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探望一段爱情

探望一段爱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3:00  热度:7℃

年过80的法国人李丹妮,50多年前在中国与小她一岁的袁迪宝相恋,不久后分离。“文革”中通信中断,两人唯一的联系是按照当年的约定共同注视天边的金星。她终身未嫁,一直到两年前重逢,已是耄耋之年的李丹妮才披上嫁衣,成为袁迪宝的新娘。

这个故事,两年前很多媒体报道过,前几天,我去探望了这对拥有着童话般爱情的老人。

袁迪宝的胡子已长至胸前,头发也掉光了,但当丹妮说起当年相恋时唱的歌,耳朵几乎失聪的他立刻喜洋洋地唱了起来。那一刻,丹妮握着他的手看着我笑,带着女人间那种“你看他”的爱意。

我问丹妮:“你有时候会不会想埋怨,等了这么多年,却等来一个吃饭时胡子上都会沾满米粒的老家伙?”她说:“我没有这个权利,因为我并没有为他做过什么。”袁迪宝听不清她说什么,只一边用自己的额头顶着她的额头说“不要说啦,辛苦啦”,一边笑嘻嘻地拍着她的脸。

丹妮想让他跟自己回趟法国,袁迪宝赖得像稀泥:“老喽,不能动了,也认不得路了。”

丹妮说:“我希望你陪我。”

“对呀,你是希望,但是我心有余力不足……”他自己也知道心虚,“我去游泳,游一个小时都没问题,但如果慢吞吞地走来走去就很累了。”

丹妮撒娇:“如果我回法国,你会不会想我?”“当然想你,我都想了50多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了。”袁迪宝的小甜嘴儿很轻松地摆平了此事。

每天晚饭后,袁迪宝都拉着丹妮一起看金星。那一刻,袁迪宝脸上有着20多岁时陶然忘我的欢喜,李丹妮眼中充满当年注视他的满腹柔情。

这样的爱情和信念,很多人青年时代都曾有过,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消失了。而李丹妮是一个在众人穿黄布军装的时代一直穿旗袍的老师,是一个宁可在修道院终老也不会因为孤独接受男人爱慕的女人。也正因为此,她才有这样的人生——没有怨恨,不认为自己有所牺牲,只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她选了林风眠送她的画当自传封面,那是一只逆风的大雁,朝着自由的方向飞翔。她说这是她的命运,会一生都向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前行。

猜你喜欢

  • 被追捕的救命恩人

    鲁华是个老板,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这一天,他从外地出差回来,下了火车之后,先给孤孤单单守候在家里的老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身体不好,鲁华在外一直悬着心。电话拨通了,但一直没人接听。他有点急了,开着车紧着往家里赶。等进了家门,喊了几声没有反

  • 追捕

    娄城来了采花贼,武功极为高强,能飞檐走壁,能穿墙入室,每每到了子夜时分,此采花贼就潜入民宅,祸害少女,而且,采花贼会先点被害人穴道,使被害人动弹不得,发声不得,等被害人能够喊出声来时,采花贼早就得手,逃之夭夭了。一开始,官府辟谣,说有心存歹

  •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好想一个人静静的追寻自己的轨迹,可是泪水和时间却还是洗涤不了岁月留下的伤痕。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从来我都不会相信自己的宿命。也许,我曾在这尘世消沉和颓废了二十三年,其实也只因为一段无奈而又值得回忆的情感故事吧!我的心境,总是伴随

  • 继续偷心

    不知道偷了多少颗心,当记忆拉到从前,时常会因为那些好的女孩失去而惋惜~~一层层的回忆就像一把把刀子割着已经面目全非的心。人就是犯*,得到不知道珍惜,失去却又后悔莫及。可我不是这样,至少已经不是这样,我已经知道了珍惜,知道了放手的痛苦,当我小

  • 初秋的夜,我在想你

    一场雨,救赎一季夏。一季夏,遗失一颗心。秋初的傍晚,有黏黏的恋恋不舍的日光挂在天边摇摇欲坠,染红了满天的云,鲜艳得让人心疼。扭曲在草丛中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凹陷的地方还有些积水,证明着一场刚刚离去不久的寒雨。湿漉漉的小水珠缝在空气中,拂打在

  • 相忘与江湖?还是相濡以沫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也许爱情与幸

  • 七年了,我们却依旧遥远

    曾听说这样的一句话:“人生路上,爱情永远象一根细小的针,将人的心刺得又酸又疼。如果感到痛楚的话,依旧是一个稚嫩的人;不感到痛楚的话,意味着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成了一个残旧的人。”可是我还分明能够听到自己心痛的声音。七年了,我却依旧还很稚嫩。那

  • 爱上你,淡淡的哀怨

    我曾以为,爱一个人,可以是在心里暗暗的,并不需要对方清楚。我发誓,要把这份美好的感情,珍藏在记忆中,只是记忆。若不是,想到可能永远失去你,永远失去,这份自已如此看重的感情。若不是,又一次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并且从梦中惊醒,或许,这份感情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