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木千金人格重

一木千金人格重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0:43  热度:10℃

一木千金人格重

商鞅(约前390 —前338),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亦称卫鞅,政治家。

历史上,齐、楚、魏、赵、韩、燕、秦,被称为“战国七雄”。秦国虽然也位列七雄之中,但是,由于它地处西方,中原诸侯还是把它当做戎族(同戎的部族)看待,没有跟它来往,也不让它参与盟会。事实上,当时的秦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比中原诸侯国落后,又让新兴的魏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真可以说是形势严峻啊!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对秦国当时的落后状况十分不满,一心想励精图治,使秦国尽快富强起来。于是就下令求贤,说:“不论是本国之人还是外来的客人,谁能使秦国发富国强,就重用谁,并封给他土地。”这样,不少有才干的人都纷纷跑到秦国来了。

秦孝公的求贤令,也深深地吸引了一个卫国人这就是卫鞅。卫鞅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原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卫国当时比较落后,不得不依附于魏国,所以他很早就到了魏国,曾在魏国相国公叔座门下任中庶子,掌管公族理务。秦孝公下令求贤时,公叔座已经死去了,卫鞅就离开魏国,投奔到秦国来了。

卫鞅来到秦国后,托人引见,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他对秦孝公说:“秦国人民向来贫困,生活清苦,终年劳作还吃不饱饭。然而,再看看那些大臣和贵族们,整天游手好闲,欺压百姓,却个个富可敌国;而且他们死后,儿孙还可以继承爵位,这样的局面如果一直延续下去,秦国就永远不能强大。”

随后,卫鞅又说:“一个国家要富起来,必须注重农业;要强大起来,必须奖励将士;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赏罚分明。有了重赏,老百姓就能拼命;有了重罚,老百姓就不敢犯法。有赏有罚,朝廷才有威信。因此,要想使秦国尽快富强起来,必须进行改革,改变现在的不合理的法度礼制。”秦孝公完全同意卫鞅的观点,就让他制订改革方案。

秦国的贵族和大臣们听到秦孝公重用卫鞅,打算改革制度,提高农民和将士的地位,纷纷起来反对。秦孝公很为难。他虽然完全赞成卫鞅的主张,但是反对的人太多,自己刚刚即位,担心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因此,只好把改革制度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已经稳定了,而他仍觉得改革制度对秦国有利,于是,正式拜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级,左庶长是第十级),并对大臣们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做主。谁违抗他,就是违抗我!”大臣们听了这道命令,都不敢再反对了。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左庶长卫鞅起草了一个初步改革的法令,呈给秦孝公看。秦孝公看后完全同意,就叫他去发布,让全国的人都依照新法令去做。

为了取信于民,卫鞅命人在秦国都城栎阳(今陕西西安东北)的南口立了一根木头,并在旁达贴出一张告示:“左庶长公孙鞅令,能移此木至北门者赏十金。”

不一会儿,南门口就围了一大群人。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金子?”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在跟咱们开玩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去扛这根木头。

卫鞅听说没有人肯扛这根木头,就又下令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就越觉得不尽情理。大家对这根木头连碰都不敢碰,更别说去扛了。

正在大家疑神疑鬼的时候,忽然从人群中钻出一个人来。他打量了一下那根木头,说了声“我扛得动!”就真的把那根木头扛起来走了。看热闹的人们则跟在他后头,一直到北门。

卫鞅这时让人传话,对那个扛木头的人说:“你听从朝廷命令,是个守法的好人。”并当场赏给他五十两金子,一分一毫都不少。围观的人一见那人真的得了五十两金子的大赏,全愣了。他们都后悔自己刚才怎么就没有去扛,结果错过了一个这么好的发财机会。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全国上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百姓都说:“左庶长真是说话算话,他的命令就是命令。今后,他叫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第二天,很多人又跑到城门口去看有没有木头。这回没有木头了,换了个新花样:在昨天立木头的地方立了一个很大的告示牌(上面是左庶长的改革新法令)。人们大多不认得字,看也看不懂,有的觉得好、有的觉得不怎么好,但是他们都知道左庶长的命令就是命令,大家都得听,都得服从。

卫鞅的改革新法令主要有三条:一是建立保甲,实行连坐制度;二是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三是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

新法令颁布之后,秦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改善了,军事力量增强了,连着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都给打下来了。

秦孝公见改革的初步计划获得了成功,就让卫鞅实行进一步的改革,也就是第二次变法。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废除井田,开辟阡陌封疆;普遍推行县制,集权于中央;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统一度量衡;迁都成阳。

这第二步的大改革当然也有人反对。据说有一回,在一天之内就杀了七百多个反对改革的人。更令卫鞅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次改革进行了四年之后,太子也因批评新法而犯了法。这真让他为难了。

卫鞅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处理不好,改革大业可能会中途夭折。为此,他面陈秦孝公:“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致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遵守,底下的人可就不会相信朝廷了。这可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如今太子犯法,是其师傅唆使的结果,责任在其师傅,理应依法惩处他们!”

