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现实的母爱

现实的母爱

收录日期:2025-08-08 13:55:17  热度:10℃

独自一人在省城,大学念到一半,我便出来自谋生路了。因为实在是不忍心母亲起早贪黑地卖菜为生供我上学。

她也不加阻拦,印象里,她似乎从未以一种母亲的姿态阻止我做过任何事情。从有记忆开始,她总是说,你要自己去选择,我们帮你选错了,将来你会怨我们的。于是在很多人生大大小小的岔路口。我经常会出错。我常常想,如果那个时候,她能给我一点点意见,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比如,高中的时候,文理科重新分班,我因为理科学习环境好而从文科班转了过去,却因缺少天分和基础薄弱,直接导致高考失败,而那时我的文科成绩却是班里的佼佼者。只是当时自己认识不清,觉得加倍努力便没有问题。

高考失败的那个暑假,她什么也没有说,依然起早贪黑地进菜卖菜,跟熟悉的客人插科打诨,笑起来甚至带着些谄媚。我知道她也不过是想多拉些回头客。只是看着她的卑微,我心里只有更加内疚与心酸。而对于自己的人生,更是一片茫然。

她与舅舅家走得最近,这种时刻,我连选择都没有了,她便去询问舅舅意见。他们郑重其事商讨的结果是——书就不要再读了,就在这个小城找份工作。聊以生存,也给家里减轻些负担。

我自然是心有不甘。听另外落榜的同学说,沈阳的民办院校挺多,正好当时也有来我们城市招生的,我和同学咨询了几所学校后,锁定了一所综合素质较好的,便报了名索要了通知单。回到家我琢磨着怎样跟她做思想工作,谁知她仍然没有阻止我,只是问我需要多少学费。在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她把5000块钱放到我手上,叫我过去以后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从此,我们本来就极少交流的关系,在形式上变得更为疏离。在大学里,直到一个学期结束她也不会主动给我打一次电话。有时候被同寝室的同学问起,我只是笑笑不作答。我知道我上学的学费都是她四处卑躬屈膝地借的,我也知道她不给我打电话是心疼那6毛钱一分钟的长途电话费。在我心里,她不是足够强大的有能力给我提供一切的母亲,但我一直觉得,她比别的母亲要付出得更多。

可是渐渐地。书读得多了,我开始有更为深沉和理智的思考,我对她那些有关选择的论调开始有些耿耿于怀,觉得太不负责任。我想,在我还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来做选择的时候,作为父母总是有必要做出正确的引导的。她没有能力为我做出选择,所以便逃避责任。只是这些我自以为是的理智想法,我都尽量地藏在心里最阴暗的角落,不让它们见到阳光,不让它们壮大。我害怕它们变成黑色的蚂蚁。偷偷地搬走我心里最重要的东西。

大二的时候,我谋到一份媒体的工作,学业渐渐就搁浅了。当时家里住的临时住房要拆除,父亲所在的建筑单位名存实亡无法安排房子,她不得不四处筹钱,买下了一处五十平方米一室一厅的住所。她把负债的数目及款项一一给我罗列出来,东家几千,西家几百的,想来是她觉得我已经到了该承担的年龄。

在我十九岁那年,我依然住在学校宿舍,却过着上班族的生活,虽然每天上班都要花掉三个小时在路上,但至少可以把消费控制在学生的水平。当时我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尽快还清所有的借贷。我想等我还完所有的钱,我和她就都自由了,我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她也不用那么辛苦地卖菜。她可以像其他的中老年妇女一样,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挎着篮子去买菜,没事就和邻居们拉拉家常,打打麻将。

我对一切仍然抱着美好憧憬,我每天都掰着指头算,还差多少钱就还清了,我们就要自由了。可是,她却病了。

不是很严重的病,却把她折腾得丢了半条命。检查出的是子宫肌瘤和肺积水,前者要动个小手术。她贪图廉价手术费,去了一家非正规小医院,结果术后出了半个月的血,她才又到正规医院去检查治疗。那是她第一次主动开口向我要钱。她在电话里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在电话这头生气掉眼泪。怎么可以拿自己的身体去贪便宜呢?省下那几百块就那么重要吗?我每个月除了生活费剩下的钱都寄给了你,就不能稍微留一些来善待自己吗?她在电话的那头像个犯错的小孩一样呵呵笑着。叫我不用担心,我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遍遍地责备着她。她说下次不会了,下次一定去正规医院。我说,赶快“呸呸”,你还想有下次?

