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太穆皇后是个怎样的人?人们对她的评价如何

太穆皇后是个怎样的人?人们对她的评价如何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7:33  热度:10℃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开国皇帝,诸如秦始皇、汉高祖、宋太祖,他们都十分著名。

但是,有一位开国皇帝却很没存在感,他建立了一个朝代,国祚将近三百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他本人就是怎么也红不起来,他的风头全被自己的儿子夺了去。

这位苦哈哈的开国皇帝就是唐高祖李渊。李渊不出名,他的妻子在后世也不出名。

李渊的妻子是太穆皇后窦氏,此女在当时也是一位名动天下的奇女子。

窦氏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她聪慧伶俐,长相极美,自幼便深得周武帝宇文邕的喜爱,被接进宫中抚养。

相传,窦氏刚出生的时候就非常不凡,她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长到三岁的时候,头发已长到与她的身高一般长了。

虽然民间有句俗话叫头发长,见识短,但窦氏却恰恰相反,她头发长,见识却不短。

在她六七岁的时候,宇文邕因厌恶突厥,而冷落了突厥嫁来的阿史那皇后。窦氏虽然年幼,但她却知道舅父宇文邕与突厥公主阿史那的这段婚姻关系着两国的外交,所以说了一番十分成熟的话来劝说舅父对阿史那皇后好一点。

窦氏不知道,她的这番话惊呆了多少人,宇文邕觉得窦氏小小年纪就见识不凡,十分宠爱她。

后来,窦氏长大了,她出落得越来越美,才学见识也远超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

杨坚篡位时,窦氏大哭着喊道:恨只恨我不是男儿身,否则一定能救舅氏之难!

窦氏的父母听了大惊失色,赶紧捂住窦氏的嘴,劝她不要莽撞,否则就连窦氏全族都保不住!

窦毅见自己的女儿这么优秀,便对妻子说,咱们一定要给女儿找一门好亲事,替她选一个配得上她的男人。

再后来,就是李渊通过雀屏中选,娶得窦氏为妻,生下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窦氏年幼时就发誓要替舅父报仇,她没有忘记她的誓言,虽然她嫁人生子了,但她却一直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不曾放松一分。

窦氏的丈夫和儿女都受到她的深刻影响,从心里对隋朝有着一股抵触心理。

隋朝末年,隋炀帝剥削百姓,只顾自己享乐,弄得民不聊生,祸乱四起,李渊也于太原举兵。

李渊和窦氏所生的儿子和女儿都为推翻隋朝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军功最多的就是李世民和平阳昭公主了。

最后,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也算是实现了窦氏当年的誓言。

猜你喜欢

  • 历练

    第一个五年聚会,都在谈爱情,纷纷两情相悦,纷纷信物定情。轮到她讲,她说她还没喜欢的人,也还没被人喜欢过。说这话时,她那因气定神闲而缓缓的语速,让大家都在心里憋着笑,她,明明就是无人问津!第二个五年聚会,都在谈儿女,你的调皮捣蛋,我的内向腼腆

  • 脱掉高跟鞋

    他们相爱了。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她心目中所要的完美情人,有才情、幽默、开朗,把爱她当成终生的事业。他说:有了你,我这一辈子就有理想有追求了。”他还说过,你是我的爱情偏方,看到你,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

  • 不是茉莉

    这场爱情,不是光阴里以爱换爱,就是爱,纯粹的,专一的,执著的,无悔的,和我想的不一样。搬到新的小区,最先认识的,是一楼的一对夫妇,几乎每个黄昏都会碰到,都已是年迈的老人。男人略瘦,戴眼镜,穿整洁的羊毛衫或白衬衣外面加枣红色毛背心,依然有淡淡

  • 给她一面镜子

    芳菲已经二十九了,不再是青春妙龄,也不算老姑独处,正是最让母亲操心的年龄。黄碧琼只有这一个女儿,从她自大学教授退休以后,便将所有的热情付诸芳菲的婚姻大事。芳菲一直是她的骄傲,相貌出众,大学毕业后自己到外企应骋,五年过去,已成了外企的中方经理

  • 爱有记忆,拯救“脸盲症”男友

    当她听说脸盲症”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治疗时,当时就下定决心,自己无论如何也要留在男友身边,对他进行记忆”培训,医好他的怪病,让他过上正常又幸福的生活。脸盲症又称面部辨识能力缺乏症,这是一种奇特的疾病。这种患者并非记忆

  • 一起吃苦的幸福

    12008年初,天气似乎变得比往年冬天都冷,一场小雪过后,我们生活的小城强降雪连续不断,寒冷直入骨髓,所幸的是我们刚搬了新家,装了暖气空调,不怕再像以前那样在出租房里忍受寒冬。其实新家也不是新的,年前才贷款买的一套二手房,60平方米,还有点

  • 陪你风卷残荷

    爱你的春光明媚的人无论有多少,已往矣;爱上你风卷残荷的,一人足矣。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人生最大的亮色,谁知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就如流星一样划过夜

  • 每一朵百合都要恋爱

    世间每绽放出一株百合,上帝就会创造出一株金盏来陪伴她,即使最平凡最卑微的那一株也不会例外。而让我们与生命中的金盏、百合擦肩而过的,往往是那颗期望爱情而又害怕受伤的卑微的心。112岁那年的仲夏夜,在外婆家用来藏书的小阁楼里,我第一次读到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