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袜子一只一只卖

袜子一只一只卖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7:31  热度:10℃

斯托和埃丽儿出席一个朋友间的聚会。席间,他们与一个圈中有名的潮流分析家聊得火热,话题是抱怨洗衣服的时候总是会丢掉一只袜子,大家轮流贡献些好点子,怎样才能把坏事变趣事。

埃丽儿说:“丢掉的袜子很难找回来,剩下那只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干吗不把它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用为找袜子浪费时间。说实在,我讨厌成双成对的袜子。”

宴会结束后,斯托脑袋里还盘算着这事,睡在床上的时候,他突然一蹦而起,脑子里冒出的点子让其觉得很兴奋:袜了为什么一定要配对呢?奇妙的搭配不是更有趣?

第二天,他找来埃丽儿,再拉上另外两个朋友詹森·多斯和莱斯利·乔纳森一起商量卖袜子的可能性。商量之后,首先达成销售对象共识——8~12岁的少女,她们本身就是经常丢袜子的“主力军”。卖混搭袜子本身就像某种恶作剧,为了满足人们买袜子时抱的幽默感心理,所以定下来袜子要用明亮轻快的颜色,迎合那个年龄群的少女的审美爱好。

虽然这些袜子的款式设计看上去很随意,甚至有点滑稽,不过为了平衡,不过于浮夸,设计者在用色与图案上选用经典搭配,所以整体效果还不错,错配却和谐,而且什么时候穿都不会过时。

袜子出来后,不仅是美国的少女,而且似乎所有年龄层的女性都对它很钟爱,有些祖母本来为孙女买袜子,后来反而买给自己。而且,他们发现,摆在儿童架上最大码的袜子很快就卖光了。“因为所有女性都有‘女孩儿情结’,她们希望再当一回小女孩儿,尤其是和女儿、孙女一起穿的感觉,更是奇妙。”

离经叛道的创意,加上出色的设计,让产品风靡全美,两年时间,已拥有600多家专卖店,资产价值达到几亿美元。接下来,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少女市场和袜子市场了,在创办者的设想里,将要生产出适合不同年龄的错配袜子,从男孩儿、婴儿,到成熟女性,甚至成年男性,他们还希望把业务从袜子这种单一商品拓展到书籍、拖鞋、床上用品、睡衣和其他衣物服饰。

打破你的思维,把袜子一只一只出售,很多时候,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猜你喜欢

  • 黄蛇洋的响声

    洋口东北边的海里有一个洋,叫做"黄蛇洋"。凡是下海的人经过那里,都能听得到夯郎夯郎的响声。这黄蛇洋为什么有这响声呢?原来在很久以前,这里也是平平的海滩,既没有港子,也没有洋,当时就靠堤岸挡住海水。后来,堤北边出了一条大黄蛇,这条蛇有水桶那么

  • 别人不做的我做

    贾家庄有个贾员外。他家财万贯,良田无数,家中常雇一二十个长工伙计。那些伙计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一个又一个,在贾府里站不住脚。什么原因呢?还不是贾老财的规矩多,雇的人,一要多做,二是少吃,方圆二十里没得人去了。贾家麦子烂在田里没人收,柴禾烂了没

  • 郑子明单眼雌雄脸

    戏剧脸谱中,有一种专给奸诈之人画的脸,两边不等样,脸歪到一边叫歪脸。《法门寺》里的杀人犯刘彪就是这脸。但是,《打瓜园》中的郑子明是个好人,脸也是歪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郑子明年轻时候做过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一天他在县衙前的大街上,看到一伙

  • 一千个草人

    天京失陷后,忠王李秀成带领幼天王逃出南京城,路过东山,朝湖熟方向走了。东山周围的农民,怕清兵来追,就推出三十多个小伙子,在东山那块挡路,里头有个人叫黄金海,对众人说:"光靠我们三十多个人,哪能挡得住清兵哪,我们扎些草人,插在东山大路两边,清

  • 踏儿头

    相传,泰州原来没有城池。唐太宗李世民,觉得泰州这么好的地方,没有像样的城池,说不过去,于是,派了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林监造泰州城。不到一年工夫,尉迟宝林就将城造好了。城墙又高又大,街道笔直,又壮观又整齐,百姓没有一个不说尉迟宝林的好话的。这当

  • 锅巴山

    宋朝靖康年间,金兵犯中原。金兵一路南下,来打泰州城,泰州的守将岳飞与金兵在城外大战了三天三夜,杀死了无数的金兵。那时金兵人多势众,岳家军只好退回泰州城等救兵。金兵的元帅金兀术依仗兵精粮足,把泰州城团团围住,闭寨不出战,想等城内粮草用完之后再

  • 龙舟宴

    后来,他登上皇位,杀尽天下贪官,毫不手软。虽然朝中大臣对他的严苛颇有微词,但都敢怒不敢言。这一天,宁妃郭氏给朱元璋送来参汤,并邀请朱元璋去她宫里下棋,朱元璋一口答应了。这天晚上,朱元璋就留宿在宁妃宫里。夜里,朱元璋做了个梦,他梦见南边突然烧

  • 蒋百驴

    蒋百驴,大家只知道他姓蒋,养有百头驴子,做运输生意,老南京叫他蒋驴子。他后来成了百万富翁,大家又叫他蒋百万。蒋驴子原来只有几条驴子,太平天国的时候,他在天京为太平军运些军粮。后来英王陈玉成见蒋驴子忠厚老实,实心实意替天国办事,就把运输金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