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6:45  热度:9℃

古代中国,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多由遍及民间的私塾来承担。一土豪,请了无数个私塾先生,也没能把他的儿子教会一个字。土豪放出风来,不管是哪位私塾先生,三天之内,只要能教会他的儿子一个字,定重金赏赐。

一老私塾先生听说后,来到了土豪家,胸有成竹地对着土豪说:

“三天之内,我可以教会你儿子两个字。”

土豪很爽快答应了这位老私塾先生。

老私塾先生确实很有办法,给了土豪儿子两把棉花。告诉土豪的儿子说:

“我给你的这两把叫棉花。百科全书解释——棉花,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给你说这些都没用,你就记好这一把没籽的叫棉,棉呢,被子里、棉袄里用的都是棉,加工过的没籽的都称为棉;这一把有籽的叫花,也就是说还没有加工过。记住了吗?”

“记住了!”土豪的儿子比这位老私塾先生还胸有成竹。

“看你不是不笨吗!主要是那些先生们太笨啦!这两个字念什么?你要想不起来的话,你就摸摸你上衣两个袋子里装的棉和花。”老私塾先生指着木板上的字提问。

“棉!花!!”土豪的儿子摸摸上衣口袋,反应特别快,并且,念得很对。一直这样反复了一整天。

老私塾先生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来到土豪的客厅,对着土豪说:

“您的儿子太聪明了,我一天教会了他两个字。”

“要是真的这样的话,我会重重的赏你。好吧,把儿子叫过来,当场考考他。”土豪说。

老私塾先生叫来了土豪的儿子,指着小木板上的“棉”字,土豪的儿子念:

“棉!”土豪的儿子,连上衣口袋都没摸,一下子就念了出来。

土豪高兴得从椅子上跳起来,亲自指着小木板上的“花”字:

“儿子,念。”

“棉!”他的儿子念。

“你摸摸你的上衣口袋再念!带籽的,念什么来着?”老私塾先生提醒,显得有点着急。

“老先生,昨天夜里,我已经把你给的这把带籽的花给加工了,现在已经没籽了,不念‘棉’字,难道念‘花’字吗?”老私塾先生被土豪的儿子问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卷铺盖走了人。土豪高兴地“哈哈”大笑后,拍着他儿子的头说:

“儿子没想到你是如此的聪明。”

猜你喜欢

  • 不做别人的音乐判官

    出任《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导师以来,汪峰一直都因为对学员审美的高标准而备受人们喜爱,他的每一次转身,都是选手实力的象征。2014年8月15日,《中国好声音》盲选收官之战打响,在云南做化肥生意的朱强在舞台上大秀了一番自己的唱功,被观众赞为是朱孝

  • 没有人永远会赢--邹市明

    大家好:今天我超紧张,平常我都是用拳头说话,今天站在这里要动嘴皮子,我还真的有点胆怯。大家想知道我为什么会投入到拳击这个行业吗?其实我从小都被女孩儿打,那时候我超级瘦弱,有一次,和女同桌争课桌的时候,留下了一道伤疤。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个伤疤。

  • 敬一丹的坚持

    2014年春天,东莞色情服务业泛滥被央视曝光。当期节目的主持人是敬一丹。怎么呈现这期节目,在《焦点访谈》播出前,敬一丹与编导产生了分歧。她走进演播室,看到大屏幕上一排女孩儿站在那里等待挑选,敬一丹毫不犹疑坚决要求换掉镜头。编导说:“我们只能

  • 命运由自己把握

    晏亚平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她两岁的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右腿终身残疾。虽然右腿行动不方便,可是晏亚平从小就喜欢运动,尤其是喜爱打乒乓球。11岁那年,沅江市残疾人联合会需要选拔残疾运动员,她连忙去参与挑选,

  • 社交时代,我们都是敏感体质

    我在大学一年级时,毫无悬念地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首先,我皈依了减肥。我可以整整一天滴水不进,然后第二天中午,一个小时之内连续去三个食堂吃午饭,像是一个人形孢子分裂出了三个暴食症患者。其次,因为要么饿得百爪挠心,要么撑得寝食难安,我变成了一

  • 用爱好冲淡枯燥

    蒙成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最初接触举重的时候,完全是由于他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广西读小学期间,他就开始参加举重训练,只是纯粹属于业余训练。当时边读书边练习举重,尽管训练的时候很累,不过蒙成觉得很有意思,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 我只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她叫张俐娜,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她1940年生于福建光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受家庭环境熏陶,从五六岁时,她就开始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年少时,张俐娜的志向是当一名小学

  • 齐白石的四个贵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自称“草衣”,但一生都有贵人相助。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陈师曾在当时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