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阿牛入院记

阿牛入院记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1:34  热度:10℃

核心提示阿牛意外地得到省城的专家“接待”,不过,出了他自己,别人都知道来的专家是精神病院的专家,而不是他朝思暮想的编辑社的文学专家。

八月的中午,气温似乎还是那么闷燥,丝毫没有金秋的凉爽。牛洼村的老少大都躺在树荫下,除了偶尔翻一下僵硬的身体,一动不想动,谁都懒得理会谁。突然,一阵急促的警笛从远处传来,这刺耳的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树荫下的人们谁搭理这些。

“不知道来抓谁呢。”不知是谁的声音,带着几分倦意。接着,又是一如之前的沉寂。

不过一会,只见一群孩子,边跑边叫唤着……

“阿牛疯喽,阿牛疯喽……”

“什么?什么?你叫的什么?”树荫下的人们似乎电击了似的,抖了抖疲倦。

“吴老爷家的阿牛疯了。”不知是谁回答了一声。

“快!去吴老汉家看看。”树荫下的人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连忙向吴老汉家跑去。

只见吴老汉家门口停了一辆白色救护车,四邻来了不少看热闹的。

“哎呦,乖乖,我还以为警察来了呢,阿牛咋地啦?”

“谁知道呢,老长时间没见到这孩子了呢。”

没过多久,只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先生搀着阿牛从房间里走出来了,面色狼狈的阿牛笑嘻嘻的握着先生的手,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

“哎哟,刘老师,您还亲自来了,我写的没什么。”阿牛带着疯傻的语气说。

“没想到这地方还藏着您这样的人才,发现你是我之幸事啊。”白大褂先生说,“我们今天请你到省城去,给你开讲座,听你讲课。”

“呵呵呵呵,您太看得起我了,好说好说。”阿牛还是那般的疯傻。

“刘老师是谁?”

“这白大褂不是医生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郎中年纪也该不小了吧?”

门口有些看热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唉……”吴老汉家的隔壁王大娘带着惋惜这样感叹道。

刚聊的起兴,突然停止了说谈,人们看到,瘦弱的吴老汉佝偻着背,一跌一撞地跟着出了堂屋,有个年轻人赶忙上去搀住了他,吴老汉显得那么苍老,年轻人看到吴老汉的眼角是湿润的。这时那个“刘老师”把阿牛送上了车里,口里还客气地说道“你做好,我们马上就要走了。”说着,“刘老师”把车门关上了,这时吴老汉上去一把握住“刘老师”的手,哽咽着说道“刘老医生,我就这一个儿子,他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我这后半生还指靠谁呢?再说,我可怎么去见他的娘啊!您一定要救救他啊。”吴老汉竟失声痛哭起来,围观的人都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力,你们可以随后要安排一名亲属去看照他”说着,刘医生转身上了车,警笛再次拉响,刺耳的声音逐渐减小,救护车的影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虚弱的刘老汉晕厥在地,众人向前搀扶,喂水降温,知道他醒来,人群才散去。

事情过去了大半个月,吴老汉无心农作,第二天早晨便乘车前去省城看照阿牛了,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人们还时不时地谈论阿牛这件事情,后来,听知情的王大娘说……

吴老汉中年才有了阿牛这么一个儿子,阿牛生过还没有百天阿牛的娘就死了,阿牛原本是个很上进的青年,从小体格就非常强壮,在同龄人中最有力气,不过脑子不怎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总是倒数,为此村里的老师没少找吴老汉,吴老汉对此也很无奈,最后,阿牛小学还没毕业就下学在家跟吴老汉一起种地了,阿牛一直勤劳肯干,有使不完的力气。吴老汉则在一旁指导着阿牛怎么样种地,他家地里的庄稼比谁家的都好,爷俩过的日子要有多滋润就有多滋润。吴老汉还张罗着盖房给阿牛说媳妇呢。

不过,在去年十几月份吧,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那时候,只听说咱这地界出了个大人物,叫啥莫言的,听说他获得啥诺贝尔奖,全中国全世界都轰动了,起初也没啥大不了的,人家的事情与我们又有何干呢。不过听吴老汉说,阿牛那两天也不知道受啥刺激了,整日整夜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连地都不下了,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只要有莫言的新闻都要抢过来看,没过半个月,阿牛还是不下地干活,吴老汉为此还把阿牛给骂了。

“你个懒东西,就知道在家看电视,连饭都不做,你想干什么?等着饿死啊,庄稼人不下地干活,怎么能填饱肚子啊!”

