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感动“普利策”的母亲

感动“普利策”的母亲

收录日期:2025-08-07 22:48:24  热度:9℃

2007年4月,第91届普利策奖中的特写摄影奖授予了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蜜蜂报》的摄影记者雷内·拜尔。在她的黑白镜头里,一位单身母亲和她死于癌症的儿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普利策评委和民众的心。

从2005年到2006年夏天,拜尔用手中的相机,忠实记录了辛迪整个家庭与癌症搏斗的经历,他们的不幸和不幸中的坚强。

“没什么可以阻止我”

相依

为了全天候地照顾孩子,辛迪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可是仍然要负担全家的房租、帐单和德里克的医疗费。“我一定要让儿子活下去,他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辛迪希望奇迹发生。

医生们建议,提取德里克的健康骨髓培植干细胞,再对他进行干细胞移植。虽然这只能提高10%的存活率,但别无他法。辛迪只能抱着这线希望。

要照料其他4个孩子,要挣钱养家,要治好德里克……辛迪突然间感到手足无措。不得已,她在钱包里、汽车上、厨房的墙上挂满了日程安排。可是一天之中,最让她头疼的是怎样使儿子跟她去医院。

“今天没什么可以阻止我”,辛迪暗暗发誓。但去医院之前,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给德里克吃药,还要给美国癌症协会打电话,申请加入协会;要给孩子的中学打电话,因为她的另外3个儿子最近常旷课,学业落后;她还打算烤些糕点,送给德里克的医生和护士们,当然还有那些候诊室的病人。

怎么来完成这一切呢?她大声地问自己。还不能因为德里克忽视了其他家庭成员,她有什么别的选择吗?还有辛迪的男友杰夫,可能这个圣诞节她无法与他共度了……理清繁杂的思绪,辛迪果断地抓起桌上的车钥匙,朝戴维斯医院出发。

“千万别把我儿子带走”

在医院的放疗诊室外,辛迪看着瘦小的儿子蜷缩在床上。医生们控制着放疗仪器,试图用放射线抑制正在变大的肿瘤。德里克有些僵硬地躺着,肚子上插满了白色导管,当红色的放射线照射他的腹部时,他嘴唇紧抿。

辛迪屏住呼吸,希望德里克能配合治疗。她知道放疗会让儿子的胃翻江倒海,这种感觉令他痛苦不堪。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的一角,德里克无声地啜泣着。“我为什么要忍受这一切,妈妈?”辛迪停下车,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试图从圣经人物约伯的身上寻找灵感,“约伯失去了健康、财产和家庭,但仍然忠于神,”她对德里克说,“神会赐福你,会为你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说着,她伸手抱住了儿子。

圣诞节后3天,母子俩又来到了戴维斯医院。专家打算把健康的干细胞从德里克的大腿骨中注入身体,但前提是其他抗癌手段要同时进行。这样,德里克的体内才会生长出健康的骨髓。然而,反复的治疗已经让德里克不信任大夫了,他认为一切治疗都是折磨。

“为何让他们对我做这些事,妈妈?”他一遍遍地问,“这都是你的错。我恨你,你根本不关心我的想法”。他甚至威胁说要报警,告诉警察妈妈虐待他。“我在尽我所能,但你得帮我,这也是帮你自己”,辛迪一遍遍地安慰德里克。

医生说,即使德里克配合治疗,干细胞移植也无法保证能挽救他的生命。移植后稍有意外,遭到感染,后果都是致命的。辛迪的心一下子跌进深渊,她垮了下来。几个月的奔波、劳累,只因为有一个希望,就是为了干细胞移植。而现在,这个目标似乎那么遥远。她第一次想到,德里克可能真的会离她而去,这个想法令她不寒而栗。

德雷克似乎感觉到了妈妈的悲伤,试图安慰。

晚上,当德里克蜷缩着入睡时,辛迪对着十字架跪了下来,肩膀抽搐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主啊,请你保佑我。我愿意做任何事,千万别把我的小儿子带走!”

