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孝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孝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收录日期:2025-08-07 23:57:50  热度:9℃

小区对面新开了家超市,经营超市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除了偶尔有一个年轻点的老太太过来帮帮忙外,其余时间都是老人一人打理店面。老人腿脚不好,做什么都要撑着拐杖,一走一拐,很吃力的样子。店面有些小,但因为她的身体状况,也能让她忙得团团转。

很多人经常议论纷纷,她的家人怎么这么狠心呢?她的儿女为什么就这么不孝呢?让一个残疾的老人出来独挡一面,于心何忍呀!也许是出于同情,大家都尽量去她的店里买东西,我也喜欢去她的小店照顾她的生意,一来二去,就熟识了。渐渐地知道,老人原先是一位教师,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后来因为腿病做了病退。她这病,是内风湿性关节炎。

内风湿关节炎,俗称不死的癌症。我外婆患了这种病,二十多年几乎没下过床,人瘦得皮包骨。我邻居张大妈也患了这种病,坐在椅子上稍不留神上也会跌落下来,十多年都是靠着张大伯的照顾才得以存活下来。可是,眼前的这位老教师,身体虽然干瘦但神清气爽,谈笑风生,和她们有着天壤之别。我将心里的疑问和盘托出,老人笑呵呵地告诉我:“要是怕痛整天躺在床上,肯定会像她们一样呢,这是长期坚持锻炼的结果。”

我时常看见老人在不忙的时候,扭腰,伸腿,抬手。如果有人在隔壁的广场跳舞,她也会跟着节拍起舞,虽然腿挪动得很慢,但她的手却舞动得有模有样。何况,她每天为顾客找东找西,也是一种锻炼。

后来,我认识了老人的女儿,她同样是一位教师。她告诉我:“我妈当年患病的时候,自杀过好几次。怕她出事,我们整天守着她,什么也不让她干,结果她在家里住了两年,病情越来越难重。老妈说想出来做点事,她说这样过着,比死还难受,我们也想着,得让母亲充实起来。我们几个权衡再三,答应了母亲的请求。这些年,在我们的帮助与支持下,母亲摆过地摊,开过书店,卖过小菜,做过家教,虽然很忙很累,但母亲很快乐。她感觉到大家的需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看到她活得很开心,很充实,我们也就安心了。得知原委,我笑着问:“很多人都说你们不孝,你不觉得委屈吗?”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孝心不是用来做给别人看的,不怕,让她们去说吧,只要母亲开心快乐,随便怎么骂都行。”

看着她从容淡定的样子,再想想老人脸上挂着的满足笑容,我也终于明白,作为子女,面子问题不是重点,老人能快乐地享受当下的生活,那才是重中之重,孝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真正的孝,是当父母老了,不仅要做到老有所养,还要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猜你喜欢

  • 一个人,两段情

    她出身梨园世家,5岁学艺,7岁登台,12岁公演,14岁已在上海滩声名鹊起。18岁那年,为了唱响京城,心高气傲的她选择了北上。她不知道,一场恋爱正在前方静静地等她。那个男子被一群人簇拥着,是临风的树,是海上的月。人生初相遇,擦肩而过,四目交汇

  •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纯爱

    在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娇弱的生命像芦苇一样,在原野上萌芽、成长,由稚嫩到刚强。在战火硝烟中,她们九死一生,百折不挠,宛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芦苇。她们与开国上将之间的情感经历,让我们看到革命战士之间浪漫纯真的爱情。以诗为媒,茜草印心19

  • 林肯:爱是永恒的

    1842年11月14日,林肯正式向恋人玛丽?托德求婚。二人随之去了一家珠宝店,买了一枚结婚戒指,让人在上面刻了一行字:“爱是永恒的”。是的,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爱是永恒的,但没有谁像林肯与玛丽对永恒之爱的认识与渴望之深。1837年3月的一天,

  • 一辈子,一个承诺

    一、老头也离婚钟琴是小区居委会刚应聘来的大学生。这天早上,她去上班,正好看到何主任搀着一个老太太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何主任向她介绍说:“这是我妈,我先送她回去了。”钟琴赶紧叫道:“奶奶好,我是钟琴,您叫我小钟就行了。”何母似乎有些冷淡,只是冲

  • 爱的72级台阶

    用心去爱一个人,换个方式去爱一个人,那么阳光生活就会离我们很近,也很温暖。世间最经典、最浪漫、最深情不渝的情话永远来自生活,来自真心。只要你愿意相信爱情,幸福就会永驻心中。全心全意去爱一个人,就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六层楼,正好72级台阶

  • 霍乱时期的爱情

    2004年的圣诞节,海蒂在加州圣何塞的大街上寻觅礼品屋,出差到这里,她想买一件心仪的礼物送给男友。大街上一间叫“缘分天空”的咖啡屋吸引了海蒂的注意,这里不仅出售咖啡,还售卖各式各样的手套,海蒂喜欢那双黑色的羊绒手套,只有最后一双。当海蒂伸出

  • 乱世茶情

    乾隆九年,皖南石棣的仙寓山上,有一座小茶园,茶园的主人姓陆。陆家自称是茶圣陆羽的后人,家境殷实,茶园每年精心收获好茶,只送与知己亲朋饮用,并不为获利。因为陆老曾经是先皇的幕僚,当地官员虽然都觊觎陆家茶园,却没有人敢轻举妄动。这一年陆老身体微

  • 男人就是男人

    提起我老伴,那真是满架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让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1965年,经朋友介绍,我与建志建立了恋爱关系。1968年,我们结婚。他在城里工作,我在离襄樊市近百里的乡村小学教书,一年见不上几次面。虽说过的是“牛郎织女”生活,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