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不通外文的翻译家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9:09  热度:9℃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虽然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却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力合作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挥笔。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99年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花女遗事》公开发售。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

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林纾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洋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帼阳秋》《官场新现形记》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林纾23岁时曾拜师陈文召学画,其名气不下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他擅长花鸟,得师真传,晚年定居北京后致力于山水创作。作品灵秀略似文征明,浓厚处近戴熙,传世作品有《理安山色图》《仿王椒畦山水图》。军阀吴佩孚在他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鄙夷其执政时草菅人命,一口拒绝,在当时的京城传为佳话。对于后学,林纾则竭尽全力予以提携。1919年,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初到京城,想以卖画为生,但当时整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了摆脱困境,齐白石登门拜访林纾,林纾将其绘画全部收购,并在自己编审的《平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推崇齐白石的画作。这些幕后工作,帮助齐白石在北京慢慢有了名气,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猜你喜欢

  • 凯瑟琳·毕格罗:从“王”的女人到好莱坞“

    2013年伊始,美国第70届金球奖公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诧异。人们把同情的目光射向了凯瑟琳·毕格罗。因为,早前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已经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些重要奖项毫不吝啬地颁给了她和她执导的《刺杀本·拉登》,理所当然,

  • 像斯库特尔一样快乐

    斯库特尔长得很英俊,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他的腿修长而有力,能跟着汽车一口气跑出几公里,还能挨着墙壁做倒立,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可惜,一场意外的疾病瞬间将他击倒,医生贝齐不得不忍痛为他做截肢手术,为了让他能够自由行走,贝齐还为他特别设计安装

  • 玛丽莲·梦露竟是苏联间谍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苏联克格勃女特工柳德米拉·蒂姆诺娃的文章,文章披露,玛丽莲·梦露当年居然也是一名克格勃间谍,代号“玛莎”。不仅如此,柳德米拉还在查阅了一批克格勃绝密档案,采访当年众多知情人之后,拍出一部叫《玛丽莲在多斯托耶夫斯基

  • 完成胜于完美

    2013年5月上旬,17岁美国女孩詹妮·拉梅尔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因为她第一次单独参加电视真人秀“黑客马拉松”大赛,就赢得了最高奖。黑客马拉松也叫“黑客日”或“编程节”,原是指汇集软件研发人员深度合作和全程参与的软件项目活动。规则简单:一般

  • 天使看见了她的爱

    1974年,她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很小的时候,她便养成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去做”的果敢性格。16岁那年,学业优异的她,突然迷恋上了舞蹈,她毅然中断学业,进了舞蹈团做了一名舞者。不久,因为欣赏了几次名模表演,她又对模特这一职业产生了

  • 你相信石头能开花吗

    “马杜罗,你跟我出来一下。” 自习课上,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写作业时,马杜罗却趴在课桌上打瞌睡。他跟在迈克老师后面,无精打采地走出了教室。 “你相信石头会开花吗?”老师的手掌里,躺着一枚光滑的鹅卵石。马杜罗不肯开口说话,只摇了摇头。两年前,因为

  • 我们的国王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有一家养老院。在养老院里,有一位年过半百、身体结实、皮肤黝黑的男护工。这位男护工勤勉忠厚,待人和蔼,他的脸上每天都绽放出温良、敦厚的笑容。他帮老人们洗澡、穿衣、按摩、打扫卫生,将老人们服侍得舒舒服服、开开心心的

  • 让草莓早一天成熟

    他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父母经年以种植草莓为生,虽说家中有一个小型农庄,但对于堪称世界经济强国的澳大利亚来说,这只能算是“草根”中的“草根”。 10岁那年,他看到电视上党派竞选,双方唇枪舌剑,夸夸其谈,初谙世事的他深为他们口中所说的国计民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