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红鹦鹉和绿鹦鹉

红鹦鹉和绿鹦鹉

收录日期:2025-08-07 11:39:47  热度:9℃

有只红鹦鹉,住在小毛家;有只绿鹦鹉,住在小胖家。这两只鹦鹉,都在学人话。

小毛看见奶奶在种花,就拿起铲子说:“我跟您学吧!”看见妈妈在摘瓜,就提起小篮说:“我跟您学吧!”看见哥哥在画画,就拿着蜡笔说:“我跟您学吧!”红鹦鹉在旁边听啊听啊,就跟小毛学会了这句话——“我跟您学吧!我跟您学吧!”

那个小胖呢?早晨起床,妈妈叫他叠被子,他就伸伸懒腰说:“我不会!”奶奶叫他快把小鸡喂,他就扭着身子说:“我不会!”姐姐叫他给花儿浇点水,他一溜烟跑了,说:“我不会!”绿鹦鹉在旁边听啊听啊,就跟小胖学会了这句话——“我不会!我不会!”

有一天晚上,来了一只大黑猫,看见鹦鹉就想吃,馋得喵喵叫。大黑猫,跳一跳,抓破了鸟笼子,红鹦鹉飞了;大黑猫,又一跳,抓破了另一个鸟笼子,绿鹦鹉也飞了!

小毛和小胖,到树林里找鹦鹉,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采蘑菇。

老爷爷招呼他俩:“快来采蘑菇吧!”小毛跑过去,拉着老爷爷的手:“我跟您学吧!”小胖站在那儿摇摇头:“我不会!我不会!”老爷爷一听很奇怪:“我见过一只红鹦鹉,一只绿鹦鹉,就爱说这两句话!”

小胖一听赶紧问:“那只绿鹦鹉,现在它在哪里?”老爷爷手指树林外:“那只绿鹦鹉,整天‘我不会,我不会’地叫,我想它一定很懒,就让它飞走了。”

小毛赶紧问:“那只红鹦鹉呢,现在它在哪里?”老爷爷手指树林外:“那只红鹦鹉,养在我的家,它老向我说:‘我跟您学吧!’我想它一定很爱学习,我就天天教说话。”

小毛和小胖,来到老爷爷家。刚进屋门就听见:“客人来啦!客人来啦!”小毛小胖抬头看,原来是红鹦鹉在说话。

老爷爷拿下了红鹦鹉,小毛高高兴兴接过它;小胖想起自己的绿鹦鹉,流着眼泪羞答答。小毛说:“小胖别难过,这只红鹦鹉,就归咱俩养着吧!”

小胖一听又笑了:“咱俩养着它,一定能养好。我再也不说‘我不会’,我不会的我要学,再不做懒孩子了!”

老爷爷一听,捻着胡子笑:“很好,很好!鹦鹉跟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它会越学越好;要是跟懒孩子在一起呀,它就什么也学不到!”

现在,小胖和小毛都爱学习啦,红鹦鹉跟他俩,又学会了许多话!

猜你喜欢

  • 有些善非常简单

    1我常常真诚地注视一些女孩,目光里写着善意的肯定与鼓励,著名美女作家林那北(北北)曾开玩笑说,我这是“眼睛扶贫”!男人可以为女人做许多事,比如开门、让座、抱孩子等,但还有一项,就是用眼睛赞美。看美女是天性,但看平庸女子则是涵养,而且是充满怜

  • 看别人活,活给别人看

    一个朋友说,他从前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能自己买一辆车,再不蹭别人的车,自尊心受不了。后来他终于买了自己的车,这时他发现和别人_比,自己开的实在是一辆破车,大家一起开车出去的时候,他的头更抬不起来了。一个在内地工作的人,嫌工资低,去了北京。收入

  • 自由自在

    每个人都可有自由自在的人生,都可活出一番大境界。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用眼睛看得见的,比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光;还有一样是眼睛看不见的,比如思想、智慧、情绪,需要用心才能觉察。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到杨万里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

  • 我宁愿选择笨拙地度过一生

    我的问题是,我知道自己笨,但没有人相信我笨。我的笨不是脑袋不够用、不好使,而是在竖着“容易”和“艰难”两个路牌的十字路口,我永远选择“艰难”的那一边。在从大到小、数不胜数的选择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干,一路这样沿着“艰难”的路牌走了过来

  • 剩女定律:你怎么还不结婚?

    结婚的人都一样,没结婚的人各有各的苦衷,您属于哪一种?25岁定律硕士毕业是25岁,自己还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时候,很容易就蹉跎两年,然后可能想到应该结婚,然后会发现为什么就显得有点晚了呢?三年定律和男朋友处了三年,觉得应该结婚了,又觉得他总有

  • 走自己的路,请人来说吧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在走着别人的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被瓦片绊了一跤

  • 当我们太过在意

    读书时偶然看到这样一个试验:心理学家把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关到了笼子里,笼子是用铁柱焊成的,铁柱与铁柱之间刚好可以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又拿了一根长长的带

  • 大佛的鼻孔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闻名。他为一座佛寺雕刻了一尊佛像,佛像落成的时候,附近几里的人都跑来观礼,人人都为那座佛像的庄严伟大而赞叹不已。只有一个穿着脏衣服的小孩,一边挖鼻孔,一边说:“这佛像雕得不好!”众人都回头看着孩子,孩子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