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驼背上的母爱

驼背上的母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4:28  热度:8℃

浩瀚无垠的沙漠中,一支由八匹骆驼组成的运货队正艰难地跋涉着。骆驼队中有一匹雌性骆驼,它的身边紧紧依偎着一匹瘦弱不堪的小骆驼。

终于,小骆驼忍受不住日晒和酷暑,倒了下去,它用依恋悲哀的目光,深情地望了妈妈一眼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驼妈妈停下脚步,泪水盈眶,发出阵阵哀鸣,它一次又一次地舔着自己的小宝贝。最后,它索性卧下身来陪着自己的孩子。

要上路了,赶驼人过来拉它,撵它,甚至用鞭子抽它,可是驼妈妈死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孩子。

最后,赶驼人终于明白了,他温和地对驼妈妈说:“别伤心了,来,我替你将你的孩子驮上吧,咱们带上它走!”他取来一只大布袋,当着驼妈妈的面,将小骆驼的尸体装进袋里,然后驮在驼妈妈的背上。

太阳还是像团火球一样灼热异常,沙漠还是像火焰山一样滚烫,可是驼妈妈的步子很坚定,一点儿也不摇晃。它知道它驮的是自己亲爱的孩子,它要将它带出沙漠,带到它常住的地方。

然而,酷热的天气很快使小骆驼的尸体腐烂了,一阵又一阵的尸臭散发开来,使得同队的人和其他骆驼难以忍受。更可怕的是,它极有可能使人和骆驼群染上致命的瘟疫。

整个骆驼群中,唯有驼妈妈似乎一无所闻,它背负着自己的孩子,依旧迈着沉稳的步子前行。

赶驼人不得不施计了——这实在是出于无奈。他用一只同样颜色的布袋装了一袋与小骆驼尸体分量差不多的沙子,趁守在袋子边上的驼妈妈熟睡休息的机会,手脚利索地掉了包,然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迅速掩埋了。

第二天一早,赶驼人喂好了水和粮食后,又将“小骆驼的尸体袋”放上了驼妈妈的脊背。于是,驼队又启程了。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赶驼人卸下了骆驼背上的货。他走到驼妈妈的身旁。他理解它的心情,领它来到道路边,卸下了那个所谓的“尸体袋”,然后开始挖起坑来。

掩埋了小骆驼后,驼妈妈悲伤地鸣叫着,守了整整一夜,然后才肯离去。

以后,每当驼妈妈路过这里时,它总要离开大路,走到这座草儿青青的“坟墓”边,哀鸣着站一会儿,舔舔坟上的青草,然后才肯离开——在驼妈妈的意识中,这里,永远躺着它可爱的孩子。

母爱是独特的,母爱呵护着我们生命的全部。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是伟大的。

猜你喜欢

  •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仅有的一点钱,放在孩子身边,希望能碰上个好心人,把孩子捡去抚养。那一天,正好是个节日,全国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高贵低贱,都张灯结彩

  • 睒子菩萨

    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个修道人。他心地善良,为人慈悲,经常扶危救苦。当时,迦夷国有一对老夫妻,都是盲人,两人年近花甲,膝下无子,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后来,老夫妻两人决心一起到深山中修行,以求得到来世的解脱。修道人知道这对老夫妻的心愿后,

  • 弥兰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五百个商人结伴入海采宝,其中有个聪明人,名叫弥兰,是五百个商人的首领。大海里有位海神,名叫摩揭,弥兰他们所乘的船,刚好碰上了摩揭鱼,被它顶翻了。其他人都葬身鱼腹,唯有弥兰抓住一块破木板,侥幸逃命。弥兰抓住木板,随水飘流,渐渐

  • 金盘

    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和他的舅舅结伴到各地做买卖。他们来到一个国家,遇到一条大河。舅舅先渡过河去,看看对岸的情形。他沿着河岸走了不远,看到一间小茅屋,走近一看,屋里有一个寡妇,还有一个小女孩。母女两人,看到一个商人走进来。女孩对妈妈说:“妈!

  • 穷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法、非礼的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不少宝贝,便张帆返航,但是到半路,不知怎么船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划桨,也无法让船前

  • 法施太子的故事

    以前有位国王,统治着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他有一个太子,名叫法施。法施太子性格纯孝,行为规矩,从来不做非礼之事,办起事来小心谨慎,很注意防备瓜田李下之类的嫌疑。有一次,法施太子由丞相带领去拜见国王的宠妃。太子进退一切按规矩办,一点也没有失礼的

  • 富人和鳖

    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富有的人,虽有万贯家财,但心地仁慈善良。有一天,他去市集买东西,见到有人在卖一只受了伤的鳖。看到那只鳖可怜的样子,想到它可能会被人买去杀掉吃了,心中实在不忍,他就走过去问:“你这只鳖,要卖多少钱?”卖主知道这个人有的是钱,

  • 万里寻夫报冤仇

    万里寻夫报冤仇柳丝与周生蒙父辈指腹为婚,周生父亲过世后,母亲方氏嫌贫爱富,加上大儿早逝,儿媳牛氏是县典吏独女,看中二弟周生,找婆婆做主,想让周生“叔接嫂、大家好”,方氏便想退掉柳家的穷亲。周生却说当日父辈指腹为婚,上告了祖宗神灵,若因家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