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谢谢您爱过我

谢谢您爱过我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8:10  热度:9℃

清是个“富二代”,只可惜生活在那个特别讲究“根红苗正”的年代。清高大帅气,言谈斯文机智。虽有媒婆使尽浑身解数,极力撮合,几次近乎完美的相亲都因“富二代”与清擦肩而过。眼瞅着过了而立之年,清的婚姻仍无着落。苦恼不已的清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带着木匠混饭吃的家什毅然离开了家。

“修门补窗、做柜打床……”清背着沉重的工具箱走街串巷、翻山越梁,在豫西秦岭脚下偏僻的小山村里极力推销着自己。每每接到活儿,清都很卖力,更精心,就算去做一个装殓死人的大匣子他也从不苟一丝。凭着这门好手艺,清很快在方圆几十里的小山村立稳了足,一时间邀请他做活儿的人家排上了号。当温饱不成问题还有丰厚酬劳入囊的时候,一个叫梅的女人盯上了清,确切地说是盯上了清的钱。

当时,清和梅同在一个雇主家做活儿。雇主要嫁姑娘,清做陪嫁家具,梅绣陪嫁嫁妆。梅的刺绣技艺和清的木匠手艺同样精湛,只见梅,十指翻飞绣针忙,一眨眼,双飞彩蝶落枕上。梅的容貌和她的技艺同样不俗,可她的秉性和容貌就大相径庭了。梅没有大家闺秀的矜持,更少见乡野村妇的羞涩,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泼辣得好似孙二娘。只要有梅的地方,总少不了嬉闹扯皮。然而,当梅从雇主口中得知清尚未婚配时,矜持和羞涩瞬间附体,看清的眼神也充满了诗意。

完工结账,吃罢雇主的庆功宴天已擦黑。清背着工具箱健步走向租住的窑洞,身后不远处,梅正悄声尾随。

清前脚进窑,梅后脚敲门。清打开窑门,梅闪身进来,撂下挎在身上的粗布包,一屁股坐在炕头上,开门见山说;“以后就跟你过了。”

“你……你……不行、不行,婚姻大事岂是儿戏,得征求父母意见不可。”清有些猝不及防,嘴上吞吐着推脱,可心里禁不住一阵狂喜——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可转念一想:不行。他对面前的梅并不了解,听她草率一说就要嫁人,象吃早饭一样随便,会不会有阴谋。想到此,清捡起梅的粗布包递过去说:“如若天随人愿,今晚暂且请回,明日再聘媒婆登门说和不迟。”

“这么晚了,你让一个无家可归的苦命人去哪儿?”梅低下头双手揉搓着被角喃喃,禁不住潸然泪下。

干柴遇到烈火失控了,清被突如其来的大火烤迷糊了,只简单听梅哭诉,她也是异乡人,因为逃婚才流落到此的,就断然留下了她。

在一个叫秦南的小山村,清买了一户人家嫌弃的窑洞,随意布置了一下就成了他们临时的家。没有亲人的祝福,没有置办酒席,两人拜了天地。

有了家,清外出做活更加起劲,收入很快达到四位数。梅的活儿不多,有清的零用钱养着,她反而懒得去做,白天串门唠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诡秘地揣摩——清的四位数到底放哪儿了。

转眼间,他们的儿子降生了。清依偎在炕边紧握梅的手欣喜若狂,他给儿子起一个大气的名字——国。梅说她喜欢女孩,别扭地叫儿子——国妞儿。

梅本想生了孩子就能理所当然地操控他的四位数了,就寻机用一家之主的口吻向清讨要。清春风得意地解释说:“钱寄回豫中老家了,等再攒一个四位数就带你和国风风光光的打道回府,扒掉茅草屋,起一座气派的大房子,过咱们安逸舒适的好日子。”

清把埋藏心底许久的话吐露出来,神清气爽。梅顿时心里一咯噔,脸色骤变,大失所望地怒问清:“这儿不好吗?”

“这儿再好,但不是家。”清的立场很坚定。

气急败坏的梅侧身倒在炕上,抓起被子蒙住头,不在理会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么浅显的道理梅怎么就不懂哩?清骑上自行车带着疑问做活去了。

国刚过满月,梅就嚷嚷着要外出觅活儿。清那肯舍得,守着梅百般劝解不行,就干脆推掉活儿紧盯着梅,千拦万阻,可还是一不留神,让梅溜走了。清一路打听着急急忙忙寻到王家,梅却跑到了李家,抱着嗷嗷待哺的儿子,清心里有种说不的痛,眼前熟悉的女人一下子咋就变得陌生起来了呢?

