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3:24  热度:9℃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头等重要的节日,小朋友们都盼着过春节,一家团圆,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我们的愿望都可以在春节那天实现。那么,小朋友们知道春节是怎么来的吗?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阿就真的来了。同样的事情啊,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以前的人们想象的一种会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人们就想啊,这“年”如何才能过去呢?最后,聪明的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放弃了鞭炮,震耳欲聋,企图把‘年’给吓跑。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猜你喜欢

  • 朝三暮四

    古时候,宋国有一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日子一长,他对猴子的性情就了如指掌,而猴子好像也懂得了主人的心意似的,经常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来逗老头开心。于是老头儿对猴子就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着肚子,也要让那些贪心的猴子顿顿吃饱

  • 蜈蚣与蚯蚓

    以前,有一只大蜈蚣饿极了,想出来找点食吃。它寻觅了很久,转来转去转到一个洞穴旁边。它看见洞穴周围有一堆一堆的粪便,知道这是蚯蚓的洞穴。蜈蚣高兴极了,心想:蚯蚓又肥又软,浑身是肉,满肚子汁液,真是最好的食物了,看来我今天的运气不错。于是它趴在

  • 好斗的竹鸡

    竹鸡生性好斗,一碰见自己的同类,必要打个头破血流。聪明的猎人就利用竹鸡爱打斗的性格来捕捉竹鸡,他在树林里将落叶堆成窠巢,把引诱竹鸡的游子放在里面,然后张开网,在树后隐藏起来。游子被猎人困在里面,只有高声鸣叫。野外的竹鸡一听见有打架的对象了,

  • 法琳念观音

    贞观十四年,长安城外西华观的道士秦世英暗里给天子写了一封告状信。告发和尚法琳,说他言论触犯了国法。唐太宗阅状,立即命令把法琳投入监狱,并对他说:你写的《辩正论?信毁交报篇》上面说什么‘有念观音,临刃不伤’,好吧,给你

  • 为社稷忍羞

    赵简子是春秋末年晋国的六卿之一。他临终前留下遗嘱,要将二儿子赵无恤立为继承人。有位臣僚名叫董阏于的问他:历来都以长子继位,无恤是庶出又非长子,怎可以立后呢?”赵简子回答说:我把自己的一群儿子都考虑过了,只有无恤为人能顾全大局,能

  • 苛政猛于虎

    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多弟子,坐着马车经过泰山脚下,看见路边有一个妇人披麻戴孝,正伏在一座新坟上悲哀地哭泣着。坟地中有三座坟,两座旧坟,一座新坟。孔子停下马车,凭着车栏注意地倾听,又叫他的得意门生子贡上前问问情由。子贡走到坟墓边,问:大嫂,听

  •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善于炼制一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在冬天如果把这种药膏涂在手上的话就能够防止手冻裂,所以他家祖祖辈辈就靠冬天的时候,在河边把这些药膏卖给洗衣服的人们来为生。有个外地人听说他们家善于炼制这种药膏,便寻上门来,情愿出一百个大钱买下他的药

  • 机智的牧童

    山上有条大灰狼,又凶残又贪婪,经常咬死村里的绵羊,人们对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把自己家的羊圈围得很高。有两个小牧童决心除掉这条恶狼。他们在山上找到了狼窝。趁大狼外出觅食的时候,他们偷偷摸进洞里,抱出两只小狼崽子。在狼洞附近,找到两棵相隔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