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世民与冤案

李世民与冤案

收录日期:2025-08-07 18:43:31  热度:11℃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贞观六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犯人的关怀。

但是,对于开国功臣和社稷重臣,李世民却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

盛彦师是一员武将,他剿灭李密、平定王世充,是难得的军事奇才。徐圆朗叛乱时,李世民有意选派盛彦师为安抚大使,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威名让徐圆朗束手就擒,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不料盛彦师话还没说上两句,就被徐圆朗活捉。盛彦师被俘后,面对徐圆朗的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对李世民的耿耿忠心。

然而,徐圆朗叛乱被平定后,盛彦师竟被赐死。李世民赐死盛彦师,与其说是为了发泄对盛彦师的不满,倒不如说是为了推脱自身责任,掩盖自己“让武将当说客”的失误。

贞观初年,有人预测姓武之人将篡夺大唐江山,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惕和对大臣们的猜疑。当他得知将军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子”他的封号官职中皆带有“武”字,李君羡的霉运便接踵而至。他先是被皇帝厌恶,接着被调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弹劾,最后李世民连审都不审,就下诏杀头抄家,诛灭九族。厄运来得如此迅速,如此连贯,恐怕李君羡至死也弄不清楚自己怎么得罪了李世民。

刑部尚书张亮出身农民,在辅佐李世民争夺帝位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唐太宗对他很不放心,却找不到过硬的证据。一天,唐太宗突然听说张亮私下里畜养500壮士为义子的事,就来了个主观推断,对侍臣说:“他养500壮汉想干什么,一定是准备谋反。”于是,杀头抄家,没有商量。

李世民是一位贤明的皇帝,更是一位贤明的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政局稳定更为重要。平庸之人犯了错误,他可以不予追究,一笑而过,但位高权重的臣属尤其是功臣,哪所有一点点捕风捉影的风吹草动,只要有可能威胁到自身利益和皇家利益,他都会兴师动众,杀气腾腾。

猜你喜欢

  •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

  • 将心比心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庄王不

  • 心灰意冷

    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唐僧不识妖怪红孩儿变化,不听孙悟空再三劝阻,非要搭救。红孩儿乘机使神通压住孙悟空,弄起一阵旋风,走石扬沙,摄了唐僧,去得无踪无影。等行者甩去重负,风已经停了。只见白龙马战兢兢嘶叫,行李丢在路下,八戒伏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

  • 平易近人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一直忠心辅佐武王和成王。姜子牙被封在齐地。过了五个月,姜子牙回来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周公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报告情况呀?”姜尚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快。”周公

  • 不贪为宝

    鲁襄公十五年,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宝玉,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宋人说:我把它给玉工鉴定,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敢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宝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

  • 一代楷模

    李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帮助唐高祖李渊统一了中原。又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彻底解除了西北边疆突厥的威胁。而后李靖为平定边患,经常统兵在外,大小百余战,立下赫赫战功,升为尚书仆射。李靖看到天下基本平定,觉得自己是员武将,在朝廷已经不会有太大作为,就给

  • 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牛和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问道:不忧愁,不畏惧,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畏惧的呢?&r

  • 冰山难靠

    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杨家一门都发达了,她的堂兄杨国忠做了宰相,还兼四十余个官职,大权在握,朝廷选任官员都是在他家里私下定的。当时,陕西有一名叫张彖的进士,没有机会作官。朋友们都劝他去投靠杨国忠,以便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可是他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