踞蓟州,袁绍想消灭公孙瓒,故意散布谣言说易州城易守难攻,公孙瓒迁都易州城,大量修筑工事。袁绍大军围困易州,公孙瓒暗中庆幸占据了有利地形,但时间一长就百无聊赖,士气低落,被袁绍挖通地道进城占领。【注音】bǎi

  • 信口开河的故事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灵壁激战,刘邦败北,屯兵荥阳。项羽授英布为当阳君,率40万进驻九江。刘邦派典谒官随何去劝说英布投降。英布则说随何信口开河,然而他还是投降刘邦。刘邦故意气他,后设宴款待,封九江侯。【注音】xì

  • 目瞪口呆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吓得他目瞪口呆,从而保住主公。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注音】m&ugr

  • 空中楼阁的故事

    【成语故事】从前一位非常富有的傻财主生性愚钝,尽做傻事。一天他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做客,见他家有一栋三层楼十分漂亮,回家后找工匠也要盖一座一模一样的楼。工匠开始打地基,傻财主则指挥说:你们不要盖一二层,只盖第三层就行。【注音】kōng zh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