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数据时代的爱情

大数据时代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08-07 21:33:07  热度:10℃

“我曾经爱过一个女孩……”

戴文说:“打住。都什么年代了?”

“什么年代都得有爱吧?难道爱也会过时?”我表示不服。

“大数据时代。”戴文斩钉截铁地说,“你在微信上上传的每一张照片,你在‘星爸爸’里用支付宝买的每一杯咖啡,甚至你在某个4A级景区奉献的那一点儿微弱的手机信号,都将成为大数据的原始素材,最终汇成大数据的滚滚洪流。大数据知道你这一刻在想什么,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咖啡,知道你爱去哪样的地方‘下饺子’……”

“打住。可是大数据从来就没有关心过我,它和我需要一个女孩来关心丝毫没有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呀!”

戴文一阵狂笑,害得我差点儿把方向盘打迟了。

“左转左转左转。”戴文指挥完我,故作庄重地说,“大数据不关心你,那是你没有让大数据特别关心的价值。你可以关心大数据啊!大数据会回报你的,包括帮你追到你喜欢的那个女孩。”

“这是真的?是真的?三年啊,是爱,不是喜欢。”

“好好好,是爱,爱爱爱……”

我的小福特在高架桥下转了个弯儿,径直朝城市中心开去。

坐在“星爸爸”暖洋洋的落地玻璃窗前,戴文喝着“拿铁”,丢出第一句话:“说说你的那个女孩。”

我端起刚刚用支付宝刷来的那杯“焦糖玛奇朵”,小啜一口,并瞟了戴文一眼:“刚刚是谁说大数据时代不谈爱?不如我们谈谈‘马蜂窝’上最热的景点,改天约去。”

戴文又是一阵狂笑:“景点在‘马蜂窝’里待着怎么都跑不了,你的女孩追晚了,可就是别人的了。说说吧,你别给我说三年漫长的心路历程,我只要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你有没有她的照片。”

“哈哈哈,三年呀,怎么也得偷偷拍一张不是?”

“这么说,你连人家微信也没有喽?放心,手机拿来,兄弟帮你搞定。”

我兴奋而将信将疑地喝完第一杯咖啡,戴文已经从网上搞到了女孩的一堆社交账号(包括微信),和一个破解软件。

我正在疑虑那个中学计算机课年年徘徊在及格边缘的戴文怎么可能成为黑客的时候,戴文早已把我的手机郑重地拍在了我的面前。手机界面是女孩发了自拍的朋友圈。她在我的微信好友里了?

“对,你用了三年都没有丝毫改变的距离,我用五杯咖啡的时间帮你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我瞠目结舌。

我竟然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成了女孩的微信好友。我突然感到恐惧。原来每一个所谓的“秘密”都不过是个没有被揭穿的公告,包括“我爱她”这个我自以为的秘密。

可是,尽管如此,我却无耻地接受了戴文以这样的方式帮我获取的“零距离”机会,我像一个病毒一样入侵了女孩的社交系统。

我不知道自己潜伏了多久,也不知道该怎樣开始和她的第一次对话。只是感到这一切“细思极恐”。每一次她毫无保留地发朋友圈把自己的生活袒露在网络上的时候,我都似乎看到大数据正不怀好意地盯紧她。我觉得有义务提醒一下她,于是我给她发了第一条微信:“嗨,你的朋友圈没有防护墙啊,当心中弹!”

她回的第一条微信是:“你是谁?”

我以为我深植她的微信已久,便也深植她的内心已久——即便不是深植,至少也是浅植吧。不承想,自己依然是个陌生人。我仿佛看到一个我、两个我、三个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通通都被拍死在白墙上,密密麻麻密密麻麻,成了一墙抹不掉的蚊子血。

所谓的距离,到底是什么?我又是谁?

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直到一片落叶从树上轻轻悄悄地飘下来,刚好砸在了我的脚面。

我没有回复她。

我拿起手机,狠狠心把她从我的微信里删除了,也删除了所有“马蜂窝”里的旅行分享,甚至恨不得把用支付宝刷来的那些咖啡也一并退回去,好让时间回到我等了她三年的那个时光。

我重新回到了那些悄悄看着她从我身边经过的日子,每一次擦肩而过都好像只是刚巧,我都只是朝她微微一笑,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

终于,我和她一起坐在了“星爸爸”暖洋洋的落地玻璃窗前。我递给她一杯“焦糖玛奇朵”,这一次绝对是用现金买的。

我坐了下来,说:“我们相互留个微信吧。”

我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自己先愣住了。

猜你喜欢

  • 慈悲与智慧

    慈悲与智慧日本的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因此受到乡里居民的称颂,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有一对夫妇,在他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料,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异常震怒

  • 海明威的六堂课

    海明威的六堂课抗日战争时期,莱德勒少尉服役的美国海军炮艇“塔图伊拉”号停泊在重庆。这天,他兴致勃勃地参加当地举办的一种碰运气的“不看样品的拍卖会”。那位拍卖商是恶作剧而闻名遐迩的,所以当拍卖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时,在场的人都肯定箱里装满了石头。

  • 悠悠寸草心

    悠悠寸草心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 应聘

    周小晴是一个农村姑娘,大学毕业后她就留在了城里,打算在城里找工作。经过一番精心地准备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和努力,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她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两个月的辛苦劳累,无情的失败让她心灰意冷,她无精打采地在大街上漫无

  • 捡来的保姆

    傍晚,A市的刘局长在家里吃完晚饭后,和往常一样到附近的城市公园里散步。刚走出干部大院没多久,他就被人盯上了。刚开始刘局长也没太在意,因为他经常出现在当地的电视新闻中,被陌生人盯着看也是常有的事。可这次走了有十多米远后,那双眼睛依然在盯着他。

  • 拜师学艺

    刘伟爱好写作,经常写一些文章给杂志投稿。那天写完稿后,他和往常一样来到书店,翻遍所有的杂志后,也没发现有他的名字和作品。就在他要转身离开时,突然被两个人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人掏出证件说,他们是警察。刘伟很奇怪,警察为什么要拦住他。刚想发问,警

  • 童年的烙印

    我们的童年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无忧无虑;我们是自然之子,躺在母亲怀抱里时间极少,躺在大自然怀抱的时间很长;我们那些平淡的过去,那些无法重构的体验,直到如今还历历在目。那是我们成长的痕迹,童年的烙印。哥哥姐姐与现在的孩子比起来,最大的区别可能

  • 父亲一句话救了我

    我们三个长在同一个村,关系非常密切,自称为岁寒三友。从小学到考入县一中,我们都是同班,学习成绩更是班里最好的,曾被同学和老师称赞为岁寒三箭客。八五年高考在即,我们不是担忧高考成绩,而是想挑怎样的大学出来后才能赚大钱。记得当时国家正是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