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胡适的保护人

胡适的保护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8:41  热度:11℃

两人虽住在同一间宿舍,却不是一个系的,顾是哲学系,傅是中文系。这一年顾24岁,傅21岁,同是二年级学生。他们不知道他们后来的成就,更不会知道他们此刻商谈的事情,将决定北京大学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顾颉刚说,他们系这一学期来了一位新教授,叫胡适,是美国留学生。原先的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两年才讲到商朝,这位新教授却抛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讲起。同学们都说这是割断中国哲学史,这是思想造反,这样的人怎么配来北京大学讲哲学史。同学们想将这位教授赶走,他自己倒是觉得胡先生讲课很有新意,但也拿不定主意,希望对方去听听课,做个评价,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位新教授赶走。

同是二年级学生,仅是学科不同,且顾还要长傅3岁,为什么顾要如此郑重地向傅请教以做定夺呢?

这就要说到傅的本事了。

傅斯年天分极高,11岁时读完“十三经”,许多篇章都能背诵。在北大预科三年,已显出不凡的才学。和他同年级,后来成了著名文史学家的毛子水曾说,在北大读预科时,傅曾对他说,“张皋文在清代学者中,文章和学问都是第一等的,而都不是第一”。毛对傅所说的第一的含义虽不甚明确,但颇惊骇于他诵读的广博、见解的卓异。其时北大预科尚是桐城派经学大师的天下,如此深厚的旧学功底,自然受到老学究们的青睐、新学生们的钦羡。此后不久,章太炎弟子入主北大,所器重者仍是旧学,只是治学方法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入本科后傅斯年又交了好运,很快便受到刘师培、黄侃、陈汉章这些国学大师的器重,尤其黄侃,更是视其为高足。傅斯年在学生中的声望,较预科时更为彰显。

再则,傅斯年在学生时期,就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是闹学潮、赶教授的一把好手。且不说在后来的“五四”运动中,此人是集会游行的主要组织者,就在跟顾颉刚谈话前不久,他便做了件漂亮的赶走教授的壮举。据罗家伦回忆:

朱蓬仙是章太炎的门生,学问不能说没有,只是所教的《文心雕龙》非其所长,在教学时不免出了好些错误,可要举出这些错误,学生们的笔记终究难以为凭。恰好有位同学借到朱教授的讲义全稿,交给傅斯年审核。傅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完,摘出三十几条错误,由全班签名上书蔡校长。蔡先生是内行,看了自然明白,可他不信这是学生们自己发觉的,为预防教授们互相攻讦之风,于是突然召见签名的全班学生。同学们慌了,害怕蔡先生要考,又怕傅斯年一人承担这责任未免太重,于是大家在见蔡先生之前,一人分担了几条,预备好了方才进去。果然蔡先生当面口试,分担的同学回答得头头是道。考完之后,蔡先生一声不响,同学们也一声不响,一一鞠躬退出。过后不久,遇到一个适当的时候,朱蓬仙果然不再教这门课了。

傅斯年也很自负,听了顾颉刚的话,同意去听听胡适的课,以决定是不是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课堂赶走。认真地旁听了几次之后,傅斯年对那些要赶走胡适的同学们说:

“这个人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

当然了,胡适继续留在北大教书,不能说全是此事起了作用,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回国的留学生来说,若是一出马便失了前蹄,从马上栽了下来,对日后事业的发展,不能说不是一个莫大的障碍。可贵处还在于,傅斯年从未以此自傲,多少年都没向胡适说过。傅斯年去世后,胡适在怀念文章中提及此事,动情地说:“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教书,面对着思想一般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晓得,是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两人虽住在同一间宿舍,却不是一个系的,顾是哲学系,傅是中文系。这一年顾24岁,傅21岁,同是二年级学生。他们不知道他们后来的成就,更不会知道他们此刻商谈的事情,将决定北京大学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顾颉刚说,他们系这一学期来了一位新教授,叫胡适,是美国留学生。原先的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两年才讲到商朝,这位新教授却抛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讲起。同学们都说这是割断中国哲学史,这是思想造反,这样的人怎么配来北京大学讲哲学史。同学们想将这位教授赶走,他自己倒是觉得胡先生讲课很有新意,但也拿不定主意,希望对方去听听课,做个评价,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位新教授赶走。

同是二年级学生,仅是学科不同,且顾还要长傅3岁,为什么顾要如此郑重地向傅请教以做定夺呢?

