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人生仿佛小鱼刺

人生仿佛小鱼刺

收录日期:2025-08-08 18:49:05  热度:9℃

人生,就像吃小鱼刺。

父亲是捕鱼的好手,所以我是吃小鱼长大的。小鱼有两种,“死黄皮”和“餐挑子”。“死黄皮”是一种宽而扁的鱼,它的大小大概只有三岁小孩手心模样。“餐挑子”则与前者不同,它苗条、细长,颇似长江刀鱼的样子。它们的学名,我无从知晓,但是,它们的美味,我却不会忘记。老家有句口头禅:“小鱼就咸菜,撑死老奶奶。”说的就是小鱼味道的鲜美。一个胃口不好的人,如果吃了我们那里的小鱼咸菜,多下一两碗粥是不会有问题的。我家小时候请人收割脱粒,最上乘的招待用菜就是小鱼咸菜。

物有双面。小鱼的味道虽然好,它的刺却是太碎太细太零了。所以,吃小鱼被鱼刺卡住的现象屡见不鲜。家中几乎每个人都吃过鱼刺的亏,但是,我的父亲却从来没有卡着。

问父亲,父亲说,小鱼刺的吃法,他归纳起来,应该有两种,一是以细治细,即无论怎么细碎,一根也不放过,保证根根剔除,这种情况适用于小鱼中稍微大的一类;还有一种是以粗治细,就是把一根一根细细的小鱼刺当成肉咀嚼,嚼透以后,当肉下咽,这种情况适用于小鱼中的小鱼。

后来,用父亲教育的办法吃小鱼,果然再也没有卡过。

为小鱼分类,是保证小鱼刺不伤人的第一步。当分类正确,我们的下一步才有正确的可能。

仔细想来,我们一生中的哪一个行动,不像吃小鱼一样呢?就平凡人物来说,我们所遇到的事情可以算得上是一些“死黄皮”和“餐挑子”级别的事情吧。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准确判断出这些事情的轻重缓急。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应该一根一根剔除的,没有一根一根剔除,却当成了肉嚼;应该当成肉咀嚼的,却又一根一根剔除它们。所以,我们的人生,总是不得其要。

近读哲学。读尼采,读康德,读斯多葛派,读培根,读罗素,读马斯洛,读弗洛伊德,受益菲浅。大师们的著作照亮了我心灵中许多顽钝的角落,让我有了周身每一滴血都变成珍珠的感觉。带着这样的感觉写作,也觉得自己的文字有了人生思考的厚度。可是,静下来再拷问自己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对于小鱼刺这样的问题,对于这样平凡而琐碎的人生景况,父亲的教导更加适用。

无论哪个大师,终其一生,都有没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凡夫俗子,就是到死也一样解决不了自己想解决的所有心事。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就不值得我们去期待,去争取呢?

重要的还是方法,还是对这些问题的划分。如果把人生中的这些问题当成小鱼刺来处理,值得我们一根一根剔除的,就一根一根剔除,不值得的,就统统咽下。那么,所有的问题,不就是最后的两个问题,不就是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么?

人生,就像吃小鱼刺——以细治细,能吐就吐;以粗治细,能咽就咽。

猜你喜欢

  • 不只是一把钥匙

    夏天来的时候,钥匙的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大小二十几把,加上指甲剪、钥匙链、小饰物之类,足以称得上重量级,单薄的裙衫上大多又没有兜。开门时也麻烦,总要找上一阵子,模样相似的,还得插到锁眼里试试。我开始对它们进行归整。必带的,家门上一把,储藏室

  • 烧火做饭

    城市生活久了,是不是非常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一个个度假村、农家小院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大打绿色品牌,吸引了无数城里客,当然也包括我。我喜欢那里的柴火饭,农家人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不上化肥,铁锅大灶炖出来就是香,特别是那道豆角炖肉贴饼子,简直

  • 父亲是一棵树

    母亲偏瘫那年,父亲整60岁,满头黑发,仍然那么英俊潇洒。我们记忆里,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能难住他。他就是那棵参天大树,无惧风霜。父亲拒绝和我们进城,他说:“我就是一棵树,离开地就没处扎根。何况,你娘看病吃药的钱,还要在地里刨呢!”那时,弟弟漂

  • 亲情才是最可靠的不动产

    就在一个星期前,好友小刘打电话给我,让我陪他一起去看房产。后来,小刘就花光了所有积蓄在城西购了一套新房。从此,小刘就和许多人一样,成为房奴中的一员。买了新房后,小刘把我们几位好友约进酒楼,订了一桌好菜。那天,小刘很开心,喝了不少酒。小刘端着

  • 最后一次与母亲聊天

    昨天,我最后一次与母亲聊天。72岁的母亲在两个月前被宣告罹患喉癌,需要割除喉部的息肉。只是这样还没办法完全治愈,必须同时切除声带及喉头部分。手术的前一天,医生对我说:“你母亲接下来会暂时没有办法享用美食,所以尽可能让她吃喜欢的东西吧。”因而

  • 与父亲一起劳作

    与父亲一起劳作一直以来是我觉得很恐怖的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田里插秧,我发现小腿很痒,往下一看,一条大蚂蟥叮在我的小腿上。我边哭边跑,以最快的速度爬上田埂。父亲看到我这样,心里很气,边跑边骂:“在哪里?我来看看有多大。”我闭着眼睛,伸出小腿给

  • 归来的父亲

    一爸真的离家出走了。先是订好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又把自己所有的衣服打包收好,连水杯也没放过。妈抱着我女儿灿灿,跟他从这屋跑到那屋,语气几近哀求:“你这一走,让慧慧怎么办?”“爱怎么办怎么办,我当牛做马累死累活忙前忙后,她还动不动就挑三拣四,她

  • 你是天上最近的那颗星星

    外公出院以后,總是喜欢一个人待着。妈妈想留他在城里多调养一段时间,可外公早早就把行李收拾好,心心念念着要回家。妈妈拗不过他,只好开车把他和外婆送回了镇上。推开那扇熟悉的门,外公的神情明显有了生色,手脚也灵活起来,已然不是睡在病床上时那副昏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