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离婚后的成长

离婚后的成长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1:41  热度:8℃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他竟然请了一天假回来陪我,真是难得。本来我说在家做饭,两人一起动手,可他却说:“你就是有福不会享,生日了,就到外面去吃一顿吧!”

去了一家很有情调的餐馆。拿着菜单,他让我点,说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甭嫌贵。我点了两个他喜欢吃的,点了两个妞妞喜欢吃的,而我自己,他们喜欢吃的就是我喜欢的。他拿过去看了看,加了个清蒸鲈鱼,说好像记得跟我恋爱时,我是喜欢吃鱼的。我的心里有了一丝丝感动,他很久没对我这样在意过了。

回到家后,他艰涩地向我开了口:“清清,有件事我不能再瞒你了。我在外面有了一个女人。”

从没想过,怨妇的角色竟然要加在我的头上。在脑海中,我无数次上演各种分手版本,想吵想闹,想找妞妞她爷爷奶奶。可为了女儿,我一如既往地买菜做饭,而他却往往是吃过了饭很晚才回家。

“小三”电话约我,她是一个比我年轻,妆化得比我妖娆的女人,我看不出她比我好在哪里,也许就是男人们爱的妖精那一类型吧!她说他的心已不在我这儿,何必还要留他在身边呢?放他一马,也等于是放自己一马,再去找自己的最爱,不是更好的结局吗?

我笑了:“你是以什么身份跟我说话?他再不济,不会连离婚的事都要你来帮他提吧?离婚是我跟他的事,你越俎代庖,有什么资格?”

尽管跟她的会面,我占了上风,但我已经不想再挽留他,他的身心都在那女人那边了,我何苦去挽留?

离婚,他净身出户,对我说:“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毕竟我还是妞妞的爸爸……”我嗤之以鼻,从头上扯下一根长发,举到他眼前,扯断,扬手,让它飞走,“以前种种,譬如此发,以后再无瓜葛。”

离婚初期的日子过得是有一些慌乱。比如,晚饭会多做一个人的,餐桌上也不知不觉地多摆了他的碗,熟睡时,手也不由自主地去碰了一个空。

一些生活上的事,也让我常常想起他。如下班回家,发现钥匙不见了,我跟妞妞站在门前却进不去,我习惯地摸出手机,按出了前夫的号,刚要按绿键时,想到那根断发,我告诉妞妞,这事,得咱俩想办法。我打电话给楼梯口墙壁上贴的号码找到开锁工,弄开我的锁后,再顺便换了把新锁。进屋后,妞妞说:“妈妈真是好样的!”

母女俩的日子突然变得清静而安详,我无需再为他的不在而气恼伤神,也不必费尽心力讨他的好,更不必想着那个隐藏的情敌而吃不香、睡不好。我相信我会给妞妞一个完整的家。

妞妞的心却很敏感,问我,爸爸到哪去了?我告诉她,我跟爸爸离婚了,妞妞哭着说:“是不是爸爸不要我了?”刹那间,酸楚涌上了鼻头,我告诉妞妞:“妞妞很乖,只是因为爸爸和妈妈两人不和气,不能再在一起了。”妞妞此后就没那么活泼了。

从那以后,我规定我的亲戚朋友们,不准在妞妞面前说她爸爸的坏话,我也从不以受害者自居,我鼓励妞妞多跟爸爸、爷爷奶奶在一起。妞妞的心里渐渐明朗起来,她知道,离婚只是爸爸妈妈的事,丝毫不会影响到两人对她的关爱。

仔细地照着镜子,我的脸色偏黄,眼角已有了细细的皱纹。前一段时间的又急又气,已经在脸上留下了痕迹,轻轻地拍拍脸,下定决心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把以前的我给找回来。

我给女儿报名参加了一个舞蹈培训班,我自己也参加了一个形体训练班,母女俩一起去上课,一起下课,晚上还一起训练,互相帮助。女儿年纪小,身体柔软,她常批评我动作不到位,像小大人一般指出我的缺点。

