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么丑的人那么美的爱

那么丑的人那么美的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4:43  热度:8℃

“现在还会有人喜欢写情书吗?”一个接受我采访、给我讲关于情书故事的男人坐得端端正正的,一边擦汗一边这样问我。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不写。”

他就笑了,特别理解但是特别遗憾地笑:“是啊,现在有手机短信息、有互联网,电话可以打到全世界,谁还会用笔写信?就是想写,也会用电脑啊。但我告诉你吧,只要你爱得够深,你就想写。不信,你试试。”

我“坚决”地说我不想做这种尝试,每天太忙了,既然两个人都知道感情好好地在那儿呢,不用伸手去触摸就知道,还有什么内容需要写的?

他默默地摆弄着手机,淡淡地说:“你们都是幸运的人,得到了想要的感情,所以就不用这样了。我不同,所以我要写信。”

他来找我倾诉,是因为实在“憋不住”了:他悄悄地爱了16年的女孩子,现在要做母亲了。他想,也许她有一天能看见我写的故事,也许她能从字里行间联想到身边这个不起眼的人,猜想那个一直给她写信的男人就是他。他希望她能这样猜想,仅仅有猜想,就够了。

“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不告诉她呢,为什么一定要纠缠干一个结果?告诉她吧,不管结果是什么。”我这样“热烈”地劝他。

他摇头。他的理由有3条:第一,她太漂亮了,他觉得自己很丑,比她的个子还要矮小,才33岁就已经是“小老头儿”了;第二,她太娇贵了,有那么好的家世。而他出身贫寒,现在仍然贫寒;第三,她有好的学历背景,好的前程,应该得到更出色的爱人。但是,他喜欢她,从他们还是高中生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喜欢了这么多年,不说这感情有多么深厚,单从时间上看也够绵长了。他习惯了喜欢她,不喜欢。就不习惯。

当爱一个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乐的时候,放弃,是多么难!

16年里,他是她最好的伙伴,也是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的好朋友。她需要人陪伴却暂时没有这样一个人时,他就顶上去,充当一个补缺的人,陪她说话,陪她看电影;她需要有人为她做各种“体力活儿”却暂时没有这样一个人时。他就顶上去,充当那个出大力、流大汗、劳动之后带着一声“谢谢”回家吃饭的人;她需要有人分担她对男朋友的思念时,他就会被她“选中”,充当那个听着她唠叨各种鸡毛蒜皮的小细节、替她在爱与不爱的猜测中分析来分析去的人。直到她平静了、微笑了、踏实了。他才独自走回一如既往的那条暗恋的路;她需要有人能在她“闯祸”的时候站出来,陪她去医院做掉不该出生的孩子,她想等有一天告诉那个辜负她的人当年她曾经很勇敢、独自承担了两个人的麻烦,她需要一个永远不会因此而看不起她、伤害她的人,于是,他很荣幸地成为了这个与她共有一个秘密的人,成了“护花使者”;他为她奔波,为她忧虑,为她愤愤不平,为她两肋插刀……忽然有一天,她告诉他,她和男友和好了,他们要结婚了。于是,他再次默默地离开。

他是她在困窘的时候第一个想起来要依靠的人,也是她在顺遂的时候第一个忘记的人。他不怪她,他觉得这是她给他的荣耀和信赖,她那么好,能有一个短暂的时刻愿意依靠他,他就很满足了,甚至愿意肝脑涂地。

他在被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被放弃的时候回家悄悄地写下一封封情书,不敢邮寄,就那么封好了、贴上邮票、叠放在一起,慢慢地积满了几个抽屉。

“这是一个秘密。”他这样说的时候,显得很开心。

“什么时候才能让她了解这个秘密呢,你希望她是什么反应?”我问。

“永不。”他说,如果有一天她问他。安顿写的那个人是不是他,他会认真地告诉她:“对不起,你猜错了,我并没有爱过你。”

“爱一个人并不是羞耻的事,为什么不肯承认呢?”我说。

他看着自己的脚尖:“我这样的人,爱她,不会让她感觉到光荣,只会觉得我可笑。我这么穷,又这么难看。”

