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菩提寺里的兰花田

菩提寺里的兰花田

收录日期:2025-08-07 16:31:37  热度:11℃

本初和尚圆寂时是端坐在他亲手种植于寺中山谷里的兰花田里,菩提寺僧人们赶到时他已逝去,只在田边留了几个大字:“返本归真,不忘初心。”

“阿弥陀佛!师兄,你的确圆了你一世的修为。”本尘方丈禅指一划,眼角泪光晶莹。

火光渐起,本初的遗体也渐被火吞噬,僧人们念起《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享寿之时,以虚色身,且偿因果,且修福田;舍报之后,无用躯壳,当作灰烬,还归苍天。色身皮囊,俱烧以毁,真灵佛性,仅存无坏,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去无来,不生不灭!”

一条素帕从本初成灰的衣襟里飘出,悠悠地正入本尘怀中,帕上诗只剩一半:“素襟缕缕兰馨入,谷径幽幽霁月凉。”

本尘方丈轻叹一声道:“万象因缘而生,其本为空。”

本初和尚的骨灰中惊现舍利子,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这是菩提寺百年不遇的奇观,本尘方丈择日要以大礼迎师兄的舍利子入舍利塔。

夜里,寺中大弟子慧明代表众僧来见方丈:“师傅,大家知道师傅与师叔情谊深厚,也明白本初师叔多年奔波化缘的辛苦,但对师叔在世时的作为,众师兄弟还是心有疑问。”

“什么疑问?”本尘问道。“就、就是当初本师叔化缘时,方圆百里莫不传言师叔爱近女色,师叔生前虽救过人,可大多皆为女子,甚至与风尘女子彻夜共处一室,这难道不、不是辱没佛门吗?”慧明吞吐道。

本尘方丈气定神若地继续在蒲团上打坐,淡淡地说:“明日午后,我要向百姓讲佛。”

慧明有些摸不着头脑,可觉得师傅自有道理,便应了一声退去了。本尘大师将为百姓讲佛,消息一上午便在山下传开了。午后,菩提寺聚了上千人,本尘方丈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康熙末年,太平县王举人家的女儿月兰携侍女来菩提寺进香,归途中遇大雨,于是在半山腰的凉亭里避雨。恰巧本县的秀才成启也避在亭中,成秀才见月兰身着淡粉色撒花裙袄,面如桃花,端庄秀雅。月兰也觉这秀才一袭竹翠绿长衫,气质不俗。雨后山路泥泞打滑,成启担心两个女子下山有危险,主动提出护送她们下山,月兰并未回绝。路上二人偶谈诗书,更被双方的才情吸引,到了县里二人才意犹未尽地道别。

成启对月兰念念不忘,不止一次在王举人家门口徘徊,竟又见了月兰几面。一来二去俩人暗生情愫,每月初一、十五庙会上幽会,以诗传情。

次年正是雍正爷登基,恰遇乡试,成启中了举人,意气风发的他筹措一番便上王举人府上提亲。王举人未公然拒绝,只是说男儿应先有功名再成家立业,于是成启与月兰商议打算进京参加会试。

深秋动身前他为月兰定制一块玉,雕成她最爱的兰花,写下一首《恨秋别》:

“珠帘碎月撒石阶,翘首琼心怎忍别。

红豆寒凝秋夜露,为卿抛尽盼相携!”

月兰也含泪送他一方丝帕,上面题一首《月兰殇》:

“素襟缕缕兰馨入,谷径幽幽霁月凉。

百转离愁笛且婉,清辉满地夜难央”

二人依依惜别,成启怀着离愁踏向进京的路。春闱后,他如愿考取了贡士,便一刻也没耽搁地往家乡赶,怎料半途一场大病使他在异乡耽搁了月余。病愈后终于荣归故里,乡亲们锣鼓齐鸣地欢迎,知县设宴款待。

次日,成启便备礼去拜访王举人,却发现人去楼空。经打听才得知王举人一家已搬离太平县。成启大惊,忙问原因。

原来王举人早年是太平县知县,因被揭发贪赃枉法被旧知府革职,前半年前新知府上任,王举人一心巴结知府想再谋得一官半职。新知府夫人新近病逝,在府上见了月兰便欲娶她做续弦夫人。王举人不敢拒绝,月兰抵死不从。僵持了半年,眼看成启一去无音讯,月兰终于受不了父亲的逼迫而自尽,王举人悔不当初也无济于事了,因不愿留在伤心地而举家搬迁。

