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天堂也有玉米香

天堂也有玉米香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42  热度:10℃

听到村里的同学告诉她的关于母亲的事,王悦坐不住了。王悦家住在离学校150多里地的山里,她决定回家一趟。

王悦回到家时,天已黑了。母亲见到王悦很惊喜,赶紧张罗着做荷包蛋。看着忙碌的母亲,王悦想问母亲一些话,终究没开口。

半夜左右,王悦被一阵敲打窗子的声音惊醒了。母亲爬起来,轻轻说一声:“来了。”便悄悄走出房门,锁上锁。接着,是两个人远去的脚步声。看来,同学们的议论是真的。王悦扑在床上,泪水流了出来。

母亲回来时,已是鸡叫三遍了。她悄悄上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王悦流着泪爬起来,拿出一张写好的纸条:妈,请你顾及爹的面子,也顾及我的面子。她咬咬牙,把纸条压在桌子上,然后走出家门。

到了学校,母亲的电话就追了过来,“你去了哪儿?打电话也没信号。”“我回学校了。王悦冷冷地说,“我要上课了,就这样吧。”说完,挂了手机。一整天,她都没心情上课。半夜,王悦被巨大的雷声和雨声惊醒了。她的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是母亲的,可是响了一下就挂了。她打过去,是一片忙音。

天亮后,各处消息传来,昨晚是本市百年难遇的大雨,洪灾十分严重。陆续有家长来学校看望孩子,或者打来电话询问。然而一连三天,王悦的母亲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她打电话,也没有人接。

根子婶来到学校,告诉她家屋后发生了泥石流,她母亲不见了人影。王悦跌跌撞撞向家里的方向赶去,泥石流已经把她家的整个房子都掩埋了。她大叫一声:“妈——”拼命地用手扒起泥堆,手指都流血了,也不管不顾。

母亲被从泥石流中挖了出来。她卧在电话机旁的桌子下,手上紧紧地攥着话筒,脸上还带着微笑。王悦哭晕了过去。母亲下葬时,那个电话仍被牢牢地攥在手里。王悦又一次哭了,告诉大家,让母亲带着电话下葬吧。

根子婶流着泪告诉了她很多事情。原来父亲在外面挖煤发了财,早已抛弃了她们母女俩。 母亲怕影响王悦学习,哀求大家别告诉王悦。

根子婶装了满满一蛇皮袋嫩玉米棒子。“你妈知道你爱吃,这是她特意为你种的。深山里野猪很多,每到半夜,你妈就约上我一块儿出去看玉米,赶野猪,一看就是个通宵。有时,我累得实在怕动了,她就一个人上山。一村的玉米地,被野猪糟害的不少,只有你家的一棵也没损失。”王悦泪流满面,那晚敲窗子的人原来是根子婶。由于母亲经常晚出早归,所以村里就有了一些风言风语。

回到学校,王悦悄悄拿出手机,拨通了那组熟悉的号码,“妈,你种的玉米棒子我吃了,真甜!”那一刻,她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

猜你喜欢

  • 北京行之初到北京

    为了创作一部关于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应刘春彦导演的邀请,于中秋节那天,要到北京去研讨。我从没有到过北京,接到导演的电话,我和家人商议,全家人都同意我去。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家人就开始为我做准备,老伴儿把所要捎带的衣服,又清洗了一遍,儿媳到市场

  • 给同学做苦力

    沱湾别墅。铁栅栏内,一幢三层,毎层200多㎝;左边矮平房是停车库。栅栏外桂圆、荔枝果压枝头;栅栏内修剪整洁的草坪犹如绿绒绒的毛毯。主人是新任镇长唐有德。这天,唐有德的老表倪老幺将一位看似50多岁的大妈带进别墅。“汪汪!”一条牛高马大的凶恶藏

  • 改选家长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确实不假。我担任家长二十余年,由于办事鲁莽,给家里捅了不少漏子。曾几回,妻子埋怨我,说我是独裁者,做事独断专行。事实如此,我又有何话可说呢?为了建设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不得不权力下放,封妻子为‘内阁大臣’,总理家政

  • 可惜不是你

    一曲“可惜不是你”的手机铃声把钱进茂从睡梦中吵醒。他顺着手机铃声方向找到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是局办小马打来的,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马屁精”,星期天这么早打电话又有什么好事。小马赶紧解释说,因为昨天你没有参加周末劳动而且手机又关机,所以这么早

  • 古董买卖

    收古董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眼力,同时也要靠运气。当然了,好的眼力是从失败中提取地。收古董能一夜暴富,所以热衷于此行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是古董贩子,只是对古董有一种特殊情怀。工作之余,逛一下古玩市场地摊,是一种乐趣。有时碰上心上的物件,价钱不超百元

  • 应聘

    在家待岗数月的贾高兴,整天抑郁寡欢,真是应验了那句“毕业即失业”的五字真言。现如今,找工作难,找一份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这让贾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听说县城管局要招人,在贾母的再三劝说下,贾高兴放下身段,报了名。资格审查,笔试排名等一

  • 陷阱

    张二娃的母亲突然生病了。当他将母亲送到医院后,经过医生检查才发现母亲是因为营养不良而生病的。他望着病床上的母亲,心里真是有些难受起来。这次母亲进医院一下子就花去了自己仅仅存下来的六百元钱。他的爸爸由于在去年去世了。自己目前仅仅靠在外打点临时

  • 邻里之张叔

    大约五十二年前,也就是我八岁的那年,我们家搬到了位于农校校部东临的教工宿舍,与张叔一家成为紧邻。张叔成为我偶像的时间还要往前推移两年,那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家还住在农校二部——学生宿舍区。虽说叫学生宿舍区,但其间也住着一些教职员工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