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武松打狼

武松打狼

收录日期:2025-08-07 16:36:20  热度:11℃

武松少年时即不同于寻常儿童,生得骨骼奇特,臂力过人。六七岁时,与邻里街坊年岁较大的孩子们动手,常常是得胜而归。在武松九岁那年,清河县有一位著名的武师因闻其名,便收他入自己门下学艺。在十八般武艺当中,武松样样喜爱,样样练得都有板有眼,尤其是轻功,更练得一绝。那位武师家紧靠一座山,山背面有一眼清泉。自打武松投师以后,老师傅便让武松早晚担着水担子,翻山挑水,如此早晚各三趟。起先,武松干这活儿挺吃力的,一年下来,早晚三趟水很轻松地便完成了,担着小担子爬山登梯,轻松自如,丝毫不觉疲累。一年,老师傅又给他换了付大挑子,每天早晚各五趟,如此又挑了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武艺不断地进步,体力也不断地增强,轻功也日益增进。后来,老师又叫他放下担子,用双手提桶,如此每日二十个来回,到了十三岁那年,武松不仅练就了一身轻功,也练就了一身神力。

一日傍晚,正当武松提着小桶去后山提水,已是日落黄昏,天色渐暗,猛然间从路旁树林中窜出一兽,武松定晴一看,是一只灰狼。那狼立在地上,只比武松低了一头,又高又大,样子十分凶恶。武松一看见,心里也着实吓了一跳。但他天生胆量过人,事情既到了这步田地,心想反正是怕也无用,索性斗这畜牲一斗,凭自己一身武艺,也不见得就打不死它。于是小武松放下水桶,顺手折下一根树枝,与狼对面而立,镇定自若地望着它。那狼见武松不但没逃,反而要与自己争斗,也是无名火起,张牙舞爪扑向武松。武松机灵地侧身闪过,举起手中树枝向狼腰打去,一棒打个正着。那狼长得倒也结实,如此一击却没能奈何了它,反而更凶猛地扑向武松,武松凭自己的轻身功夫,左躲右闪,与之周旋。猛然间,武松瞅准机会,待狼从自己身边扑空而过时,扔掉手中树枝,挥双手迅速抓住狼的两只后脚,用神力将狼舞动起来,迎着一株大树摔将过去,立时将狼摔得头破血流而亡。然后,武松又补了几脚几拳,待确信它死了之后,背起来,提着两桶水回了家里。

老师傅看武松十二三岁的孩子,居然能打死这么一只大灰狼,着实吃惊不小。又见武松这三四年在自己这里已将自己平生本领学习殆尽,深叹武松奇才,怕耽误他前途,便托武林道上的朋友,把武松送往嵩山少林寺去,在那里继续学习。武松后来在少林寺学得了一身本领,尤其是一套醉八仙拳,堪称当世一绝。

猜你喜欢

  • 牛奶糖也能穿透椰子壳

    牛奶糖也能穿透椰子壳在一个热带岛屿上,有一个个性鲜明的小镇,名叫椰蓉镇。这个小镇以椰子为主要特产,居民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椰子制作各种食品和工艺品。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整个小镇沸腾了。一天,小镇里突然传来了一则神奇的消息——

  • 慷慨的回报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富有的商人,名叫李明。这个村庄非常贫困,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每个人都靠着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有一天,李明决定回报村庄,他想要带给村民们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召集了村里的所有人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亲爱的村民们,我决定慷慨地回

  • 猴子饮水

    猴子饮水猴子是森林里活泼可爱的动物,它们生活在茂密的树林中,以各种水果和树叶为食。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将讲述一只聪明的猴子是如何解决它的饮水问题的。在森林深处,有一座高山,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这条小溪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是森林中动物们

  • 要学会的另一课

    要学会的另一课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有些问题看起来似乎无法解决,令人沮丧和心烦意乱。但是,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会的另一课: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并从中获得力量和智慧。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可避免。无论是个人问题还是全球性的

  • 别浪费失败

    别浪费失败成功和失败是生活中常见的两面。当我们追逐成功的时候,我们总是期望一帆风顺、无往不利。然而,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尽管我们常常将失败视为负面的经历,但失败实际上是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一个重新评估、调整和迈向成功的跳板。失败有时

  • 战胜眼前欲望

    战胜眼前欲望人生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欲望。这些欲望或许来自我们的内心渴望,或许来自周围的压力和诱惑。它们像是一面面诱人的镜子,反射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催促着我们去追逐。然而,欲望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励我们前行,也能让我们不知不觉

  • 树木的生存智慧

    树木的生存智慧每当我们走进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经久不衰的树木们总能给人一种生命力的感受。树木作为自然界的长者,他们在漫长的生长岁月中积累了丰富的生存智慧,为我们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首先,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展现了与环

  • 让大脑绕个弯儿

    让大脑绕个弯儿大脑是人类思考的指挥中心,它像一台复杂的机器,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加工信息。然而,有时候我们的大脑也需要一些刺激,让它绕个弯儿,挑战它的极限,锻炼它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惯性思维,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