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爱的深度

母爱的深度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4:53  热度:11℃

我们守在她的床前久久不愿起身,似乎只要母亲还在面前,我们就是被母爱笼罩的孩子,就永远心有所依。

大哥突然脑溢血去世,我和大嫂、姐姐料理完后事,一直不知该如何跟68岁的母亲说这件事。中年丧夫的母亲,还承受得起老年丧子之痛吗?

最后,我们一致决定向她隐瞒实情。

那晚,大嫂找上门来,向母亲哭诉:“袁林(大哥的名字)背着我办了出国手续,一声不响就走了。等我知道时,人家已经到了日本。”不等母亲反应过来,姐姐已开始“质问”大嫂:“你怎么好意思来跟妈告状?如果不是你一天到晚在我哥面前哭穷,他能背井离乡、都快50岁了还出国当劳工吗?”

姐姐和大嫂的心都是疼的,所以她们的眼泪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因此,戏也就演得逼真。

母亲呵斥了姐姐,转头对大嫂说:“梅,别哭了。这男人在外啊,最怕女人在家哭天抹泪的。别听你小姑子胡说八道,她嘴上向来没有把门儿的,咱不跟她一般见识。”

说完,母亲对大嫂和姐姐说:“袁林早晚会回来的,他也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才出去吃苦的。以后咱在家都打起精神头儿好好过,别让他走那么远,心里还挂念着。”

姐姐和大嫂走了之后,母亲把自己关在屋里,晚上我叫她吃饭时,看到她的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她吃得很少,话也很少。

星期天,大嫂带着侄儿小淘来家 看望母亲。母亲对侄儿说:“小淘,能不能带奶奶去吃肯德基?”侄儿当然欢天喜地地领着母亲去了。我们要跟着,母亲坚决不许。她说:“去那么多人,得多少钱!今天我就请小淘一人。”

此后每个周末,母亲都会带小淘出去。一天,小淘回来时一身泥土,脸上写满了得意,但祖孙俩对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守口如瓶。

晚上,大嫂给我打来电话,紧张地说:“咱妈是不是已经知道袁林的事情了?”我忙问:“小淘跟她说什么了吗?”大嫂说:“没有,小淘什么也没跟咱妈说。可是,老太太今天带着小淘打架去了。一个大孩子总在放学时拦着小淘要钱。咱妈今天躲在一边,让小淘打那孩子,还对小淘说,如果打不过,就别回来见奶奶。”我说:“那没事。我们小的时候,有大孩子欺负我们,咱妈也是用这种方式教我们反抗的。”

放下电话,我去了母亲的房间,发现多年不拿针线的母亲又重拾旧手艺,正在做鞋垫。她对我说:“冬天快来了,妈做点儿棉鞋垫,给你大哥寄去。”

“妈,寄到日本的话光邮费就够买好几十双鞋垫了。”“那也得寄,看到这些鞋垫,你大哥能早点儿回来。妈想你大哥呀,这样一边做活儿一边跟他说说话,妈心里能好受些。”

一个月的时间,母亲做了15双鞋垫,把它们交给我,说:“不管多少钱,都给你大哥寄去。自打他去了那儿,妈就没梦见过他。估计,等鞋垫收着了,他也能想起自己还是有妈的人。”

我拿着那些鞋垫去了大哥的墓地,在大哥坟前替母亲倾诉着对他的思念。我说:“哥,你若在天有灵,就托个梦给咱妈,她想你。”最后,我把那些满载着母爱的鞋垫烧给了大哥,忍不住失声痛哭,为早逝的大哥,也为至今还不知道已经与儿子阴阳两隔的母亲……

给大哥的鞋垫“寄”走后,我猛然意识到,大哥去了日本这么久,无论如何都该给母亲来封信或打个电话了。于是,几天后,我兴高采烈地拿回一封信:“妈,大哥来信了。”

听我读着大哥的来信,母亲平静得像睡着了一样。读完后,她从我手里拿过那封信,呆呆地看着,一句话都没有说。我心中惴惴不安,努力回忆信中所言是否有可疑之处。最后,母亲说了一句话:“还是写信好,写信时,你哥比平时跟妈说的话要多。”

此后,我隔三差五都会替大哥写 信给母亲。每一次,母亲的表情都是那样平静,听我读完后,小心地把信收在一个月饼盒里。我曾好几次见她在夜里摆弄那些信——她抚摸那些信时的样子令人心碎。

我跟姐姐和嫂子说,要不就告诉母亲真相吧,不知道儿子生死的母亲太可怜了。但姐姐和嫂子坚决反对,她们觉得只要母亲认为大哥还在,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眼前,心里至少还有个盼望。

母亲开始整天做鞋垫,这次不是给远方的大哥,而是给我们。单的、棉的,小山一般。

就这样过了两年,一天,大嫂来找我,嗫嚅着对我说:“我……可能要结婚了……”我心里一颤,但还是说:“应该的,大嫂,你一个人带着小淘生活太不容易了。毕竟,大哥已经走了两年了。”“可是,该怎么跟妈说?”大嫂的话令我心酸,是啊,我们该怎样面对母亲呢?