也许是父亲的年龄比她大太多,而我又是女儿家,这一病,她身体大不如以前,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在借贷刚差不多还清,我正想大舒口气,买些喜欢的东西犒劳一下自己的时候,她打来电话说想要买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她说你看你父亲已经六十多了,我又没有工作没有退休费,他走了你要我怎么办?现在只是要一次性补清十五年的保险额,五十五岁便可每月领取退休金,十年交的钱就回来了,多划算啊!她跟我讲着保险的好处,获取的利润,而我过怕了负债的日子,我说你有我,我会养你啊,但她仍然固执地去向朋友借钱,她说是找熟人办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我想她是知道我一定会承担起偿还的责任。

过年回家,她与我讲话的语气变得极其卑微,像是对待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她给我拿水果和糖,问我喝茶还是可乐,把电视遥控器从父亲手里抢过来递到我手上,说你祧你喜欢的台看。我心里隐隐有不自在,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我们就这样在时间里坐着,好像在期待什么开始,又像在等待某种结束。

本来我是想再与她商量一下保险的事情,可是在这种微妙的气氛里,我明显感到她流露出的让我感到心疼的讨好。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她向我要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样的报答,本是无可厚非。只是都说母爱是无私的,而她的现实却那么昭然若揭,似乎时刻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晚景凄凉。

后来我交男朋友,总是把孝顺父母放在衡量条件的第一位。我害怕真的如她所想,当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活,便会疏忽她。

然而后来才知道,无论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左右不了生活的本质。有些事情总是等到经历了才能明白。当我有了自己的生活,我的精力与经济方案都是围绕着这个崭新的家,每每想好这个月要给她寄些钱,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用途而滞后,她也不曾提过,想来是她早就预料到了。

记得张爱玲在《造人》里写过,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为人。以前我总是以为我看穿了她的一切。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她坚韧、隐忍、现实,同时也自卑、怯懦,她活了大半生,无所依赖,自强自足,所以即便对我,她也保留着一份“养儿未必防老”的心态。但作为母亲,她又希望我独立有主见,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于是从小把我置于人生的种种选择之中,让我自己去绝处逢生。她未必能给我世界上最好的,但她却把行使人生的自由都给了我,然后用尽她所有的力气来配合。她在我成家之前索要回报,也只是为了在我成家之后不影响到我的生活。她只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退到了我生活的背后。

这就是关于一个母亲的现实的爱,我为我读了太多的书,却用来质疑母爱的深度而感到羞愧。

猜你喜欢

  • 最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的部分故事中有很多重要的部分,有些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情节,有些则是引人深思的瞬间。然而,在所有的元素中,有一个被视为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主人公的成长。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这个角色通常是故事的核心,也是读者最关心的人物。主人公的成长过

  • 苹果树下的等待

    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小镇上,有一棵古老的苹果树。它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似乎永远都充满了生机。每逢春天,树上就会开满鲜艳欲滴的苹果花,迎接着温暖的阳光和微风的拂动。这棵苹果树下面有一个老人,他年迈而慈祥。他时常坐在那里,望着苹果树,仿佛期待

  • 爱情拐了一个弯

    我曾听说过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个爱情拐了一个弯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一个普通的清晨。那一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温暖的光芒唤醒了一个名叫理奈的女孩。理奈是一个平凡而又活泼的女孩,她总是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爱情怀着美

  • 胖天使也很美丽

    在这个以修长和纤细为标准的时代,人们对美的定义似乎越来越狭窄,对于曾经瘦弱的人群来说,他们往往被世俗的评判所束缚,无法掩饰自卑的情感。然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呢?是否有一种美是无关体型,只关乎内在的呢?故事要从一个胖胖的天使开

  • 爱的习惯

    爱的习惯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经历和分享爱。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在我们内心中萌芽成长、开花结果的力量。然而,爱并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是一种习惯,是通过行动和坚持来表达和传递的。爱的习惯从小事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当我们在家

  • 牵手走过,便是爱情

    牵手走过,便是爱情爱情,是一种让人心动的情感,它如同一股温暖的暖流,悄悄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两颗心紧紧相拥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彼此,只有爱情。而这种爱情的开始往往是源于牵手。牵手,如同一幅画卷的开启,让两个陌生人的世界交

  • 三分钟时光老去

    在这个喧嚣而忙碌的世界中,我们似乎总是被时间所紧迫。每一刻,每一秒都在倒计时,我们不禁思考,时光是否能抓住,是否能让它在我们手中停留?或许,这只是一种幻想,人类对于时间的无力控制只能被岁月无情的老化所证明。曾经,有一位老人告诉我,时间流逝的

  • 包子铺之恋

    包子铺之恋在一个繁华的都市中,有一家小小的包子铺。这家包子铺虽然不起眼,但却因其口味独特而吸引了许多食客。包子铺的老板张大厨是个极其认真专注的人,他对包子的制作精益求精,每天早早就开始准备食材,亲手揉面、擀皮、包馅,以确保每一个包子都能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