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满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如何?

满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如何?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2:26  热度:8℃

在古装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这部剧中,满宠绝对是一个令观众们恨得牙痒痒的一个大反派!他嚣张跋扈,即使是面对汉献帝的时候,依然能不卑不亢,他胆识与谋略兼备,审案的眼光非常毒辣!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面对鬼才郭嘉的时候,瞬间变成星星眼,这反差实在太大!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不能以对错来判断,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那么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会有所差别,所以满宠不算一个合格的反派,他只是站队曹操而已。

历史上的满宠有多牛呢?大概就是牛到连曹操的面子他都不卖吧!

满宠十八岁就在郡中出任督邮,他执法严明,为官清廉,在当地很是有名。后来,满宠任高平县令。初平三年,满宠被曹操征辟为从事,成为曹操手下。

建安元年,曹操将汉献帝挟持于许县,满宠就在此时被曹操任命为许县县令。当时,曹操的从弟曹洪有亲戚和宾客在许县犯了法,满宠铁面无私的把犯法的人全都抓了起来。曹洪一听自己人被抓了,立刻跑到满宠面前求情,可是满宠坚

决不肯放人。曹洪见满宠不识抬举,就搬出自己的大哥曹操,请曹操帮他向满宠求情。

曹操拗不过从弟,最后答应帮他给满宠说一说。满宠听闻曹洪找了曹操来替那拨犯法的人求情,于是在曹操赶来之前就提前把那些人处斩了。当时大家都以为满宠不卖曹操的面子,那曹操一定会发怒的,谁知曹操知道这件事以后,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还十分高兴,直夸满宠执法严明,让满宠继续努力。

曹操是个爱才之人,满宠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品行逐渐受到曹操的器重。

后来,杨修之父杨彪被满宠抓了起来,荀彧和孔融都写信替杨彪求情,劝满宠不要对杨彪这种大身份的人严刑拷打,只需要问话就可以了。但是,满宠不管这二人是如何说的,依然把杨彪抓到监狱里用刑审问,荀彧和孔融知道以后都很生气。

杨彪被严刑拷打几天之后,满宠没能问出杨彪的罪证,满宠也不灰心,他找到曹操,对曹操说:现在还找不到杨彪有罪的证据,再加上杨彪在外名声还很大,所以不能处决了杨彪,如果杀了杨彪,估计会大失民心!满宠劝曹操不要杀了杨彪,曹操听从了他的话,放过了杨彪。

从以上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满宠忠于曹操,但是绝对不是愚忠,他的做事风格一向都是清廉严法的,别说荀彧和孔融这样的名士了,就连他的主公曹操的面子他都不肯卖呢!

曹操去世以后,满宠继续侍奉曹丕、曹叡、曹芳,满宠平生不好积蓄,他去世的时候,遗产少得可怜。

猜你喜欢

  • 学会生活,是人生的关键

    生活最重要的是快乐,快乐来自内心对人生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一个人承受能力强,他的快乐感就多一些,对人生充满希望,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反之,一个承受能力差的人,会因对生活压力承受能力差,对人生感到失望,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

  • 简单即快乐

    为什么简单才最接近道,简单才是癌病康复的通道?随着生了癌病时间越来越长,对自己的来路和前程想得越多,我越来越坚信这一点。如果把我的生命历程画一个示意图,我想V型应该是最合适的。而生癌病无疑是我生命V型曲线的最低点。反思自己癌病发现前后,我惊

  • 给生活加些糖

    那天,我去一家煤矿机修厂采访。这家机修厂的车间像我见过的煤矿厂房一样,高高的房顶,黑乎乎的墙壁,无数修好的、待修的设备堆满了角角落落,只在房子中间留出一条狭长的过道。车间里没有暖气,风从残破的玻璃窗里灌进来,屋子里寒气逼人。几名身着工作服的

  •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

    ·论友情·如果你想被人爱,那就去爱人吧!不仅应该在保持旧的、业已确立的友谊之中,而且应该在刚开始的、正在建立的友谊之中,去寻求最大的快乐。已经得到一个朋友和实际上去交一个朋友,二者之间的区别同农夫的播种和收割的区

  • 真诚,不是伤害别人的借口

    大多数人喜欢听好话,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赏,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懂得为人处事的人,此时必会隐其锋芒,即使觉得别人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耿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

  • 幸福三要素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rdq

  • 见好就收

    在人生舞台上,无论你演的什么角色,该下场时,哪怕只有稀稀落落的一点掌声,也要及时鞠躬下台。如果总是自作多情地在舞台上流连不已,便难免得来一片嘘声,所以人们都说要见好就收”。见好就收”不无道理。如果见好”就

  • 在美国讲“孔融让梨”

    这天,我受邀给洛杉矶一所小学的学生们上一堂关于礼让”的主题课。课上,我引用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引导孩子们说: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了,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懂得礼让的人,大家说好不好?”让我意外的是,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