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些消失在黑暗中的亲人

那些消失在黑暗中的亲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0:16:00  热度:10℃

1

清晨,他起来,舀了一瓢冷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然后,拿了两个窝窝头,就着一盘冷酸菜吃了起来。

妻子正在床上睡着,儿子也在发出细细的鼾声,一切都很安静。儿子出生才几个月,爱吵夜,一到晚上就哭,哭得他和妻子无法入睡。妻子心疼他,怕他白天下矿井,晚上再睡不足,就一个人抱着孩子,到一层帘子隔成的外屋去。直到儿子不吵了,妻子才悄悄上床,此时已是鸡叫一遍了。

带着愧疚,每天早起,他都会轻手轻脚,尽量不吵到妻子——他没有别的可给妻子的,唯一能给的只有一颗心。吃完早饭,他轻手轻脚掀起帘子,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呼吸声细细传来,一种幸福感瞬间传遍他的全身。他悄悄掀开被头,在儿子花瓣一样的唇上亲了一下。妻子睁开眼,朦朦胧胧地望着他说:“去买一碗豆浆喝,不要省钱。”他点点头。妻子跟他来到矿上后,一次,他买了几根油条和一袋豆浆,拿回来让妻子尝,从此妻子便记住豆浆是最好喝的。每次,他上班时,她总会这样叮嘱一句。不过,他从来舍不得买一碗豆浆,5角钱一碗的豆浆,还不如几口白开水来得解渴。

2

他叫李根,是一个矿工,已经有5年工龄了。隔邻而住的,是王山。他们老家在秦岭深处的大山里,那儿不出产别的,只出产贫穷和落后。

煤矿苦,煤矿危险,可煤矿来钱,一天就是一百来块。这一个个山里人,一个月下来,能净挣两千多元,比在农村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王山是和他一块儿来的,比他的情况更苦,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娘,一个得了风湿的妻子和3个孩子。为了省钱,一般情况下,王山是不吃早饭的,能省一顿就省一顿。

李根拉上门走过去,喊王山。王山出来了,手里提着不知从哪儿拾来的一个饮料瓶子,里面装着一瓶水。饿了,就喝两口,垫一下。

在两个人的脚步声中,天慢慢亮了起来。

3

离下井还有一会儿工夫,大家都蹲在井上。李根随手抽出一根烟,吸了两口。同时扔给王山一根,旁边的刘良不抽,所以就没给他。

刘良今年才18岁,到矿上已经两年了,是李根带来的。李根、刘良和王山是一个村的。刘良家里只有个老母亲,这孩子命苦,14岁时爹就在煤矿上出了事,一个骨灰盒抱回了家。尽管他每次都考第一名,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了,无法支撑下去,他就自己退了学。当时,李根正好从矿上回到山里的家,刘良就找上门来,请求李根带上自己一块儿下井。李根摇摇头,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觉得他太年轻,而煤矿太危险。刘良急了:“求你了,叔,我不会拖累你的,你放心。我挣了钱,回来再读书。”

“唉……”李根长叹一声。

几天后,刘良就背着一个包,随李根走了。

刘良这小子,开始下矿井时,手磨满了泡,肩膀也肿了,经常哭鼻子。每到这时,李根和王山都会来帮一把。远亲不如近邻,孩子跟着自己为的啥?不就是为了有个照应吗?

不过,现在好了,刘良适应了,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矿工。

“给你妈汇钱了吗?”李根吐一口烟问。

“汇了。”刘良知道是问自己,忙答应着。

李根点点头,扔了烟蒂,拿起家什,向矿井走去。王山、刘良跟在后面,他们是一个班的。

4

黑黑的隧道、昏暗的灯光,还有人们的咳嗽声和吃力挖煤铲煤的声音。他们每天必须在矿井里待10个小时,然后才能出去。

地突然动了一下,李根、王山都明显感觉到了。洞内霎时间一片漆黑,刘良颤抖着声音问:“叔,怎么了?”

煤矿塌方了!

弄清状况后,刘良呜咽起来,毕竟他才18岁。

王山长叹一声:“别哭了,唉……”他是个木讷的人,不知道说什么好,更何况这会儿连他自己都想哭——要是自己真这样走了,一家大小可怎么活啊。

李根闷声闷气地说:“让他哭吧。唉,不该让他来,后悔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根爬起来,搬起煤块,一块一块向后移。王山问:“你那是干啥?”李根没有停手,一边使劲儿搬着煤块,一边说:“总不能就这样坐等啊。”

一句话,给另外两个人带来了力量。哭泣声没有了,王山和刘良也加入进来。3个人都不说话,只是使劲向前搬,向前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感到强烈的饥饿和口渴,浑身开始冒汗,眼放金星,后来,连肠子也拧成股儿地疼,胃仿佛也贴在了一块儿。没什么下嘴的,李根说: “吃煤渣吧,填饱肚子再说。”说完,他捏起一撮煤放进嘴里,艰难地咽下。王山和刘良见了,也学着他的样子,咽起了煤渣。