2006年2月,辛迪躲在医院候诊室的一角流泪。德里克又拒绝接受放疗,止痛药已失去效果,放疗让他难受得死去活来。他什么也吃不下,体重一周减少了4磅,瘦得完全变样,离不开轮椅。40岁的辛迪更是明显苍老,接下来的3天里,她几乎没有睡过觉,因为疼痛使德里克常常哭醒。

辛迪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就像反复在伤口上撒盐。我已经坚持不住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在安乐死协议上签字

当黑夜来临,家里一片寂静,德里克和辛迪并排躺在床上聊天。他告诉母亲,他为自己有时候的任性道歉,他憧憬着回到学校,希望有朝一日能考到驾照。他说,如果死了,他很怕会孤独地呆在天上。这时,母子俩将手指交叉在一起发誓,他们永远都爱对方,永远都是对方的守护天使。聊着聊着,德里克睡着了,辛迪就满足地看着他,呼吸—起一伏

辛迪意识到儿子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拿到驾照,不顾破坏交通规则让儿子开一回车

只要德里克开心,辛迪就觉得生活还是充满希望。虽然,银行的账户空空如也,家里的冰箱里除了一盒牛奶几乎没有别的。那天,如果不是一个朋友慷慨解囊,领着她去了廉价商店,她都不知道拿什么来为德里克庆祝最后一个生日。而这个生日,她称作“德里克的生命宴会”。德里克所有的好朋友都来了,久违了的笑容又出现在儿子脸上。

2006年5月的一天,经过几天歇斯底里的嘶喊,病床上的德里克虚弱地一动不动。就在前一天夜里,德里克睁着已经失明的眼睛对辛迪说,“妈妈,我爱你,请终止我的痛苦吧,让我死吧!”在医生的劝说下,终于,辛迪颤抖着手,在安乐死协议书上签了名。

当医生把药剂注入德里克体内后,辛迪突然像抱婴儿那样抱起德里克,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着他渐渐消失的生命。她指着一张CD对大儿子说,“放第14首歌曲———‘因为我们相信’”。旋律响起,辛迪低声吟唱,如唱催眠曲,“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么一天,我们独自离开,奔向那光明未来……”她亲吻着儿子的额头,泪水不断溅到他脸上。“现在好了,宝贝”,她喃喃道,“我爱你,勇敢的孩子。我爱你……”7个小时后,德里克走了。

2006年5月10日,儿子离母亲而去。

辛迪还和律师签了一份合约,成立了一个名叫“德里克愿望”的慈善组织,专门为其他癌症患者的家庭提供资助。“我永远把儿子的记忆留在心中,提醒人们给予家庭时间、精力和支持,就像我们一样。”辛迪说。

猜你喜欢

  • 黄鼠狼蛇腹夺子

    黄鼠狼蛇腹夺子故事序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们生活安宁平和。然而,一天,一只黄鼠狼闯入了这个村庄,它嗅到了村里的生活物资,便成了引发一连串麻烦的根源。不久后,蛇妖也出现了,它躲藏在村庄的阴暗处,伺机捕食村民。村民们无法忍受这

  • 黄山毛峰茶叶的传说

    黄山毛峰茶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瑰宝。它产自中国安徽黄山地区,自古以来被视为上品茶中的珍品。不仅因为它的独特风味和香气,更因为与其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在黄山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老的茶农。这位茶农非常勤劳,每天清早都

  • 文天祥救国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生于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在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他以其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爱国情怀而深受人们的敬仰。文天祥年少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他精通经史,文学造诣非凡,尤其擅长写诗。他的作品

  • 九九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阳祭、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这个庄重节日的到来。在中国古代,九这个数字被认为是最大的阳数,九九之重,被寓意为最重要的阳节。重阳节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历史记载,

  • 乌龟山的传说

    乌龟山是一座位于江西省的著名山峰,它不仅因为山脊形状酷似一只乌龟而得名,还因为有着一个传说而闻名遐迩。这个传说关于一只神秘的乌龟,它据说拥有着无比的智慧和长寿。故事开始于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人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好奇,乌龟山便成了许多人前往

  • 皮影绝唱

    皮影绝唱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而在这个千百年来一直饱含着神奇故事和动人情节的艺术形式中,有一出戏被称之为“皮影绝唱”。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这个村庄位于山的深处,住着一些勤劳善良的村民。村子里有一家世代相传的皮影艺人,他名叫

  • 人首先要生存

    人首先要生存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与其他物种一样,需要生存。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我们追求其他所有目标的前提。没有生存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谈。生存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例如食物、水和住所等。除了满足物质需求外

  • 生意场上的警匪片

    生意场上的警匪片生意场上的警匪片可以说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题材,其热血沸腾的剧情、紧张刺激的场面常常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类电影通常将商业与犯罪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一场极具挑战的斗争,其中充满着智谋、勇气与反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这个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