我想起了多少年前看过书、后来又看过电影的《大鼻子情圣》,忍不住就讲给他:西哈诺是一个极有风度的骑士,也是极有才华的诗人,他的勇敢、仗义和才思无人能及。他暗恋美丽的表妹,却因为大鼻子而苦恼着不敢表达。他仇恨自己的大鼻子,毁掉了一个男人在爱情上的自信。此时,表妹正和草包肚子小帅哥克里斯蒂安一见钟情。表妹让西哈诺照顾一起从军的情人,西哈诺忍痛应承,并答应帮小帅哥写情书,不明就里的表妹因为这些情书而热烈地爱着小帅哥。风雨大作的夜晚,小帅哥在表妹的闺房外说着绵绵情话。表妹激动不已,却不知道这个出口成章的恋人其实是躲在黑暗里的大鼻子表哥。战争来了,小帅哥战死,表妹悲恸欲绝,遁入修道院为爱人守节。西哈诺照样陪伴着表妹,为她说笑话、扮小丑,直到被人加害快要命赴黄泉的时候,表妹才从他讲出临终遗言的语气中分辨出那个夜晚的声音。表妹悲喜交集,她发现一直爱她、也一直被她深爱的那个男人,原来就是这个大鼻子。然而,为了让所爱的女人不伤心,西哈诺在表妹的拥抱中说出了最后的话:“可是,亲爱的爱人,我不爱你。”这部电影曾经让我特别感动,原本以为暗恋是一件多么让人绝望的事情,可是这部电影改变了我的观念,暗恋原来可以这么美丽、这么尊严、这么骄傲地孤独!

采访结束,他让我看了几封他随手拣出来的信。我很惊讶,真的,他的汉字写得那么好,他的语言因为感情真挚而那么流畅。16年沉默的爱,让他变成了爱情的浪漫骑士。

我说:“那个她呀,真是笨女孩,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

他说:“我这么丑的人……”

我说:“可是你有这么美的爱……”

猜你喜欢

  • “四大名旦”最后的日子

    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去梅兰芳在解放前已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梅派”艺术以“少而约、静而动”的特点开创了京剧艺术高峰。梅兰芳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解放后又追随时代潮流,捧出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理所当然地受到广大群众的尊敬和厚爱

  • 我的父亲罗家伦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北大的罗家伦父亲是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旧式读书家庭,他早年受的是家塾式的传统教育,但也有机会读到

  • 两个青年

    83年前,在法国巴黎的一条叫奥德翁的路上,有一家叫“莎士比亚之友”的租书图书馆。一个上唇留着浓密胡须的青年经常光顾这家不大的、但十分友善的图书馆,这个青年就是后来名声显赫的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样,在83年前的北京,在一个自称叫“窄而霉

  • 把千万次感动化作一次行动

    人们做了好事,你会感动,感动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然而,仅仅限于感动,对人类社会恐怕也没有太大的益处。他是一名政治思想课的教授,在课堂上,他向学生们讲孔繁森、焦裕禄,可学生们总会不以为然地笑:“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啊!”岂止没这样的人,有一名学

  • 洪业:给日本鬼子上一课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有个特点,就是办事很认真,而且吃硬不吃软,他们的逻辑是,软就该欺负,硬就该服从,不服就打。不但落入手中的他国“贱民”该打,上级对下级,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也毫不客气,动不动就一阵拳打脚踢。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他被比他更强

  • 我是中国人,我是“新西兰薯条王”

    被逼创业我是1990年以留学的名义从广东肇庆来到新西兰的,当时全部财产只有600块纽币和一个行李箱,一下飞机到学校交过房租和押金,剩下的还不到一半。后来学校倒闭,我只能靠在餐厅打黑工过活。所幸这时我认识了我太太Winnie。1996年年底,

  • 父爱,撑起了“青歌王子”的胸膛

    16岁那年,他对父亲说:“我不唱歌了,我跟爹学开拖拉机。”父亲沉默片刻坚定地说:“不,咱们再试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句话是他以后人生路上成就歌手梦最宝贵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一天从收音机里他听到黑龙江艺校招生,很高兴。但又一想自己一点乐理都

  • 让“皮球”从树洞中浮上来

    没有不能成功的事,只有没浮出的思路。当你以自己的善良,抓住了人们乐于施善的心,就能在这善良的海洋中,让你的人生扬帆远航……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对金钱狂热追逐所产生的浮躁心态,许多人难免觉得郁闷。出生在安徽芜湖的张宁就特别痛苦:在大学谈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