秦孝公觉得卫鞅说得有理,也就只能让卫鞅去看着办了。于是,卫鞅就把太子的两个师傅治了罪:将公子虔处以劓刑(割掉鼻子),将公孙贾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这样一来,其他的人包括大臣们就再也不敢反对新法了。

秦国变法之后,仅仅过了十几年,就由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很富强的国家。周朝的天王周显王曾派使者去慰劳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诸侯看到秦国已经富强,觉得不能再把人家当做戎族看待,就都向秦国贺喜。

后来,秦孝公封卫鞅为侯,把商(河南淅川西)一带的十五个城封给了他,称他为商君。卫鞅也就因此又被称为商鞅了。

【人生点击】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都不得不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有支持者和反对者,要想把改革推行下去,取得成功,就必须赢得广大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要赢得广大百姓的信任,不仅改革的举措要着眼于广大百姓的利益,而且改革本身也必须是由权威的守信之人,能够说话算数,令行禁止。商鞅在推行改革的新法之前,移木赏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展示自己说话算数、言信行果的形象,以取得百姓的信任。

猜你喜欢

  • 脚踏着实地,心中憧憬明天

    梦想是奢华的东西,若光是想而不做,就会成为一个梦。人生路上,脚踏着大地,心中憧憬着,给前方一个梦,这样便不会迷失方向。如果你每天都在展望自己的未来,让心智沉迷其中,却无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那你最好早早抬起头,看看现实的境遇。憧憬有时会是拖

  • 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有公平

    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很多人生道理,值得一读。核心提示:1、你的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只要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2、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对

  • 你如此爱我

    东海镇濒临大海,镇子内的人世世代代以大海为生,日子过得富足安详。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一下打破了宁静:离镇子不远的一片海域内发现一艘装满金银瓷器的宋代沉船!由政府组织的打捞队很快浩浩荡荡地开来了,一番勘探打捞过后离开,镇子重又恢复了平静。谁知时

  • 人生要丢得起面子,经得起诱惑,忍得住孤独

    堪称人生的十大经典意境,你到达了第几层?一、挡得住诱惑诱惑是无形的陷阱,诱惑越大,陷阱越深挡住一阵子诱惑,享受一辈子收益。只有不计较短期的失去,才能长期的得到,只有挡得住短期的诱惑,才能拥有长期的利益。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 别在逆境中抱怨 在逆境中检验人生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深山里有一只狐狸早先它的尾巴是卷起来的,因为它觉得自己聪明,没有哪个猎人能够奈何了它。可是有一天,它终于栽到寻摸它已久的猎人手里。被关在笼子里的狐狸没有考虑目前的困境,而是左右思想,自己每天都小心翼翼做事,怎么会被眼前

  • 忠贞测试,房产证加名引惨剧

    一纸证书成忠贞考卷林延丽从河南安阳工学院旅游专业毕业后,顺利应聘到南阳市旭春旅游公司当了一名导游。2002年11月,她经一位热心的游客介绍,认识了在南阳做建筑机械生意的漯河人卢保方。两年中,这对情侣爱得如胶似漆,几乎没拌过嘴。2006年2月

  • 警惕!“二料玩具”正在毒害孩子的童年

    2012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在3·15晚会上披露了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多家玩具生产企业采用塑料垃圾制造假冒伪劣玩具的黑幕。也许你很难想象,平时各种漂亮的儿童玩具居然是黑心老板用医疗垃圾和其他污染物制造出来的!更让人震惊的是,

  • 情感大师支招,幸福婚姻栽了

    任何婚姻秘笈,若背离了爱的宗旨,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她靠着情感大师”朋友的帮助,将恋爱兵法用到了极致,顺利将暗恋的帅气男变为老公。婚后,她事无巨细地请教情感大师寻求驭夫术,使得原本可以美满的婚姻越来越窒息,最终,酿成惨剧。被支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