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赵丽颖:如果小草有颗大树的心

赵丽颖:如果小草有颗大树的心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3:05  热度:9℃

在《新还珠格格》中,她是清纯可人的晴儿;在《宫琐珠帘》中,她变身为神秘的百合;在《错点鸳鸯》中,她又成功塑造了古灵精怪的苏幻儿。在一部又一部经典热播剧中,她一步一个脚印地磨练着自己的演技,以清新的风格和甜美可人的气质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在最近的热播剧《陆贞传奇》中,她饰演坚忍、不亢不卑,善良、智慧过人的一代女相陆贞,并受到观众热捧,她就是新晋小花旦赵丽颖。

赵丽颖,1987年出生于廊坊霸州。从小,长相甜美的她就喜欢唱歌跳舞,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有亲戚曾开玩笑地说,长大了你去当演员吧。这句话触动了赵丽颖心中的演员梦,因为,她非常喜欢看电视剧,也喜欢屏幕上那些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女演员形象。每当在电视剧中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赵丽颖就很激动,她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她们那样出现在电视上呢?从那时起,演员梦就在她心里扎下了根。虽然后来她考上了一所非艺术学校,但这并不妨碍赵丽颖的演员梦。课余时间里,她经常翻看一些娱乐时尚杂志,也买来表演方面的书籍进行学习,看电视时,她也经常留心演员们的台词、表演,并模仿她们进行学习。

2006年,赵丽颖参加雅虎搜星比赛,并凭借良好的现场表现和大众网民的支持,获得冯小刚组冠军。之后,她高调进军娱乐界,签约华谊,并出演了冯小刚导演的一个广告。就这样,赵丽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赵丽颖知道,虽然踏进了这个圈子,但自己仍是一名新人,加上不是科班出身,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有所建树,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因此,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听从公司安排,拍片时虚心听从导演的指挥,并暗中向一些知名演员学习。

但之后的演艺之路,并没有赵丽颖想像中那么顺畅。她先后在《金婚》、《锁清秋》、《春去春又回》等众多电视剧中出演多个角色,但多为丫鬟或无足轻重的配角,能被观众记住的角色并不多,一些媒体也以“花瓶”来形容她。一时间,赵丽颖有些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做演员的料,什么时候才能有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呢?

有一天,演完自己的小角色后,赵丽颖在片场的一个角落暗自发呆。这时,很看好赵丽颖的一位资深编剧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在这个圈子里,成功之前,要学会淡定和坚持。你看那些大树,不都是从小草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吗?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要耐得住寂寞。何妨把自己当成一棵有着长成大树之心的小草呢?这样,假使你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也会在不知不觉间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

这番话让赵丽颖备受鼓舞,她想,自己本来就是一个草根学生,怎么能期待一下子长成大树呢?那就从一棵小草做起吧,赵丽颖终于走出那段迷茫,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从此,赵丽颖更加努力。在台词、手势、身形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拍摄之余她在片场细心观察别人如何表演,一举手一投足,她都细细揣摩,并问自己,如果让自己来演,她该如何表演。通过这样的比较,她总能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演技。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台词多少,她都认真对待,她让自己熟悉整个剧本,融入到其中,仔细把握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心理,努力将她们饰演出自己的风格。

就这样,赵丽颖一步步前进着,成熟着,在表演的道路上她慢慢长成着。一些小角色,也被她演绎出了独特的味道,找她合作的导演和编剧越来越多了。

拿到《陆贞传奇》剧本时,赵丽颖只看了一遍就已经被陆贞这个角色深深打动。她觉得陆贞在剧中的奋斗史,跟自己在演艺圈的奋斗史有相似的地方。她想起自己从一名草根学生,成长为今天的演员,付出了很多努力,整个过程跟陆贞一样,也很励志。赵丽颖很喜欢陆贞这个角色,表演起来也得心应手。最终,她将陆贞的坚忍、善良、不亢不卑演绎得入木三分,该剧一播出,赵丽颖便受到观众好评。

谈及自己的成功,赵丽颖说:“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有长成大树的心。”

赵丽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励志的含义,即使你是一棵小草,只要不断向上长,终有一天会成长为一棵大树的。

猜你喜欢

  • 遥远的同桌

    好多年了吧。那一年,蝶儿十岁。十岁的蝶儿跟着老师走进一个新的教室,听老师告诉大家,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老师让蝶儿坐在一个小男孩旁边。老师一转身,小男孩就在桌上画了一条三八线。后来蝶儿知道小男孩的名字叫军。我长大是要当一个将军的!&rdquo

  • 父亲的眼泪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泪水便从我的双颊悄然滑落,流进那朴实的黄土地。 儿子眼中的父亲是最伟大的。我的父亲当过兵,军人的优秀品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

  • 孤独的老父亲

    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孩子放假了,怎么都得回去一趟,家中的老父亲已八十多岁了。买好了东西,领着女儿,兴奋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一路风尘,一路劳顿,终于回到了我那熟悉的故乡。 一进家门,随着女儿一声爷爷”的叫喊,父亲

  • 父亲的菜园

    父亲今年70岁,屈指算来,退休已过10个春秋,常听父亲的老朋友对我赞叹:你父亲咋不见老?哪象70岁的寿星,仍象10年前才退休的模样。每听到这句话,我总是付之一笑。可能是父亲老朋友的奉承之词吧,倘若这是真的,我想,这恐怕得益于他

  • 想起了父亲

    前些日子一位画界的朋友向我发牢骚,说是江郎才尽丝毫没有了创作的灵感。为了敷衍他,我打趣地说可以到山旮旯里体验一下情感烙印的岁月。 想想从桂西北那大旮旯的山里走出来已经快三十年了。父亲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前年回老家过节

  • 无言的父爱

    未做母亲前,我从未认真地探究过父爱,我以为父亲的职责就是挣钱养家糊口,父爱是一种粗线条的、非缠绵的生活使我们懂得了真爱,父亲却进入了暮年。如今,每次领女儿回家,父亲最大的乐事就是偷偷地带外孙女儿到村里的小店买那些花花绿绿的小

  • 父亲与25元车钱

    父亲好不容易进一次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后,又打的去一处风景区玩。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了司机20元,就说:坐一阵车怎么要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司机一路跟父亲说话,把我们送到家门口时,

  • 夕阳下,父亲越来越小的背影

    父亲70岁了,越来越像个小孩子。走路腿抬不起来,脚蹭着地,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就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在院子里,父亲边走边吹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