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各色就业歧视求职者心中永远的痛

各色就业歧视求职者心中永远的痛

收录日期:2025-08-13 13:59:41  热度:10℃

今年6月就要毕业离校了,一直忙着招聘的小何依然一无所获。她一脸沮丧地告诉记者:“通常从联系单位到最后签订劳动合同要经过多次面试、笔试,层层筛选,而我至今连一次初试的机会都没有。”小何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女生,从去年10月以来,她就一直奔波于各类人才招聘会,经历了应届生求职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很多单位明确说只要男生”,小何愤愤地说,“我不明白许多单位招文员为什么也不考虑女生,一些机关单位居然也公开宣称招录公务员只限男性。”


事实上,更多单位不把性别要求摆在明面上,但在淘汰竞争者的过程中首先推女生出局。广州某高校的范同学递交简历无数,但全都是泥牛入海。“我一般先看招聘启事,只有自己的学历、专业、年龄等都符合对方要求时,才会寄出简历。”开始她不明白自己的“短处”何在,就向一些单位打电话追问被拒的缘由,一家主管宣传的地方政府部门答复称:“我们这里的女同志太多了,今年想招一个男生”;另外一家大型企业招销售业务人员,他们认为女生不方便经常出差,无法胜任。看到其他一些单位的理由也大同小异,范同学才明白是“性别惹的祸”。

男生有性别优势,但情况也不容乐观。北京一位外地生源的研究生说,没有北京市户口想要留京真是太难了。他参加了“北京市2004年机关及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会”,结果发现大多数区级机关都有户口要求,一些市级机关虽然没有严格限制户口,但也表示优先考虑北京生源,“北京的学生考大学分数就要比外地低很多,为什么就业政策还要向他们倾斜呢?”这已经成为很多应届生求职者共同的疑问。

问题还不止这些。四川大学法学院一位男生曾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原因是该银行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要求“男性身高1.68米以上,女性身高1.55米以上”,该学生身高只有1.65米,因而遭到了“身高歧视”;上海市一家外企竟以血型不好为由,将符合其他条件的应聘者拒之门外,还有近来浙江招考公务员淘汰乙肝病毒携带者引发纠纷,湖南招考公务员要求检查双乳而招致非议,等等。可见,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已成蔓延之势。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就此指出:“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和血型歧视。”随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就业歧视使就业难更趋复杂化,加剧了应届生求职者的不满,很轻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就在应届生求职者声讨各类“门槛”构成歧视的同时,用人单位也觉得十分无奈。关于“男性优先”这一标准,一家私企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是这样解释的:“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招个女职员过不了两三年,她就得怀孕歇产假,到时候解聘吧,违反劳动法;养着吧,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现在,我们干脆不招女的。”



户口限制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不是我们歧视非北京生源的学生,而是北京市人事局限定了指标”,某事业单位人事处负责人无奈地说。按照北京市人事局文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达成协议后应向人事局申报;人事局批准后,向有关高校出具接收函,用人单位方可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事实上,人事局出于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对进京指标的审批是严格而慎重的。用人单位需要人才,在进京指标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优先考虑不占指标的本地学生。

就企业而言,经营的宗旨在于营利,通过核算各种成本和产出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招用女工和为外地生源的学生申办户口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最为要害的是,目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用人单位的要求虽然苛刻,但依然应者云集,这就为用人单位淘汰各类弱势者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我们宁肯要平庸的男职工,也不太愿意要优秀的女职工,更何况应届生求职者这么多,挑一个优秀的男职工一点不难”。这种心态表明,企业并不认为自己“歧视”了谁,他们觉得这只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选择”。


猜你喜欢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有一个餐厅生意很好,门庭若市,餐厅的老板年纪大了,想要退休了,就把3位经理找了过来。老板问第一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一位经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鸡。”老板接着问第二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第二位经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

  • 以诚待人

    一天,一个乞丐来到了美国一家大的面包店内。当店员包好一个面包准备递给那乞丐时,他看到那乞丐脏乎乎的手,很是反感。面包捏在手里犹豫了一下。这时,正赶上老板走过来,看到了这一情景,连忙接过店员手中的面包,非常有礼貌地递给那个乞丐并微笑着说:“欢

  • 一碗汤的学问

    有一次,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服务生:“这么大一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说明是要一小碗汤呀!”他一时语塞,匆匆喝了几口汤,心

  • 狗看不过去了

    当服装店经理吃完午餐回来时,他发现店员的手包上了绷带,没等他问,店员告诉了他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猜猜看发生什么事了,经理,”店员说,“我终于把那套一直压在这儿的难看透顶的西装卖出去了!”“不会是那件糟糕透了的,粉红带蓝条的双排扣套装吧?”“

  • 立竿见影

    有位犹太老人乘火车,一个傲慢的俄国军官坐在他的正对面。俄国军官看了看正在吃青鱼的犹太人,得意洋洋地问,为什么都说犹太人很聪明。“这是由于青鱼头的缘故。”犹太人说。“您说青鱼头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吃整个青鱼,也就是说连头都吃了。”“我懂了。

  • 一枚金币的推销术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的偏僻小巷里,人们拥挤得水泄不通。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人,拿出一瓶强力胶水,然后拿出一枚金币,他在金币的背后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再贴在墙上。不久,一个接一个来碰运气,看谁能揭下墙上的那枚价值5000法郎的金币。小巷里的人,来

  • 发财之道

    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年老的富翁在一个高级招待会上聊天,年轻人想问那个富翁是怎么发财的,但又有些支支吾吾,老富翁倒听出来年轻人想问什么,于是自己打开了记忆的阀门。他说:“那是大萧条时期,有一天,我的口袋里只剩下5美分,就又买了一个苹果,晚上我就在

  • 寄信

    比尔急着要寄一份重要的文件。他来到邮局,冲向柜台,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邮务人员说:“这封信必须立即寄出!”邮务人员把信称了一下说:“邮费需要98美元。”比尔翻出身上所有的钱说:“我的钱不够!”接着邮务人员按了几个按钮,又说:“56美元。”比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