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胡玫,有一种挚爱叫支持

胡玫,有一种挚爱叫支持

收录日期:2025-08-08 10:28:59  热度:8℃

那一年,她的父亲癌细胞扩散,生命垂危。

而她,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远在江西瑞金拍摄电视连续剧《浴血坚持》。那时的她,因为成功地执导了多部大型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而跻身于中国最有名的导演行列,曾荣获“飞天奖”最佳导演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还当选“中国十大优秀女导演”。她的名字几乎是收视热潮的保证。繁华落尽,她心里最清楚,正是丈夫背后默默的付出,才有这些荣誉。

她风尘仆仆地赶回北京。病榻前,面容憔悴的父亲有气无力地说:“为了爸这病,他都没有自己的生活了。虽是我的姑爷,待我却和亲儿子没有什么区别。这些年,为了你的工作,他做了那么多,你以后可要善待他。”

父亲的话让她百感交集,眼前,一幕幕都是他的身影:每次拍摄,他都做他的编外顾问,陪她研究剧本,探讨朝代的风土人情;儿子出生,她忙,无暇照顾,又是他,为了给他一个稳固的后方,辞了工作,甘当“家庭妇男”;父亲病重,她不能尽孝,又是他,让她忙事业,照顾父亲的担子他一人扛。想起这些,心就隐隐地疼,她握住父亲的手,泪,悄然滑落。

他早已敏锐地洞察了她内心的彷徨,拎着她的行李:“剧组上千号人在等你,一天的开支那么多,你赶紧走吧!孩子已经上学,我会照顾好爸爸,你就放心吧!”

她两眼含泪,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昏迷不醒的父亲与丈夫。不幸的是,她刚到剧组,父亲便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考虑到路途遥远,她来回奔波的辛苦,还有她工作的紧张,他隐瞒了下来。

直到一切安排妥当,他才通知她。闻听噩耗,她长跪在地,失声痛哭。

“爸爸是不想耽误你的工作。他在弥留之际还在关心电视剧的进度,你把这部戏拍好,就是对爸爸最好的祭奠。”他温情脉脉地开导她。

她的心绪因为这话里的真诚体贴,平静了许多。

不料,就在她拍完这部戏不久,一条“绯闻”像汹涌的波涛一样,将她推倒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出突然,气愤的她担心他会受到伤害。他却没有她想象的那样,而是十分理智:“我相信你是清白的,我要为你挽回声誉。”

很快,经过一番调查取证,这条凭空捏造的“绯闻”不攻自破。

是的,她是胡玫,因执导《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多部气势恢弘的大剧,而在中国影视界独树一帜。他叫何新,著名学者,在胡玫遭遇风波时,助她重新启程。

或许,挚爱就是这样:爱你,就是用我的所有支持你,不图一丝回报,始终如一,永远不变。

猜你喜欢

  • 青纱帐

    太阳悬在头顶的上空,照得玉米地一片绿亮绿亮。没有一丝风。那个年轻的农夫立在大榆树下,边擦汗边眺望。附近的玉米苗稠密茁壮,都已齐膝高了,可他眼前的两块玉米地,稀稀拉拉,像脱发的一片秃头。玉米地,像凝滞住了一样,纹丝不动,看不见一个人影,人们都

  • 山外有高楼

    有个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女生,毕业那年自愿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女教师。那一年,她收到一笔捐款,怎么用这笔钱,在老师中间引起了争议,有人建议添置教具,有人建议修缮教室。可年轻的女教师却没有把钱用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上,她把她的学生“奢侈”地带

  • 特殊的门卫

    刘师傅在县城一家五金店买台灯时,他要店主开发票,对方说:“你是自家用的,又不是本单位买的,不报销,要发票干啥用?”“万一这台灯买回去不能用咋办?你必须开出发票。”“告诉你,我们店里的商品都是合格产品,无假货,你就放心买回去,放心使用,这台灯

  • 打赌赢了一个女朋友

    王智说:“够刺激的,行。得找一个证人,否则,人家心甘情愿让我吻了,你不信的。”“不用找人,我守在路上,只要人家当着我的面让你口吻,你不能开口说一个字,就算你赢了。”王智急忙跑回家,进屋后,从家里拿出一把酒壶,迅速出了门。来到离他家不远的路边

  • 你的梦想,是复制别人的么?

    从小我们就被要求一模一样。服装一样,发型一样,就连人生的梦想也一模一样。考个像样的学校,找个像样的工作,租个像样的房子,过个像样的人生。曾经有着自己的梦想心跳很执着,曾经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没有人明白也没关系。终于有一天,你听最流行的音乐

  • 找出自身不好的习性加以改正

    布莱尔.辛格在《管好小声音》一书中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无意识者,这一类人总觉得自己最可怜,经常认为上天不公平,好事永远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另一类人则是有意识者,他们经常做自我分析与总结,努力找出自身不好的习性并加以改正,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有能

  • 天下无骗

    铁蛋是个孝顺的儿子,在城里做生意发达了,就把老爹胡老汉接去享福。来了一段时间,铁蛋发现老爹完全不具备在城市生活的素质,半个月的工夫就上了好几回当。上啥当?胡老汉不贪,就是心太善,而且乱发善心。谁都知道,这年头,善良往往是骗子的帮凶。就说这一

  • 智斗胡监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某市政建设公司中年的施工队长胖祥子带领着一支施工队伍活跃在北方建设市场上。他们公司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通过城市的京广铁路地面之下建设地道桥时,采用了箱涵双向对顶工艺,就以铁路不断交、对顶零误差而著称于业内。由于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