伤心欲绝的成启万念俱灰,到菩提寺要剃度出家。可无论他怎么求,老方丈因他情根未断不收他。他却依然留在寺中劈材、挑水、煮饭、洒扫、种菜,数年如一日,又亲手在山谷中种下一片兰花田。老方丈见他有恒心最终还是收他为徒,他每日功课勤谨完成,苦习武艺,样样优异。老方丈有意让他继主持位,可他却只求下山化缘,他说他这一生只愿:“返本归真,不忘初心。”

他除了化缘,更特意四处搜寻救下那些寻死的女子,开导劝慰她们,使她们重获生活的信心。后来他甚至为那些堕入青楼的女子讲经,劝她们迁善从良。曾有一位风尘女子本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因家境没落而被拐为娼,每每苦不堪言欲轻生时,总被毒打逼迫继续卖身。他听闻后彻夜宽慰,并将化缘得来的所有银两为其赎身。

这样在佛门的规诫之内,又似乎僭越了规诫的僧人,有人说他是救命的圣僧,有人却以为他是爱近女色的淫僧。

老方丈最懂他,说他到底放不下心中所爱之人,宁可遭世人的误解。

他却说:“不忘初心,既然有了因,就要圆其果。”

讲到这里,乡亲们纷纷响应:“这就是高僧啊!”

本尘双手合十道:“他就是本寺本初大师,明日本寺将以大礼迎他的舍利子入舍利塔。”言罢转身离去。

翌日,菩提寺内外人山人海。

当本尘方丈将本初大师的舍利子迎入舍利塔时,寺院内外竟飘起幽幽的兰花香!

本尘方丈又命人将火化本初大师残余的灰烬撒在那片兰花田里,之后田里的兰花年年花繁叶茂。

从此求姻缘的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只为求得菩提寺的兰花,相传即使求得兰叶少许的有情人也会终成眷属!

猜你喜欢

  • 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

  • 狡兔三窟

    在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的重臣喜欢结交和收养各种各样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一时成为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蔡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收养的门客都很多,人们

  • 添字得驴

    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既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又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人。处理完朝政,闲来无事,也喜欢和臣下们开个玩笑。有一次朝事办完了,孙权叫人牵入一头驴来。这头驴的脸上挂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一见,都瞅着诸葛瑾哈哈大笑起来

  • 皇上出家

    南朝梁武帝萧衍当了皇帝后,天下太平,他不思改进朝政,却一心信佛,请了几个高僧为他讲演佛经。久而久之,这位皇帝心血来潮,竟要出家当和尚。萧衍在京城中建了一个同泰寺,非常华丽。寺建好后,他来到寺中,穿上佛衣,坐在蒲团上念起经来。并声称,自己已舍

  • 皇宫里的村庄

    隋文帝的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后,整日里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他手下有几个侍臣为了讨好太子,四处寻求奇珍异宝,还招来几个美女供太子玩乐。久而久之,太子的学业荒废了,人也变得越来越昏庸。太子的种种恶行传到了隋文帝耳朵里,隋文帝十分忧虑,他打算废掉太

  • 武则天舍女争皇后

    武则天初入宫时一心想当皇后,但是有王皇后在,她就无法登上皇后的宝座。为此,她挖空心思,想陷害王皇后,希望唐高宗废掉王皇后而立自己。武则天想当皇后的野心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恶毒的办法,索性用自己女儿的性命去换皇后的桂冠。一天,武则天在

  • 姚崇神算身后事

    唐玄宗时,姚崇和张说一同在朝廷中做丞相,二人平时关系不睦,各怀戒心。后来姚崇病危,临终前把他的几个儿子叫到跟前说:“张丞相平素和我不和,他生活奢侈,尤其喜欢服饰玩器。我身死之后,他会来凭吊。你们把我平生所有珍贵的古玩宝物都拿出来,放在帐子前

  • 冒充皇母的宫女

    安史之乱以后,唐室衰微。吐蕃兵 20 万大举入侵,攻入长安,唐代宗带领随身官员出走,于是宫中妃嫔陷入敌军中,有的丧了性命,有的侥幸逃出。等到郭子仪驱走乱兵,很多宫人都没有下落,唐代宗的妃子沈氏也不知去向。十多年后,唐代宗的儿子唐德宗继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