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鸿雁可追

鸿雁可追

收录日期:2025-08-08 05:17:32  热度:9℃

据传孔子知悉老子为一大智人,便到其居所与其谈起周礼分封之意。

孔子问:“不知以阁下之见解,认为周朝圣贤之礼与分封之治,可否重新为治国之道?”

老子看着天上鸿雁飞去道:“此之不可为。”

孔子问道:“阁下为何如此说?”

“文王于渭水旁请来了姜子牙,当日文王曾以周礼大道,拉姜子牙车骑八百步,从而铸就了八百年周之天下,当时正有一鸿雁立于树前证明周礼当道,而如今鸿雁正从天上掠去,这说明周之礼已不可为。”

孔子看了看天,道:“我还能看见它的影子,现在追去不晚。”

老子指了指天道:“他在天上,如何追?”

孔子道:“总回落的,凡觅食,凡歇息,总有落地之时。”

老子摇头道:“落地时它早不知离你几万米,即使快马加鞭,追上时它早已飞起。”

孔子道:“我定会追上它!”

老子道:“它不喜你,百里之外闻你名便会远遁。”

孔子道:“至少有目标,至少知道我要追它,算不白活了。”

老子看了看天道:“它不回来,是因为它不了解你,不喜欢你,若让它了解你喜欢你,它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孔子道:“其远遁,不可追上,如何让他了解我?”

老子道:“他虽然里你百里远,但却耳灵目聪,可观百里,闻百声,你百里之外可与周围万民讲周礼分封之道,万民若接受,它自会知晓,会寻你。”

孔子思索了片刻道:“原来我找寻的如此简单,先生多谢了。”

老子道:“善!天之鸿雁亦可追!”

这个故事虽然讲的云山雾绕的,但却包括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爱情、事业、理想都可以被追寻,虽然孔子最后,并没有推广开来他的周礼分封,但至少他并没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终生都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最后做到了留名千古。

记住天之鸿雁亦可追!

猜你喜欢

  • 配角同样耀眼

    班里的小梁是一个篮球迷。他成绩不咋样,但十分热爱班级,只要关系到班集体荣誉的事儿,一点儿也不含糊。当得知要开展篮球友谊赛的消息时,小梁甭提多高兴了。赛前的日子,他努力练球,球技越来越棒。        比赛的日子到了,但在赛场上,小梁的手感

  • 让弱点闪光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麟派艺术的创始人周信芳,其唱功苍劲挺拔,浑厚有力,豪迈谐趣,深受观众喜爱。然而,在其表演艺术渐趋成熟、日臻完美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嗓子哑了。        对一个以唱为主的须生演员来说,倒仓是一

  • 今生遇到了,我们就注定是亲人

    一母亲因病去世的那年秋天阴雨连绵,少年丧母的痛楚尚在心头,而父亲却又突然离家出走,临走时只留下一封信,他在信里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我不是他亲生的,而是母亲和别人所生。他说,这个家有母亲在,他竭力维持着一个男人的尊严,可是现在母亲没了,他也没有

  • 请让我像亲人一样爱你

    我记得清清楚楚,8月9日那天傍晚下班时,暴雨如注,路上的积水没过膝盖。我站在单位门口,焦急万分。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快一个小时了,雨却丝毫没有小下来的意思。我不能再等下去了,给家里打了几次电话都没人接,我怕田田出事,一咬牙,把外衣蒙在头上,冲进

  • 清明时节筑高坟

    白头山腹地有个地区叫赫尔里,那里的人去世以后都不起坟,棺木掩埋后踏平了事,同时在棺木周围栽种一圈人参。等到三年后的清明节这天,后人才在坟地处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墓,并举办隆重的发丧仪式,而那些人参已经长大了。说起这个风俗的由来,里面可有着一个奇

  • 清明要吃笋菜汤

    从前,有个叫王二毛的农夫,他勤劳善良,热心助人,是个难得的好心人。清明节那天,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上山扫墓。这时他看到一个陌生的白发老妪正坐在山脚下长吁短叹,希望上山扫墓的村民能背她上山。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山上的路并不好走,到处是泥泞,山又

  • 清明戴

    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二十八根红丝线,嫩绿的柳叶衬着红红的丝线,煞是好看,据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姓柳的贤惠女子。        密州城东有条墨河,河两岸柳树成荫。河岸边的柳家庄有

  • 18岁,送你一段18天的骑行

    一段骑行,拍下一个能够表现两代中国人的故事讲起故事的缘由,父亲孙立军这样开篇:我50,女儿18,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原来这个可逗可玩可骂的姑娘很快会变成别人的女人,我应该送点什么给她,所以有了《18岁18天》,从北京和女儿骑行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