这就要说到傅的本事了。

傅斯年天分极高,11岁时读完“十三经”,许多篇章都能背诵。在北大预科三年,已显出不凡的才学。和他同年级,后来成了著名文史学家的毛子水曾说,在北大读预科时,傅曾对他说,“张皋文在清代学者中,文章和学问都是第一等的,而都不是第一”。毛对傅所说的第一的含义虽不甚明确,但颇惊骇于他诵读的广博、见解的卓异。其时北大预科尚是桐城派经学大师的天下,如此深厚的旧学功底,自然受到老学究们的青睐、新学生们的钦羡。此后不久,章太炎弟子入主北大,所器重者仍是旧学,只是治学方法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入本科后傅斯年又交了好运,很快便受到刘师培、黄侃、陈汉章这些国学大师的器重,尤其黄侃,更是视其为高足。傅斯年在学生中的声望,较预科时更为彰显。

再则,傅斯年在学生时期,就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是闹学潮、赶教授的一把好手。且不说在后来的“五四”运动中,此人是集会游行的主要组织者,就在跟顾颉刚谈话前不久,他便做了件漂亮的赶走教授的壮举。据罗家伦回忆:

朱蓬仙是章太炎的门生,学问不能说没有,只是所教的《文心雕龙》非其所长,在教学时不免出了好些错误,可要举出这些错误,学生们的笔记终究难以为凭。恰好有位同学借到朱教授的讲义全稿,交给傅斯年审核。傅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完,摘出三十几条错误,由全班签名上书蔡校长。蔡先生是内行,看了自然明白,可他不信这是学生们自己发觉的,为预防教授们互相攻讦之风,于是突然召见签名的全班学生。同学们慌了,害怕蔡先生要考,又怕傅斯年一人承担这责任未免太重,于是大家在见蔡先生之前,一人分担了几条,预备好了方才进去。果然蔡先生当面口试,分担的同学回答得头头是道。考完之后,蔡先生一声不响,同学们也一声不响,一一鞠躬退出。过后不久,遇到一个适当的时候,朱蓬仙果然不再教这门课了。

傅斯年也很自负,听了顾颉刚的话,同意去听听胡适的课,以决定是不是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课堂赶走。认真地旁听了几次之后,傅斯年对那些要赶走胡适的同学们说:

“这个人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

当然了,胡适继续留在北大教书,不能说全是此事起了作用,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回国的留学生来说,若是一出马便失了前蹄,从马上栽了下来,对日后事业的发展,不能说不是一个莫大的障碍。可贵处还在于,傅斯年从未以此自傲,多少年都没向胡适说过。傅斯年去世后,胡适在怀念文章中提及此事,动情地说:“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教书,面对着思想一般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晓得,是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猜你喜欢

  • 我是真的爱着你

    不记得我是否亲昵地喊过我妈“妈妈”,她60岁生日的那天,我踌躇着举杯,仍旧没能喊出一声“妈妈”。此时,她已经花白了头发,而我越过30年的记忆,回首隐隐的悲愤,看见我小时候茫然地苦闷着,想在满大街的慈祥面容中为自己找一个“妈妈”。我怨恨着,忘

  • 说好的承诺

    42年前,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17岁女孩埃德瓦达·欧贝拉糖尿病急剧恶化,被家人送进医院。欧贝拉望着母亲凯伊,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妈妈,不要离开我,好吗?”凯伊强忍住泪,点着头说:“放心,妈妈永远也不会离开你。”经医生全力抢救,虽然欧贝拉

  • 全世界只剩我最爱你

    请让我做个堂堂正正的废物我躺在病床上发微博:不进医院,不知道健康有多宝贵。然后看评论看得很欢乐,底下纷纷回复:进去了啊,什么时候进去的,咋进去的?让我瞬间有种失足少女的错觉。没错,我是失足了。我和校篮球队的男生打赌玩滑板,结果不仅输了,还摔

  • 你在哪里,妈妈有生之年必须找你

    善心引狼入室最难提防身边的罪恶这天早上,丈夫王杰去了嘉定驾校考驾照,唐蔚华便带着4岁的儿子王磊来到店里。唐蔚华夫妇在上海虬江路电子市场开有一家二手电器商行。唐蔚华正忙着,突然接到王杰的来电,说忘记带考试用的身份证了,让她速速送过去。唐蔚华忙

  • 妈妈的核桃酥

    哈里是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名15岁少年,他一直梦想有一天能进入军营,为国家效力,成为战场上的“大英雄”。这天,哈里因为一盒核桃酥和妹妹争了起来。妹妹的哭声惊动了妈妈:“你就不能让让妹妹吗?”“为什么她能不劳而获,而我不能?这些桃酥上的核桃仁可是

  • 雪中母亲

    我在报社做主编时,筹划招聘一位美编。凭我的经验,选美编,学历是次要的,主要是看他的作品有没有创意。那天下着鹅毛大雪,飘飘洒洒,整个城市洁白晶莹一片。我刚到办公室,前台值班的小梅就跑来告诉我,有人找,是来应聘的。待她进来,见是一位中年大妈,穿

  • 掌心向外的孩子

    我站起来,转身看着小雨妈妈,她的眼睛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小雨妈妈上前给了我一个拥抱,对我说:“谢谢你,我真的很激动。”继而蹲到小雨旁边,一下把孩子抱了起来,亲吻着小雨的额头,略带哭腔地说道:“宝贝,妈妈爱你,妈妈爱你。”一在返回老家的

  • 那些藏在地图上的爱

    母亲一直以为他们亏欠了我。可是只有我知道,是我亏欠了他们。如果我早早明白每个父母都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会这么多年自己游离在这个家之外。是我用坚硬的外壳拒绝了父亲,拒绝了他曾小心翼翼的爱。127岁,我在北京。母亲从西安打来长途。第一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