我切些水果、蔬菜做面膜,贴在脸上,妞妞说我是大恐龙。

我陪着女儿看奥特曼,带她到游乐场去玩,与那些男孩女孩一起玩碰碰车、飞艇,以增加几分阳刚之气。我会带妞妞去爬山,有时,我还装着摔一跤,要妞妞扶着我走。我们很开心,半年时间,妞妞竟然长高了6厘米,小脸红扑扑的,而且养成了很多好习惯:起床后,自己叠被子,帮妈妈做一些家务。

星期天,我和妞妞没出去玩,租了个老片子——《小兵张嘎》回来看,忽然门铃声大作。前夫自离婚后第一次出现在我家门口。

“妞妞爸爸坐会儿吧!要不要跟我们一块儿吃饼干啊?”我极其自然、极其平淡地招呼着前夫。他微怔一下,无奈地接受了。

他把几个房间都巡视一遍。“看得出来,你将母女俩的生活打理得很好。”前夫这样说了一句。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拿出来看一看,并没有接。“妞妞她爸,你快回去吧!我可只煮够了我跟妞妞两人的饭菜。”

望着我,他竟似有一丝不舍,是啊!镜中的我,毫无一丝苦相。

出门时,他低低地说:“有合适的,就找一个吧。”“会的。”我微笑着关上了门。

我的一切都不劳你来计划,或许,在生命的某个转角处,我会遇到某个人,不是妞妞她爸,但却胜似妞妞她爸。

猜你喜欢

  • 士之德操

    高仓健对人是非常非常真诚的。日本人认为他是一个神,在云端,而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士”的精神,那种古典,就是让你忍不住吸一口气起鸡皮疙瘩的感受,真的不是装的。我拍了20多年电影,不长也不短。其他演员,如果我们让他先收工,先回去休息,很正常,

  • 两个奇才一首诗

    一个是英吉利天才,一个是南印度天才。一英吉利的那个,两岁就能写出亿位数了:到教堂做礼拜,人家在唱圣歌,他在默默地将圣歌中的数字分解因数,12岁就进入以培养数学家而著称的温切斯特学院并获得奖学金,每门功课都在班上考第一,他对站在台前接受颁奖十

  • 天变了

    天已经变了。我去淘宝数据库公司“云计算”那里听了半个小时之后,感到毛骨悚然。这批“80后”“90后”设计的东西、想的事,尽管没有站在我们这样的高度、考虑其对社会有多大影响,但真令人恐惧。只要你登录淘宝,它就会告诉你,你8年前第一天登录淘宝的

  • 老板后来成了总统

    二十世纪80年代,印度一家研究所刚刚上马一项重要的工程,大约70名科学家没日没夜地工作着,他们的压力很大,老板的要求又高,搞得所有人都很紧张,但又都对老板很忠诚。没人想辞职。有一天,一名科学家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怯生生地对老板说:“先生,我答

  • 走下云端李云迪

    10年前在华沙赢得了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金奖之后,就有很多光环围绕在李云迪的左右。这一次,李云迪在记者面前卸下了钢琴王子的金冠,我们跟随他两天,发现音乐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舞台下的他和你我一样,喝可乐,爱吃川菜的水煮肉,喜欢胡同里的小咖啡馆,

  • 他天安门广场升旗26年

    第一次把国旗升到旗杆顶上时,胡其俊觉得全中国都能看见它。这种感觉并不突兀,因为在那天,新生的政权正度过它第二个生日,胡其俊一定像它的所有拥护者一样,为这个不寻常的日子感到欢欣鼓舞。不过,那一天对这个22岁的普通电工来说,还意味着更多。他“又

  • 芮成钢:年少得志的红与黑

    对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为掌握了世界,谁知是被世界掌握了灵魂。1830年,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写了一本名叫《红与黑》的书,从人性最基本的层面,讲了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年轻人于连,和平

  • 菜贩陈树菊的千万善行

    陈树菊准备开门营业。在她的菜摊墙壁的高处,与以往不同的是,那里新增了几张大红色的喜报——“台湾之光”、“市场之光”,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这样的大荣誉”显得突兀而不寻常。台东,一个被太平洋拥抱、被海岸山脉托起的台湾东部后山,这里是原住民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