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老商人的三个儿子

老商人的三个儿子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6:43  热度:8℃
有一个老商人快要死了,他很富有,他有三个店铺,三座庄园,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店铺,一大一中一小;三座庄园,也是一大一中一小;三个儿子,大儿子聪明,二儿子一般,三儿子很笨。老商人还有三个心愿,分别是照顾一百个孩子,帮助五百个年轻人,赡养一千位老人。
老商人担心小儿子太笨了,也担心大儿子和二儿子,他还希望三个儿子能实现他的三个心愿。他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三个儿子,才是最合适的。
老商人去世前,把三个儿子叫到了床前。因为大儿子聪明,他就把最大的店铺和赡养一千位老人的心愿给了大儿子,他相信大儿子一定可以管理好大店铺,并照赡养好一千位老人。此外,老商人还把最小的庄园给了大儿子。
小儿子笨,老商人担心他做不好事情,就把最小的店铺和最小的心愿“照顾一百个孩子”给了小儿子。此外,他还把最大的庄园给了小儿子,这样小儿子的生活就不会太困难。
二儿子很踏实,老商人就把中等的店铺和庄园,还有帮助实现五百个年轻人的心愿交给了二儿子。
老商人对三个儿子说完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儿子见小儿子得到了最大的庄园,便骗他说:
“弟弟,我想用大的心愿和你换大的庄园好不好?”
小儿子觉得,大心愿是父亲留下来的最大遗产,就和大哥换了。这样大儿子有了大店铺、大庄园和小庄园,却一个心愿也没有,而小儿子,只有小店铺,却要完成老商人的大心愿和小心愿。而二儿子,只管自己中等的店铺、庄园和心愿,其他的什么也不管。
几年之后,老商人在天堂担心起三个儿子来,就请求天使让他看看三个儿子过的怎么样。天使答应了老商人的请求。
老商人先见到了大儿子。但是大儿子失去了大心愿、大店铺和小庄园,破产了。因为大儿子有了最好的遗产,却一个心愿也没有,他认为自己很聪明,什么事情也不关心,一天到晚过着舒服的日子。终于有一天,他的店铺被别的店铺打败了,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老商人接着见到了二儿子。二儿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做事稳定,日子每天一样的过。二儿子的店铺还是和以前一样,庄园也和以前的一样,还帮助了五百个年轻人。老商人很欣慰,至少二儿子过的和他想的一样。
老商人最后来见自己的小儿子,他以为小儿子一定过得很可怜。可是当老商人见到小儿子时,老商人吃惊了。小儿子的小店铺变成了大店铺,比原先他自己的三个店铺都要大,小儿子还有了大庄园,庄园里照顾了一百个孩子和一千位老人。
原来小儿子记住了老商人的心愿,他决定一定要实现父亲留给自己的两个心愿。虽然他不够聪明,可是他很努力,很认真;慢慢的他的店铺越来越大,赚了很多很多钱,他就买了大庄园,将一百个孩子和一千位老人接到里面住并照顾他们。虽然有了大店铺,小儿子每一天还是很努力很认真,他要把店铺开的更大,照顾更多的孩子和老人,这样父亲在天堂一定会快乐的。
老商人跟着天使离开了,原来小儿子,才是他最不需要担心的人。

猜你喜欢

  • 婚礼上的颤抖

    我是在最近的一次参加婚礼的晚宴上注意到那一幕的——这个很短的仪式落在我心里,让我觉出疼痛与残酷。在他走下仪式台后,婚礼上更热烈的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的宴会,绚烂得似放了烟花。人们会很快忘记这位老人,因为他不是盛宴的主角,他不过是最后

  • 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价了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滴墨汁,全白了。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惟一遗产是似乎一辈子也

  • 先认输的总是父母

    母亲常常给我们讲她与父亲的爱情故事。她与父亲是在春节对歌的时候认识的。那时老家的春节,邻村邻寨的小伙和姑娘们都会聚集在山梁子上对歌,父亲的歌唱得好,母亲听到,就悄悄喜欢上了父亲。她在人群里使劲地鼓掌,父亲也注意到了人群中一脸阳光的母亲。后来

  • 做煎饼的老人

    杭州的夏天,像是热恋中的少女,酝酿了太多的不可捉摸。坐一段不长不短的公交,便可能穿越几个晴天和雨天,有如一段浪漫的旅程,倒算是意外惊喜。但裸露在豆大的雨点之下,奔波于生计的摊贩们,便只有恼怒和狼狈了。然而也有例外。那是一对卖煎饼的老夫妇,每

  • 萝卜爱情

    父亲跟母亲谈恋爱的时间是1967年元月,时值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全国一片混乱,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候,粮店里的米,副食店里的肉、豆腐,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清苦至极。我家住在城郊的小菜园里,用

  • 她已把最贵重的给了我

    那一年,她60多岁,头发花白,皱纹遍布,独自在那条古老的街上生活了好几年。住街道中间的一所很小的墙壁斑驳的陈年旧房。房屋内,简单的床几,惟一奢华的用品,是一台老式的电风扇。似乎没有子女和其他亲戚,这些年,从来没有人来看过她。她靠着政府的救济

  • 婚姻里别忽视爱情

    母亲的第一个结婚对象,是她的研究生同学,也就是我的生父。我3岁那年,母亲得知他有了外遇。和那个年代多数的女人不同,母亲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离婚和抚养权的争夺,放弃在长春某大学的讲师工作,离开祖辈生活的东北,带着我和2000块钱来到上海,在

  • 父爱为她打开了那扇窗

    父亲不识字,可父亲对一切写了字的纸张怀着天生的敬畏与莫名的虔诚。那一堆涂满了女儿忧伤情绪的纸片,在众人的眼里,包括在女儿自己的眼里,都不过废纸一堆。可父亲发现了它们,他的眼睛里立马闪现出热烈到无以复加的光芒。他仿佛发现了一个稀世天才。那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