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梁祝读书处

梁祝读书处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8:00  热度:7℃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南坡,因取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而命名。在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同窗三年,并由此相识、相知、相慕,并演绎了流传千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一哀怨凄美的民间传说。相传这个地方就在后来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

万松书院原为宋代报恩寺旧址,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始建万松书院于万松岭,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研习、教育讲学和藏书阅览的机构,在明清两代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曾是浙江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杭州四大书院。明代王阳明、清代齐召南等大学者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也曾在此就读。清康熙十年(1671),巡抚范承谟重建,改称“太和书院”。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赐“浙水敷文”额,后更名为敷文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被赐为省城书院。万松书院办学历时400多年,以齐备的祭田祭器、完备的学规章程、丰厚的藏书而位居杭城四大书院之首,成为浙江最高学府。

万松门梁祝传说浮雕

复建后的万松书院,主体建筑以清乾隆《南巡胜迹图》中的《敷文书院图》为蓝本,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按明代建筑风格样式修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和孔子“德侔天地”的品字型牌坊等建筑。环境布置上,保留原有参天树木、补植名贵松树,片植修竹,杏、枫香的等秋叶树种,形成“岁寒三友” 和“染霜林醉”的造景。

重建后的万松书院,还将“梁祝”传说与书院文化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又处处体现“梁祝”传说这一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遗产。在万松书院毓秀阁一楼的“梁祝书房”中,以东阳木雕、壁画、衣饰、多媒体等艺术表现手法,将与书院相关的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一一再现,虚拟出“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的场景,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浪漫爱情故事的过程。

猜你喜欢

  • 谁得到了那块玉

    谁得到了那块玉深山古寺内,隐藏着一块传说中的宝玉。据说,拥有这块玉石的人将拥有无尽的权力和财富,乃至长命百岁。然而,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件宝物的下落,也没有人敢轻易闯入这个被神秘氛围所包围的寺庙。寺庙的外围环境十分清幽,被葱绿的树林所环绕。由于

  • 盐一样的智慧

    盐一样的智慧陈年盐,智慧的见证者。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默默地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见证了世间万物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它不仅调味着美食,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将人们的智慧真谛一粒一粒地传承下来。盐是一种普通而不起眼的物质,然而却拥有着非凡的智慧

  • 兔子生存法则

    在茂密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机灵可爱的兔子。它们以其敏捷的身手和聪明的头脑而闻名,而且通过长时间生存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兔子生存法则的第一条是保持警惕。在野外,这些小动物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特别是对于潜在的危险。它们时常仔细观察周围的

  • 猴子与手表

    猴子与手表在一个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群聪明活泼的猴子。这些猴子时常会发现人类留下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手表。猴子对手表的机械结构感到好奇,它们着迷于手表上那些精致的指针和数字。 一天,一只年轻的猴子发现了一块亮闪闪的手

  • 不要放弃希望

    不要放弃希望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名叫艾伦,他生活在一个偏僻而萧条的村庄里。这个小村庄被高山围绕,每天都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村民们过着贫困而困顿的生活,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艾伦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年轻人,尽管自己也生活在困苦中,但他坚信

  • 一滴雨中的水声

    一滴雨中的水声雨滴静静地敲打着窗户,玻璃上的水珠在互相碰撞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窗外,大自然的清洁之水从天空的深处降临,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这一滴滴无声的雨滴融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在它们经历了悠长的旅程后,有一滴

  • 诚信实验

    诚信实验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价值观。它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信任的纽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诚信的重视似乎有所减弱。为了探究诚信在当今社会中的现状以及对其进行强调的重要性,有人开始进行了一项名为“

  • 微笑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最热情、最温暖的一种表情。它可以瞬间增添别人的快乐和信心,也可以化解尴尬和冷漠。微笑不需要任何语言,它是一种直接传达情感的方式,在世界各地都能被理解和接受。微笑不仅能够改善人际关系,还具备许多积极的身心健康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