“哼,你就知道种地,也不看看新闻,你个老顽固,你知道莫言吗?人家获得了世界大奖呢,可他也不过是农村里出来的吗?从今天起,地里的活我不去干了,你不能打扰我,我要在家写东西,我也要向莫要学习,说不定我也能成为咱这十里八村的笔杆子哩。”

吴老汉说,后来的几个月,无论怎么骂他,就是不下地,有时候连饭都不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吴老汉最后也吓坏了。我那时候也好长时间没看到阿牛出过家门,直到有天早晨……

王大娘接着说道……

那天早晨我端着茶杯正打算刷牙,看见阿牛慌慌张张从院子里跑出来,还打了个趔趄,我就跟他打招呼“阿牛,你去干什么呢?”

“王婶,我写了篇稿子呢,我要去投给报社,他们一定会用的!”阿牛兴奋得不得了,一边说,还向我扬了扬手中的一沓纸。“我上街了王婶!”

后来,听吴老汉说,阿牛在家仍是不下地,茶不思饭不想的,问他咋地了。阿牛说,他在等省城报社给他信。重复一遍又一遍。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一个邮递员牵着自行车来到他家门前喊门。

“屋里有人吗?快出来领信,省城来的!”

“来了,来了,来了,来了!”阿牛像那天早晨一样跑出来,领了信。

“爹,你看,我说吧,省城的专家会给我来信的。”

后来,阿牛逢人便拿出这封信,炫耀道:“你看,这是省城的专家给我的回信。”

其实,阿牛连信里写的啥都年不清楚。听我家老王说,省城专家的来信说:“青年人,你写的文章很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但由于篇幅问题,这次就不发表你的文章了。”往后,阿牛每时每刻都在念叨着城里的专家,每天都在家里写东西。

最后,阿牛消瘦了下去,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地里的庄稼也慌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故事中的阿牛一样,为了一点点不值提及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生活,就如同做饭一样,成长就像煮饺子,无论饺子馅如何鲜美,无论烹饪的火候多么精准,假若没有出锅前一碗凉水的一激,那么这锅饺子终将不能熟透。

成长不仅需要阳光,更需要风雨的洗礼,有时候,鲜花和掌声会使人变得固步自封

牛洼村又平静了,没人再提及阿牛和他口中的专家……

猜你喜欢

  • 即使漂亮那又如何

    即使漂亮,那又如何美丽是一种相对而言的概念,每个人在审美上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喜好。对于有些人来说,漂亮是一种外在的特征,是一张好看的脸庞、曲线优美的身材;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美丽则更多地体现在内心的光辉和品质上。然而,尽管我们周围有很多漂亮的

  • 天使的翅膀

    天使的翅膀从古至今,天使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神圣象征,被描绘为拥有羽毛翅膀的美丽生物。传说中,天使们是上帝派遣的使者,他们飞翔于天际,守护着人类。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现实中。安娜是一个街头艺人,她以天使的形象

  • 女儿,听爸爸对你说

    女儿,听爸爸对你说亲爱的女儿,我想借这封信的机会,向你表达一下我对你的爱和关心。你是我的骄傲,我的希望,我的全部。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永远是我的心头爱,我的宝贝女儿。我还记得你刚出生的那一天,你带给我无尽的喜悦和感激。当我第一次抱着你的时候,

  • 如果有一天,那两个人走了

    如果有一天,那两个人走了曾经有两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一份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走过了许多风雨,经历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就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有一天,这两个人突然消失了,离开了彼此的生命。

  • 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修行的和尚。他身着朴素的僧袍,头戴方巾,脸上总是带着安详的微笑。据说他修行的功力已经达到了化境的境界,能够让周围的一切水源变得清澈如镜。每天,滴水和尚都会来到一个小小的池塘旁,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深深地闭上眼睛。随

  • 用尊重换回尊重

    在当今社会,尊重是相互间交往的基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有时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可能会遇到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情况让人感到不愉快,甚至伤害到了我们自己的尊严。但是,我们不必因此而陷入消极的循环,反而应该用尊重换回尊重。首先,

  • 幸福不穿衣

    幸福不穿衣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状态,它不需要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没有什么比裸体更能体现人的本真和质朴了。于是,请允许我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从一个小村庄开始。那是一个偏远而宁静的地方,村民们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追

  • 楚人学齐语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而齐国是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强国,位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一带。这两个国家虽然相隔甚远,但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楚国的一位年轻人名叫张浩,渴望学习齐国的语言和风俗。他认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