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十一枚铜钱之谜

十一枚铜钱之谜

收录日期:2025-08-08 11:10:11  热度:9℃

祭奠搞错了

春风工艺美术厂是个停产多年的老厂子,最近,政府收回厂区土地大搞建设,当开挖到几排老平房──废弃多年的职工家属院时,在一家院落的地基中惊现一具尸骸……这个消息顿时四面传开。

刑警队长刘华带人赶到现场,初步判定死者是位成年女性,死亡时间大约在二十多年前。死者是谁?怎么会被埋在职工家属院的地基里?这时,传来厂退休职工胡保田喝农药自杀的消息。当年,胡保田就是这间宿舍的主人。胡保田留下遗言,承认自己杀了人……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年轻的厂出纳莫小慧从银行提出大家当月的工资,被他悄悄骗入家中杀害……

退休考古专家——刘华的父亲刘俊江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泪流满面。他和莫小慧的父亲是最好的朋友,当年莫小慧突然失踪,她父母受不了这个打击,先后悲伤离世,她父亲在临终之际,拉着刘俊江的手说:“如果有一天找到我女儿,一定在坟上告知一声。”

刘俊江来到老朋友的坟前祭奠一番,承诺尽快将小慧尸骨移来安葬。当他准备回去时,刘华吞吞吐吐地告诉他:经技术部门进一步检测,死者的年龄已经超过三十岁。

什么?小慧失踪当年二十一岁!显然,一定不是小慧的尸骸!刘俊江抱怨儿子粗心,刘华委屈地说:“那家伙遗书上写的有鼻子有眼……”刘俊江叹了口气,说:“不过,那家伙的遗言应该是真实的,可是,小慧在哪里?”

刘俊江让刘华带他来到案发现场,看见现场被挖得一片狼藉,刘俊江很生气:“你们应该学点考古学,这简直是破坏……”说着便爬入挖出骨骸的土坑,对着土层剖面仔细查看。还好,土层没有被完全破坏,还可以判断出死者当时的姿态——她一只脚跪蹲着,脸朝上仰,一副惊恐万分的样子……刘俊江的结论是:这个女人是被活埋的。突然,他又惊诧地自言自语:“奇怪!这个洞穴向右倾斜下来,洞口来自隔壁,人却死在这里……”

刘俊江的话让刘华吃了一惊,老爸的发现太重要了!这时,他想起存放在局物证室的死者骨骸和遗物,如果让老爸看看,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尸骸的手骨里握着一枚明代永乐年间的铜钱,一条尚未腐朽的人造革皮带上也铆着十枚同样的铜钱……铜钱和死者有什么关系?刘俊江一时也摸不着头脑。

刘华找来原隔壁邻居孙红卫,委婉地进行询问,孙红卫茫然地摇摇头,看样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家地面的青砖之下,居然还有一个地洞入口。这也难怪,孙红卫不是屋子的第一任住户,第一任住户是个独身女人,曾经是厂里的工艺师,三十来岁时走失……

刘华找来厂里的老职工辨认遗物,一位大妈认出遗物是女工艺师的。当年,女工艺师很有才华,性格却非常内向。一次,厂里安排她给外宾雕一只中国传统的玉蟾蜍,在送给外宾时发现,玉蟾蜍嘴里衔着的仿制铜钱不见了,领导非常生气,扬言要开除她。从此,她就变成一个疯女人,无论走到哪儿,手里都拿个小棍四处拨拉寻找……

大妈回忆说,失踪前一段日子,她曾亲眼看见疯女人拾到一枚铜钱,大妈怕她再搞丢了,会疯得更厉害,就找来一把铆钉,好心帮她把铜钱铆在裤带上。之后的几天,疯女人又不断地拾到铜钱,她亲眼看见疯女人在裤带上铆上第二枚,第三枚……最后一次,疯女人在裤带上已经铆了四五枚之多。

奇怪的铜钱

刘俊江研究着这十一枚铜钱:“奇怪,铜钱背面都印着一样的记号——一只奔跑的鹿!

突然,他想起什么,起身在书橱里找出一本书翻阅起来。一会儿,他找着一张彩页,上面有几张铜钱的照片,这些铜钱上面也印着鹿样图案……资料介绍:钱币来源于西部郦远村古墓,当地葬俗奇特,死者头西脚东,陪葬的铜钱都印着鹿样图案。据考古证实,明永乐年间这里曾安置一批来自中亚的溃散部族,他们以这样的墓俗,祈求灵魂回归故地。可是,郦远村离这儿很远,这些铜钱怎么会流落到这里?

刘俊江决定去古玩一条街碰碰运气,他转了好半天,却一无所获。这时,他看见一家商铺,门脸不大,牌匾的口气却不小,写着——”麻钱大世界“。刘俊江试着问了几句,老板听罢不语,转身去了库房,一会儿,他拿出一串铜钱,约有几十枚之多。刘俊江仔细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串铜钱背面的印记和死者的简直一模一样,显然,它们出自同一串铜钱……

刘俊江压抑着激动,忙打听这些铜钱的来路,老板却不愿说。刘俊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忘了道上的规矩——看货不问出处,无奈之下,他给刘华悄悄打了个电话。当着警察的面,老板不得不说出铜钱的来路,刘华追查下去,想不到的是,这串铜钱的卖主居然是孙红卫。

刘华立即对孙红卫展开调查,二十多年前,孙红卫的父亲工伤死亡,被顶替招入厂里当工人,他的老家就在西部农村,离郦远村不足十里。案件似乎和孙红卫有了联系,可是,孙红卫是在死者失踪三个月后才住进这间屋子的,说他是凶手,实在牵强,如果不是凶手,这串特殊的铜钱又和他有着某种联系……于是,刘华再次向老爸请教。

