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从青丝到白头

从青丝到白头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1:02  热度:12℃

母亲年轻的时候,脸庞秀美,长辫粗黑,像一朵娇艳的山茶花。不断有人上门提亲,都打动不了她的心,直到后来遇到父亲。

父亲是一名军人,随部队常年驻守海岛。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奶奶托媒人从中说合,领着母亲来家里相亲。眼界极高的母亲见到父亲的那一刻,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后来听母亲说,她之所以看上父亲,是被他眉宇间的英气打动,那是军人特有的气质。父亲曾对母亲说:“当军嫂不容易,你要想好,跟着我会吃苦的。”母亲红着脸轻轻地点头。

两年后,父亲骑自行车迎娶母亲,母亲穿着大红的衣裙,稳稳地坐在车后。夏日的微风如香醇的老酒,熏得空旷的田野都醉了,母亲揽着父亲的腰,露出蜜一般的笑容。婚后,我和弟弟相继出生。家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又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负落到母亲肩头。母亲总是很忙,家里的活和地里的活,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偶有部队来的书信,母亲读了又读,眼里泛起亮亮的光。母亲在如豆的灯光下,给千里之外的父亲回信,结尾注上8个字:“家中甚好,不要挂念。”

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有一年初春,我患上严重的腿疾,整日啼哭不止,母亲背着我四处求医。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瞧病,母亲求了又求,跪倒在冰冷的地面,大夫才同意诊治。亲戚劝母亲:“拍个电报,让孩子父亲回来一趟。”母亲轻轻地摇头,说:“部队训练很紧张,他回来一趟不容易。”

“世上还是好人多。大夫听说我是军嫂,不仅治好了孩子的病,还减免了医疗费。”半年后,母亲带着我们随军来到部队,第一次提及此事,父亲眼前罩上一层薄雾。

到部队大院后,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家里。母亲白天去山上砸石子,晚上倚在床头绣花,挣些钱补贴家用。日复一日的操劳,让母亲的腰杆不再挺直,细细的褶皱爬上了眼角。可是母亲极少抱怨,每当父亲回到家,母亲趿着鞋跑去开门,然后端上热腾腾的饭菜。

父亲是心疼母亲的,记得有一次,父亲进家,把母亲喊到跟前,掏出几块水果糖。这是部队联欢时,别人送给父亲的糖,他不舍得吃,拿回来让母亲尝尝。父亲剥开彩色的糖衣,捏起糖块放进母亲嘴里,动作温和而轻柔,母亲忍不住眼角泛潮。爱情如糖,这一点点甜在她心里慢慢化开,多年的劳碌、委屈、寂寞、隐忍都变得微小,不值一提。

母亲已不再年轻,一辈子不服输的她,开始跟疾病抗争。她自嘲地说:“日子好起来了,身体却不争气。”素日讷言的父亲,变得絮叨起来。出去半日,不停地往家打电话,一会问中午吃什么饭,一会问母亲在忙什么。母亲说:“我没事,你别总惦着。”撂下电话,继续忙碌。她知道,父亲在用一个个美丽的借口,打探她的身体是否不适。多年来的相濡以沫,使他的心里装着她,放不下她。

饭后,母亲泡了一杯清茶,递到父亲面前,两人坐在那里闲聊。父亲说:“真快。”母亲点头附和道:“是啊,半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跟着我,让你受苦了。”“不苦,其实你也不容易。”两个人不再说话,默默地对视。我在一旁看得眼热,侧过身去,悄悄地抹泪。

这就是爱,从青丝到白头。待到容颜老去,爱已被放进记忆的书页,静静地香。

猜你喜欢

  • 母亲的村庄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说,母亲总是不离开。母亲说,这是她的村庄,她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快50

  • 父亲最后的回应

    她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常带她去大学的露天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回,开演前几分钟,她忽然跑去买冰棒,买好了一回头,所有的灯都灭了,黑黢黢的场上,无数黑压压的人头和背影。试着向记忆里的方向走几步,全没有相关线索。一急,她带着哭腔大喊:“爸,爸爸……”

  • 母爱的奇迹

    “过来,亲爱的,到妈妈这儿来,过来一点点。”在美国密尔沃基市郊外一家院子里,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每天对着一个盲人男孩这样亲切地呼唤着。这孩子已经16岁,比母亲还高一头,但是他不能走路。母亲帮他把手放到栅栏上,帮他移动腿脚,让他颤巍巍地移动两

  • 有一种至爱叫“血脉相连”

    “爸,你能看见我吗?”“能。”“吓你一跳吧?我也成光头了,和你一样啦!哈哈,可以省洗发水了啊!”病床上的父亲看着女儿一头乌黑的秀发没有了,顿时明白了实情。这个无论手术还是换药都咬紧牙关,忍住疼痛从不落泪的汉子,此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流了

  • 温暖一生的土豆

    那年,我在县城高中读高三,正面临冲刺高考。为了能有一个相对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我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户农家里。我租的房间与灶间相连,用一扇木窗隔开,大概有十一二平方米的样子,一张大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余下的空间只可以摆放一桌、一椅。房间不只

  • 爱的碎片

    有关你的最早的记忆,是在那个寒冷刺骨的冬天,你用大衣把我裹起来,然后抱上车。然后,我就被送到了医院。那一次,我发高烧,引发肺炎,在医院里住了七天。你一直陪在我身边,就像一位母亲。然而,我对你一直存有恨意,因为妈妈是你逼走的。我无法理解大人之

  • 亲不言谢

    谢,是一种客气,是非亲人之间发生了某些足以令人动情或动容的事情之后,感受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表达;谢,也是一种礼节或曰礼仪,用来表明受益方有感激之情或是感恩之意。而在夫妻间、兄弟姐妹间、父母子女间、祖孙间等等一切算得上亲人的人们之间,施恩与受

  • 帮朋友“适可而止”

    有个朋友,我曾经主动地为他做过许多事情,帮他修改文字,帮他宣传公司,给他介绍了很多人脉,他一直说感谢;我自己也想请他帮忙,建立另一个人际关系,但我一直觉得,我应该先帮别人,等我帮别人做好了事,别人感谢我,自然就会帮我。时间过去了很久,我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