我和大嫂、姐姐商量的结果是,将这件事继续瞒下去。

大嫂带着小淘出嫁那天,我和姐姐拿出了10万元钱。尽管数目不大,但已经尽了全力。大嫂不肯收这些钱,我说:“这是妈的心意,也是我们替大哥给小淘的。”

大嫂改嫁后不久,一天,母亲将一张存折交到我手上,那上面有8万元钱,是她一生的积蓄。她说:“给你大嫂送去吧,她一个人养家不容易。”我惊呆了,母亲接着说:“你哥一定是赚不到钱,不然早就回来了。再说,一个男人,就算赚了钱,在那边起了别的心思也说不准。所以,这钱还是给你大嫂吧,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小淘……”

握着我送来的存折,大嫂哭得泪人一般,说什么也不肯收。当天,大嫂来看望母亲,把存折送了回来,她说,这些年我和姐姐一直帮衬她,这钱,母亲一定要给儿女的话,也应该是三家平分。

那天母亲做了很多好吃的,把姐姐也叫了回来,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饭后,母亲说:“那咱就把这钱分了吧。”结果没人肯要。最后,母亲含着眼泪说:“人家都为钱打破脑袋,咱家却为这点儿钱推来让去。你们都是妈的好孩子啊,妈这辈子知足了……”

母亲是在一个星期后突然病倒 的,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后,消息一个比一个坏——心衰、肾衰、呼吸衰竭,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签到最后,手和心都是抖的。那个还会纳鞋垫、还能偶尔下厨房的母亲怎么可能一下子病危呢?

医生让我们见母亲最后一面时,她看上去根本就不像一个病人。母亲说:“今天谁也不许哭,听妈把话说完。”

我们听着,心揪在一起。

“你大哥走了,妈知道。这样的事情瞒得住别人,瞒不住当妈的人。妈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更在这近3年的时间里,体会到了你们的孝心,最让妈觉得骄傲的是你们对大嫂的情义。梅啊,妈把弟弟、妹妹交给你了,逢年过节,一定要一起聚聚,不管谁家有事,其他人都得随叫随到……”

那天,母亲用尽所有力气,对我们每个人叮嘱了又叮嘱。只顾哭泣的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相信,母亲说完这些话后,就停止了呼吸。我们守在她的床前久久不愿起身,似乎只要母亲还在面前,我们就是被母爱笼罩的孩子,就永远心有所依。

后来,每次家庭聚会,我们都会努力回忆当初大家的话哪里出了漏洞,答案始终无从揭晓,没人知道母亲是怎样看透真相的。只是,我们越来越坚信,这也许就是母爱的深不可测,为了让我们安心,再沉重的悲伤她都能装进心里,并且,了无痕迹。

猜你喜欢

  • 城内和宫中

    城内和宫中在一个古老而庄严的城市里,蕴藏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这座城市不仅有繁华的城内,还有壮丽的宫中,两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内是这座城市的核心,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街道两边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都市的繁忙氛围。

  • 奥德修斯对儿子表明身份

    奥德修斯对儿子表明身份充满着长久的思念和期待,奥德修斯在家乡伊萨卡岛结束了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了他的家园。然而,由于流亡的岁月和众多冒险所带来的变故,他并没有立即揭示自己的身份,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加隐秘的方式与亲人相认。在他的家中,奥德

  • 忒勒玛科斯回到伊塔刻

    忒勒玛科斯回到伊塔刻当忒勒玛科斯重新踏上伊塔刻的土地,他的心中涌起了一阵复杂的情绪。伊塔刻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但他在年少时离开了这里,追求自己的梦想。如今,他已经在外国闯荡多年,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故事专家。伊塔刻,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

  • 和牧猪人的谈话

    我来到了一个宁静的乡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这里的风景如画,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听说这里有一位牧猪人,他和他的猪群过着简单但幸福的生活。我决定去找他,看看他是如何与他的猪群相处的。牧猪人的名字叫李明,他是一个中年男子,看起

  • 忒勒玛科斯离开斯巴达

    忒勒玛科斯离开斯巴达传说中,斯巴达是古希腊的一个勇敢而强大的城邦。这个城邦培养出了数不胜数的勇士和英雄,他们以强悍的战斗力和坚毅的意志著称于世。然而,在这支威武的军队中,有一个人的故事却与众不同。这个人就是伟大的勇士忒勒玛科斯。他是斯巴达最

  • 奥德修斯和牧猪人

    奥德修斯是古希腊的一位传奇英雄,他以智慧和勇气闻名于世。而牧猪人则是他与外界冒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特殊角色。这个故事发生在奥德修斯返回故乡的旅程中,他历经了无数险阻,面对了种种考验,而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他与牧猪人的相遇成为他的一次重要转

  • 奥德修斯回到伊塔刻

    奥德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开始了一段冒险之旅。经历了十年抵抗风暴、与怪物搏斗和与神祗交锋的奥德修斯,最终宣告回到故乡伊塔刻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伊塔刻是奥德修斯的家乡,他离开故乡时只是一个年轻的王子,如今他却成为了

  • 奥德修斯告别淮阿喀亚人

    奥德修斯告别淮阿喀亚人奥德修斯站在淮阿喀亚人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多年来,他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也结识了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人。而如今,他必须告别这些熟悉的面孔,踏上他的新征程。"淮阿喀亚人啊,你们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