刘俊江取出一张白纸,分别写下”郦远村“、”孙红卫“、”疯女人“,然后,边写边画起来:

失踪时(裤带上铆有四五枚铜钱)……死亡前(已铆有十枚)——合理的结论:失踪后没有立即死亡(失踪于何地?);

死亡前(已铆有十枚)……死亡时(手骨中正握着第十一枚)——合理的结论:”失踪“于地洞中捡拾铜钱(突然洞塌被埋?);

孙红卫的铜钱……疯女人偶然捡拾——合理的结论:偶然捡到一枚或者一次捡到多枚;

事实情况:疯女人一次捡到一枚……陆陆续续地……从地面捡到地下……突然,刘俊江颤声说道:”难道是有人不停地丢下铜钱,当她捡到一枚后,更远处便出现了另一枚……她不停地挖掘捡拾着铜钱,一直到被活活掩埋……“

坟上终团圆

刘华惊呆了,如果这些是事实,凶手是何等的凶残狡猾?可是,就算是事实,却难以找到证据,毕竟二十多年,直接破案定罪的证据不会保留下来,因此,虽然孙红卫有最大的杀人嫌疑,却无法定他的罪。刘俊江听到儿子的顾虑,深思了一会儿,说:”死马当作活马医!“

第二天,刘华把孙红卫请到公安局,询问室里除了一名做记录的年轻警察外,还坐着一位威严的老者。刘华介绍:”这位是著名的疑难案件专家。“接着,询问死者身上的铜钱和孙红卫的关系。孙红卫一脸无辜,问到关键处,要么不吱声,要么说想不起来了,这时,老者发话了。老者正是刘俊江,他像讲故事一样叙述了案发过程,孙红卫听得直冒冷汗……突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说:”听起来像真的一样,我是无辜的,有证据,就抓我,没证据,现在就放我回家!“

刘华担心地看了老爸一眼,却见老爸微微一笑说道:”孙红卫,之所以给你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已经找到了将你定罪的证据,想知道是什么吗?“刘俊江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还有点文化,应该听说过指纹吧!想一想,自己在什么东西上留下了指纹?“

孙红卫转了一下眼珠——那十一枚铜钱,是经他的手一枚枚地拿出来的:第一枚,他丢在死者家门口儿;第二枚,他丢在死者家的地面上;第三枚,他插在死者家地面砖缝里;第四枚,他放在砖下;直到死者挖出一个能够埋下自己的地洞,他才猛然出手……难道,问题出在这里?

这时,刘俊江谨慎地打开一个盒子,里面用塑料袋成列装的正是那十一枚铜钱,刘俊江用镊子小心地夹起一枚铜钱,说:”这一枚上有你的食指指纹,“他又夹起另一枚,”这一枚上食指不清楚,拇指却很清晰……“当他夹起第三枚时,孙红卫一下跪在地上:”我交代……“

孙红卫当年准备结婚,厂里没有空房,他见疯女人独自住着一间宿舍,就想占为己有。他知道这个女人受过刺激,正满地拨拉寻找丢失的大铜钱。他想起自己有一串古墓挖出来的铜钱,就丢了一枚试试,果然,疯女人当宝贝一样捡起。于是,他灵机一动,一步步地把她诱到地下,突然出手将其活埋……然后他申请上了房子。只是他不知道,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指纹怎么会留下痕迹?可是,小学文化的他,咋能明白这个道理?

这时,刘俊江又想起一个问题,他问孙红卫,女工艺师身体瘦弱,地基又是夯实的,她怎么能在短短的几天里,挖出这么深的地洞?孙红卫挠挠头,说:”我也觉得怪呢!本想诱她挖完,只怕这一串铜钱还不够呢!可能是这排房子的水管曾经断裂冒过水,这才冲软了地基……“

刘俊江的眼睛一亮,他告诉刘华:”儿子,你去宅基地的西面挖一挖,我想,那次冒水事故,可能让小慧的尸骸移了位……“不一会儿,果然挖出一具年轻女性的尸骸,刘俊江指着尸骸中的一个人造革提包,颤抖着对刘华说:”这个提包是我送给她的,当年,我们两家大人曾合计,想让你们俩有个结果……“

在莫小慧父母的坟地,刘华帮着父亲埋葬了莫小慧的尸骸,他陪着老爸在坟前呆了很久很久……

猜你喜欢

  • 逾淮之橘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嘲笑他,抓一个小偷说是齐国人。晏婴回答说:人们都知道橘树逾淮为枳,齐国人到楚国来成为小偷,环境改变而已。”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注音】yú

  • 断织劝学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

  • 驿使梅花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陆凯与范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一年早春,陆凯遇到去长安的驿使,就折下一枝盛开的梅花,托信使带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作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注音】yìshǐm&

  • 齐大非偶的故事

    春秋时期,强大的齐国国君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国的公子忽,郑国比较弱小,担心其中有诈,公子忽就婉言谢绝了这门亲事。别人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每个人都有适合于他的配偶,齐国那么强大,与我门不当户不对,怎能结亲呢?

  • 鹬蚌相争的故事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为了不忘国耻,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坐卧的地方也悬着苦

  • 鱼目混珠的故事

    从前,在街市上,住着一个名叫满意的人。 有一次,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办事,那地方在未经开发的荒蛮的南方。在一家绝不起眼的铺子里,他用身上所有的钱和带着的所有值钱的物品,买到一颗径长一寸的闻所未闻的大珍珠。 回到家,满意用最好的材料做了一个盒

  • 骑鹤上扬州的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说郛(fú)·商芸小说》。陶宗仪是元末明初时的文学家。他曾于元朝末年考进士,但没有考中,明朝洪武年间曾任教官。陶宗仪勤于记述各种典章制度,编写了《南村辍耕录》。他还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编写成《说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