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两种家教,两样人生

两种家教,两样人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8:03  热度:10℃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孩子是班级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

“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让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

“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优秀。”孩子恍然大悟。

第二个孩子是班级里的小队长,他总想着怎样尽快熬到中队长的位子,却每每事与愿违,他很忧郁。

“爸爸,我真的很想快些进步,我真的想当中队长。可我做的却总比现任中队长差一些,您说我怎样做才能超过他呢?”孩子忧心忡忡地向父亲请教。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其实,孩子的跳棋下得绝不比父亲差,可到最后还是在父亲面前败下阵来。父亲望着孩子大惑不解的样子解释说:“这里有个诀窍,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在自己的前行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善于在关键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艰……”

“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尽快地前行,最根本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己。”孩子茅塞顿开。

多年后,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之果。

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以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迈好前行每一步。

第二个孩子则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标,不思进取,不求作为,而是埋卡设绊算计别人,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而且根本就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纳这种人。

两种家教,换来的是两样人生。

猜你喜欢

  • 女儿,听爸爸对你说

    女儿,听爸爸对你说亲爱的女儿,我想借这封信的机会,向你表达一下我对你的爱和关心。你是我的骄傲,我的希望,我的全部。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永远是我的心头爱,我的宝贝女儿。我还记得你刚出生的那一天,你带给我无尽的喜悦和感激。当我第一次抱着你的时候,

  • 如果有一天,那两个人走了

    如果有一天,那两个人走了曾经有两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一份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走过了许多风雨,经历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就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有一天,这两个人突然消失了,离开了彼此的生命。

  • 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修行的和尚。他身着朴素的僧袍,头戴方巾,脸上总是带着安详的微笑。据说他修行的功力已经达到了化境的境界,能够让周围的一切水源变得清澈如镜。每天,滴水和尚都会来到一个小小的池塘旁,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深深地闭上眼睛。随

  • 用尊重换回尊重

    在当今社会,尊重是相互间交往的基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然而,有时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可能会遇到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情况让人感到不愉快,甚至伤害到了我们自己的尊严。但是,我们不必因此而陷入消极的循环,反而应该用尊重换回尊重。首先,

  • 幸福不穿衣

    幸福不穿衣幸福,是一种内在的状态,它不需要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没有什么比裸体更能体现人的本真和质朴了。于是,请允许我讲述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从一个小村庄开始。那是一个偏远而宁静的地方,村民们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追

  • 楚人学齐语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一带。而齐国是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强国,位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一带。这两个国家虽然相隔甚远,但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楚国的一位年轻人名叫张浩,渴望学习齐国的语言和风俗。他认为通

  • 爱,这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力量的词汇。它是人类的情感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爱可以在不同形式中呈现,从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到爱人间的浪漫情感,一直延伸到对周围世界的关怀和善意。人们常说,爱是无私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之一。无论

  • 她好吗

    她好吗她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微风轻拂着她的长发。她的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忧伤,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她好吗?这是一个让人不禁想要了解的问题。或许,外表看起来安稳的她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许多痛苦和困惑。有时候,我们总是将他人的生活想象得太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