煤渣能勉强塞住胃,可口渴比饥饿更难耐。王山那个饮料瓶中的水只有一半了,3个人都舍不得喝,渴得实在受不了时,才把嘴凑到瓶口舔一下。可是,水在慢慢变少,小半瓶、没过瓶底……终于没有了。

王山长叹一声,准备扔掉瓶子,被李根拦住。李根把水瓶拿过来,解开裤带,把小便撒在瓶中。之后,另外两个人有了尿水,也都积存在瓶中。渐渐地,尿水也稀少了,3个人都躺在地上,已经不能动弹,一个个大口地喘着气,如同被扔在岸上的鱼。

首先倒下去的是王山,他本来身体就弱,加上一直缺乏营养,终于一头栽倒在地上。李根急忙抱住他,把煤渣往他嘴里塞,他艰难地嚼着,可就是咽不下去,李根忙把瓶中的小便给他往嘴里灌。他摇着手,阻拦着,就那么伸着手,再也没有放下。李根忙打开矿灯,看到微弱的灯光下,他已经闭上眼,没有了呼吸,可眼角却流出两滴泪水。李根轻轻关了灯时,黑暗中响起刘良的抽咽声。

李根没说话,拿起铁锨,使劲挖起来,好像突然有了无穷的力量。刘良也默默地跟着忙起来。洞口又在延伸,而且比过去快多了,就在刘良心里生出一丝希望时,突然,李根踉跄了一下,撑着铁锨,缓缓坐下去。

他把刘良叫到跟前,把水瓶指给他,叮嘱:“不要干了,就躺在这儿,等——”

“等什么啊,叔?”刘良问。

“外面人——来救,受不了,就——喝一口。”李根嘱咐。

“你也喝一口吧,叔。”刘良递过水瓶,李根挡住了,吩咐道:“看样子,想俩人都出去难了。你喝——好积攒力气。叔说过,要让你好好地回去。”

黑暗里,那话慢慢减弱,然后没有了,只剩下刘良一人在感知着这个世界。他想哭,想喊,却没有一丝力气。

刘良被救出,已是7天后,一同被抬出来的还有两具遗体,一个是王山的,一个是李根的。

两家的赔偿款很快发下来了。李根的媳妇接到赔偿款,一头倒在地上,哭喊着:“我不要钱,我要我的男人……”床头,是刚满百日的孩子。王山家里,两个大一点儿的孩子围着一个骨灰盒,和王山的女人哭得一塌糊涂,小的缩在母亲怀里,拱着头,像小羊羔一般。

半个月后,刘良出院了,带着李根和王山的家人离开了这个地方。这儿是他又爱又恨的地方,他知道,这一生,他都走不出这个地方。

猜你喜欢

  • 兄弟与弟兄的另一种诠释

    1弟弟慢慢长大,已经牙牙学语,有几次,弟弟伸着胳膊,蹒跚着向他走过来,他兴奋得手舞足蹈,只是母亲总会慌忙跑过来,把弟弟抱开。看着别的孩子手里拿着冰棒,他抿舔着唇,感到炎热而口渴。那些孩子说,你学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给你。他学了,可他们并没有

  • 品味人生三味:甜、苦、淡

    人生的滋味有无数种,但主要的有三种:甜、苦、淡。 先说甜吧。甜,人生的甜与生活的甜密不可分,生活中不仅仅有甜酒、甜茶、甜食,还有甜蜜的事业,甜蜜的爱情,甜蜜的歌,多数人就在甜水中泡大。行有车,食有鱼,住有高楼大厦,无限风光

  • 抓住偶然,抓住机遇

    人生是有许多偶然的,所以,也就多了很多的机会。16岁的时候,她只是个很平常的女生,学习下等,和一些已经在社会上打工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那时她上初二,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一次期中考试前,她的好友悄悄把她拉过来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有了这次

  • 心灯不灭

    有一个孩子,13岁时到一个贵夫人家里做小杂工。一天深夜,他在为贵夫人熨一件高贵的礼服,由于实在太困,不小心将油灯打翻,灯里的煤油洒到礼服上。贵夫人硬要孩子赔偿,孩子哪有那么多的钱?只好答应帮贵夫人白打一年工。为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孩子把那件

  • 励志与怡情

    机遇像个小偷,来时无声无息,走时你却损失惨重。只有抓住机遇的人,才可能留住人生财富。人的一生可以无权、无钱,但不能没有良心;人的一生可以不得志、不得势,但不能没有人缘。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老,凡事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别人的长

  • 让青春飞扬

    时常听别人哼唱,自己也时常哼唱着姜育恒的那首《再回首》,惟独对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寻,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这一句不愿认同。孤独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复追寻,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结论。

  • 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能行

    朋友们:我应该算是那种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能行”的那种倔犟自尊的人。出身农门却不甘庸常,身材矮小却心比天高,这些念头就像暗礁,很早就潜伏在我思维的海岸。每每偶露峥嵘,偏见便如飓风狂涛般向我齐袭。所幸的是,面对各种非议与短视,

  • 马云给雅虎员工作的精彩演讲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雅虎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的去判断我讲的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话题吧! 世界上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