躲猫猫游戏玩了半年,玩的清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梅却要玩一个大花样。一日午后,南岭上的麻老太气喘吁吁找到清说:“俺偷——偷——偷听到梅娃子和——和——和三个男人说话,他们晚上要——要——结果你。”

面对昔日老实善良的老雇主,清大吃一惊。梅到底怎么啦?清疑虑重重。为保万一,清谢过麻老太,急忙赶到火车站把国送回豫中老家。待清返回秦南,窑洞的家什已被洗劫一空。清下决心一定要找到梅,讨个说法。四方打探,却没了梅的下落,反从熟悉梅的人口中获悉,在他之前,梅以走婚的方式有过四段婚史,育六子,具体骗取多少钱财不详。

清漫无目的地苦寻了三个月,一无所获。老家的弟弟忽然赶来告知:梅正领着一个男人在豫中老家,一连数日登门讨要孩子,家里人虽全力阻挠抗拒,但还是怕出闪失,特来告急。

清和弟弟匆忙赶回老家,老家早没了梅的影子。

清用整整30年的时间守护着他的“国”长大成人,娶妻生子。长大后的国时刻体谅着清的不易,多次提前安排妥当后,恳求清去相亲,清都断言回绝。国明白,清早已宽恕了梅,他在等待着她回心转意,期盼着和她再次相聚。直到2006年夏清病逝,梅一直没出现。

2006年秋,我伫立在秦南那间已经坍塌了门脸的窑洞前,百感交集。

冥冥中,我听到苍老的呼喊:“国妞儿!国妞儿——”

一哆嗦,我跪倒在窑洞口:“娘呀,爹已经去了,您在哪儿?孩儿想您……”

耳畔秋风瑟瑟,我已泪雨滂沱。

我的乳名就叫“国”,这就是我从中学会健康成长,长大懂得感恩的故事。

猜你喜欢

  • 不要被别人的看法,禁锢了你的生活

    想被所有人喜欢几乎是不可能的。若要八面玲珑,就得放弃自我。想取悦所有人,必定会身心俱疲。想讨好所有人,也一定不会被所有人深爱。其实,这个世界太大,没有那么多人会时刻关注你。只要我们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因为你根本在乎不过来。

  • 缺憾也是一种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弥补、完善。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对待这种缺憾,有的人恨,恨

  • 放弃最短的路线

    我所居住的公寓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这个海滨小城算是最老的楼了,位于一段斜坡下的一侧。这段斜坡大概40米长,坡度有45度的样子。住在这栋楼的人,每天上班都得爬这段斜坡。刚开始,我没把这段斜坡放在眼里,骑着自行车径直从坡底向坡顶冲去,哪

  • 人之心择其轻重

    一位西方旅行者看到一位土著居民脖子上的项链,双眼放光,饶有兴趣地问:“请问您的项链是用什么做的?”“短吻鳄齿。”土著回答。“噢!难怪这么奇特。我猜想这种项链在你们眼里,跟我们眼中的珍珠价值相当。”旅行者说。“并非如此!谁都能轻易劈开河蚌。”

  • 美术课的人生启示

    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手,手握成拳状,一根大拇指高高竖起。“这代表什么意思?”老师指着那只画在黑板上的手问。“称赞别人。”学生们齐声回答。然后老师沿着那只手继续画下去,画出了一个人。原来,画上的人竖起大拇指,并不是在赞美别人,而是用

  • 马和驴

    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是好朋友,马整天在外面拉货运粮,驴不停地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从京城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直到17年后,这匹马才驮着佛经返回长安,重新回到磨坊与驴朋友相见。老马

  • 许世友墓后惊人的事

            揭秘许世友葬墓中神秘的陪葬品许世友丧事全程都由南京军区负责操办。许去世的当天,南京军区便派出了一个工程机械连,赶到许家乡,平整墓地,开挖墓穴。因为行动不方便公开,当地的老乡还误以为是秘密军事行动。而这在当时,也确实算是一项最

  • 许世友的故事六则

    一、庭院成了“村庄”许世友晚年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说下就下,对以往的权位毫不藕断丝连。激越的壮心归于平静,冲天的豪气融入了田园幽境。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号,院子里的草坪被全部挖掉,改为种植小麦、高梁、玉米、红薯的试验田和菜园子。后又在靠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