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个感激的微笑

那个感激的微笑

收录日期:2025-08-07 16:52:35  热度:9℃

那个感激的微笑

那是我在北漂的时候,去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策划书,关于网络投资与项目的。按照我的设计内容,一个男孩子在计算机上制作图片。

那男孩子来自河北,很纯净的脸,顶多20岁的样子。他的工资是每天50元,后来才知道这意味着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还无报酬地任意被加班加点。

因为西安的会议,公司对策划书要求很急,从老板的思路到策划方案及制作,必须3天拿出来。已经熬了两个通宵了,我靠着咖啡提神,当然,对于我这次超负荷工作,工资是另算的,也就是单独的10000元。

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男孩子显然很困,从一开始到现在,他对着电脑已经有40多个小时了,甚至中午、晚上吃着饭,都没有离开过电脑。伙食是老板提供的,也就是简单的炒土豆丝,尽管没有半丝肉腥,老板依然要每个月扣除他300元的伙食费。

土豆丝早就在肠胃里消化了,空空的肚子也咕咕作响起来,我给了他一个蛋糕,他拿着,回过头,对着我一笑——那笑,是疲惫的,因为太困倦而显得很艰难,但是,却表达着感激。

到这个公司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他每天平均下来都得上班十七、八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望着电脑……此刻,男孩子似乎来了精神,狼吞虎咽地吃着蛋糕,他那单纯的脸和繁重的活路,让我感叹那些年轻的生命在这个冷漠的大城市里生存的艰难与挣扎,然而,眼前的男孩子似乎并没有自怨自艾,吃了蛋糕后的满足使他工作得更轻快,看着我打盹,他就逗我笑,给我吹口哨提神,并时不时地和我聊天:

“父母离婚后,都又结婚了,我只能和奶奶一起过,后来奶奶死了,没有去处,所以,高中毕业就来到了北京。”

“想父母吗?”我一阵心酸,因为我想着和他相同命运的远在四川的儿子。

“想啊,他们管不管我无所谓,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等我挣了钱,再回去看他们,给他们买礼物……”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网络公司,去了报社、杂志社……北京的生活依然交织着加不完的班和看不到希望的路,我俨然一台机器,紧张得成天绷着脸,鲜有对别人和生活细节的感激与微笑。

回到四川老家后,北京的记忆很是模糊,倒是这个加着夜班、熬得通红的眼、拿着蛋糕,冲着我微笑的男孩子,很是清晰——在一个缺少关爱的孤独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面对超强负荷的工作,却毫不抱怨,工作努力且善待父母——我相信,他一定会从一个青涩的男孩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猜你喜欢

  • 那些心痛,早已轮回

    我曾经以为,那些让我痛彻心扉,歇斯底里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那些破碎的梦,就像风起落叶般,早已淡忘在某个季节的角落里,徘徊,碎裂,消失……——题记我是个独生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习惯了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一个人

  • 远去的铁匠铺

    在童年记忆里,老家有一位姓许的铁匠铺,因为铁匠铺离家很近。天天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打击乐”声。许铁匠40多岁,因为在农忙时节长期走村串乡的缘故,一张黧黑的脸布满了皱褶,看上去像是六十来岁的人,他的儿子虎背熊腰,一身腱子肉,像练过健美的男人似

  • 梦里

    黑,周围的一切都是黑的……一个人,冰幽凉的季节,不知道身处何处,只是不由自主地在教学楼房里走着,“咚咚咚”,周围静的连自己踩楼梯的声音都可以听的清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腐烂的气息。怎么了?大家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周遭会如此的安?不是天亮了

  • 窗外的守护

    手脚的麻痛一阵一阵地传来,让我无法入睡,只好坐直了身子。窄小的空间里,我也只好稍稍蠕动一下已经没了知觉的手脚。望着拥挤的车厢,我闷“哼”了声,不舒服地把屁股往占据了我的座位的麻花袋那边挪了挪,还故意夸大动作幅度,把脸朝着窗外,不去看他反应。

  • 南山湖的“传说”

    小时候老人都说南山湖闹鬼,只不过我从来就没有信过。作为成长在破除封建迷信,崇拜科学真理旗帜之下的我,对于这些神神道道的事,一直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说起南山湖,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我二伯。1983年,我们那集体公社改为承包到户。无儿

  •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

    一在白色的床单上,在白色的窗帘边,在白色的屋顶下,他们的名字都不重要,他们统一的身份是,病人。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也被重组了,患同一种疾病的人,会被安排在邻近位置,经过几天的相处,他们成了最熟悉的人。十六岁时,我因父亲的疾病来到这里。一开始

  • 工地见闻实录

    那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十七岁。先后做过酒店厨师,做过手袋厂,音响厂,电子厂后,我依然找不到一份做得长久稳定工作。在街头寻觅许久后,看到一张工地招聘的广告,于是拿上行李,步行到广告上说的地址应聘,只是到了目的地找不到地方,于是到小卖部的电

  • 打工仔见闻实录

    我在家门等着广东车,用手拦了几辆,竟然等到一辆要价二百五车费的车,俺没上。眼看日落西山红霞飞,只好踏上了开往南宁的火车。在南宁待了几天,到高新区,玉洞工业区,南宁废才市场,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搭火车直达珠三角。下了火车骂一句:东莞,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