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蛇莫里

大蛇莫里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2:47  热度:10℃

阿木是大森林的看护人,常年住在山上,瘦瘦矮矮的个子,方方的下巴上长着白白的像刷子一样的短胡子。

他看护的大森林里,有一个大山洞,山洞里住着一条又大又长的蟒蛇,叫莫里。谁也没见过它有多长,冬天的时候,莫里和许多蛇一样冬眠。

它横躺在山洞口,像根老树干,身上的鳞片像是老树皮。阿木走过这里的时候,一屁股坐在老树干上。阿木每天都来坐一会儿,而蛇一直在冬眠。可是有一天,阿木坐在蛇身上的时候,放了一个臭臭的屁。

“这是谁?这样没有礼貌。”莫里醒了过来。

“啊,是一个人。太好了,就让他坐在我身上好了,我还没有人类的朋友呢。”莫里想。就这样,莫里觉得自己认识阿木了。

当阿木家的木头和柴火用完的时候,阿木想起山洞口的老树干了“这棵枯树,我把它劈开了带回家当柴火烧。”

“啊——”莫里紧张了起来。

可是,阿木的斧子劈不开这么粗的树,就决定回家拿锯子来锯。噢,倒霉的莫里会被锯成几段。

不过,所有的蛇都是不笨的。阿木回家拿锯子的时候,莫里可以逃走。

可是,莫里一直躺在路边。它想,等阿木来的时候,就对阿木说:“嗨,朋友,我会说话。我不是木头,是森林里的蛇,愿意做你的板凳,当然最好是做你的朋友。”

这真是一条傻蛇。莫里就坐在路边等呀等,一直等,等着阿木带锯子上山。可是,阿木一直没有再上山,因为夜里下了一场雪,上山的路已经被封住了。

莫里开始担心起阿木来,它决定下山去看看阿木。它来到阿木住的村子里,隔着窗户,莫里看见火炉上正煮着一锅汤,冒着热气。而莫里在外面已经像一根硬邦邦的柴火了,它已经被冻僵了。

屋子的门开了,阿木到屋子外面搬柴火,一眼就看见了莫里,把它抱进了屋子。

在阿木的屋子里,莫里感觉暖烘烘的。但是,它一直装作没有醒来,它怕吓坏了阿木。不过,莫里也有一些担心,它怕自己被阿木当成柴火丢进火炉。阿木一直到春天到来的时候,也没有动这根“木头”。

有一天,阿木回家的时候,看见屋子里“木头”已经没有了,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白白的蛇衣。这是莫里留给阿木的礼物。

阿木一直保存着蛇衣。因为阿木已经知道,那一年的冬天,是一条蛇让他当成板凳坐着休息。那条蛇还像朋友一样在他家住过,虽然他不知道这条蛇的名字,也没有和蛇说上一句话。

猜你喜欢

  • 挖井得人

    春秋时代的宋国,境内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庄稼,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姓王的农家,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灌溉庄稼要到很远的河边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

  • 杯弓蛇影

    古时候,有一个叫乐广的人,他很喜欢交朋友。一天,他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酒席间,两人谈古论今很高兴,可是突然那个朋友不喝了,起身告辞回家,乐广觉得很奇怪。过了几天他听说那位朋友自从酒席间突然回家就得了病,乐广心中十分不安就亲自登门看望,询问

  • 掩耳盗铃

    古时候,有一个“聪明人”,看到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漂亮的大铃铛,心里十分喜欢,就想把它据为己有。一天晚上,他借着皎洁的月光,蹑手蹑脚来到这家门前,伸手想去摘铃铛。可是他又一想:“我用手去碰铃铛,它就会‘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声音惊醒主人,我就

  • 失斧疑邻

    从前,山里住着两个樵夫,他们是相处很好的邻居。其中一个姓李,另一个姓王。李樵夫平时喜欢跟王家的孩子一起玩。一天,他进山去砍柴,在路上发现斧子忘记带了,于是返回家中。他四处寻找,屋里屋外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李樵夫想:是不是邻家的孩子把斧子偷去

  •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王,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还很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大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每天只知道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却不闻

  •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从事珠宝生意。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出售珠宝,为了使自己的珠宝畅销,卖上好的价钱,他特意请了技艺高超的木匠,用名贵的木料造了许多小盒子。他还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让盒子还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他把珠宝装在盒子里

  •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杀其它动物吃,因此小动物们都很怕它。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就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眼睛一转想到了一个花招。于是,狐狸一本正经地

  • 井底之蛙

    周末,春意盎然,风和日丽,青蛙一如往常地爬到井边享受那如痴如醉的日光浴。正巧,海鳖路经这里......见海鳖一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青蛙跳上前来,呱呱直叫:“鳖哥,你这是怎么了?”海鳖长叹一声:“蛙老弟,还是你好啊。”听罢,青蛙一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