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是一只“百宝箱”

那是一只“百宝箱”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5:23  热度:11℃

那是一只“百宝箱”

3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乡下木匠走进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他的脚步在一处柜台前停住了,货架上的一件商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只木箱——樟木箱,不用尺子量,以木匠的眼光,一看便知有28寸长。出于好奇,他叫服务员取下来看看。香樟木制成,箱面上刻有“龙凤呈祥”图案,漆的是枣红漆。问价,答曰:“260元。”服务员还算耐心,补充说,“这种箱子是进口货,已脱销了,这只是样品。”

年轻的木匠无心再逛商场。一只木箱260元的天价让他吃惊不小。在他的家乡,樟木箱的价钱是以“寸”来计算的,一寸一元,28寸28元,而这一只,一经雕刻,竟然能卖出近10倍的价钱,而且供不应求!他想,服务员不是说已经脱销了吗?我何不试试?这么想着,他抑制不住心跳,壮了壮胆子,对服务员说,他是一家木器厂的厂长,他们厂也生产这种樟木箱。服务员说:“你拿几只来看看。”

20多年前,樟木箱是女方出嫁的必备之物,需求量颇大。小木匠回到老家,搬出家中包括为姐姐结婚备下的樟木板,请来民间雕刻师傅,精心加工。4只精致的雕花樟木箱制作完成,托运至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后,商场负责人看过样品,当即签下200只的合同。这一笔生意净赚了一万多元,使小木匠率先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万元户”。

那只箱子静静地摆在那里,川流不息的顾客也许都看到了,只有张果喜的慧眼看到了那只木箱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商机,并且抓住机会,立即行动。其实,市场上处处都有“百宝箱”,等待你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

猜你喜欢

  • 靠手艺吃饭

    明嘉靖年间,一天,有个姓赵的小偷,偷了一个老太婆家的几只老母鸡,被老太婆的儿子阿强逮住了,一路扭送至县衙。近来,那一带偷鸡案频频发生,有人甚至睡在鸡棚旁昼伏夜守,却也难挡贼手。所以这一次,大家纷纷要求县令杀一儆百。县令听完陈诉,又看了看跪在

  • 托棺木

    有些人的承诺像云雾那样虚无缥缈,一阵风就可以把它吹得无影无踪;有些人的承诺像高山那样顶天立地,天翻地覆都无法使它改变……1、石正其人郑同和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在京为官,任礼部侍郎,后因袁世凯掌权,弃官回到了故土湖南常德,经营起祖传的一家染

  • 家有贤妻

    清朝咸丰年间,河南张家庄首富张员外成亲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张员外是家中独子,又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死后,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娇妻叶菊红,叶菊红只有十八岁哪!张家族人的眼睛都盯着张员外的万贯财产,他们纷纷以“延续张家香火”为由,争先恐后地想把

  • 两个秀才

    很早以前,有两个秀才一起同窗苦读数载,准备进京赶考,其中一个属于乐观派,而另一个则属于保守派。这一年京城考试,两名秀才就结伴上京,在离京城不到十里路的地方,忽然看到一群人批麻戴孝的抬着一个棺材正朝着他们的路走过来,保守派的秀才对另一个说:“

  • 薛平贵和王宝钏的传奇故事

    宋朝建国初年,在渤海南岸古过国附近设了一座军营,驻守重兵守卫海疆。这年中秋节,朝廷派人来营犒劳将士,并特赐给营中马步军都总管一匹红鬃马。都总管心中一高兴,派一名亲随去临近东莱城中约来一帮弹唱艺人到营中作场助兴。弹唱的共4个人,为首的叫张山。

  • 驴蹄和尚

    妖孽横生仙台镇的人们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去镇子西边的仙斧庙烧香拜佛。这时,总会有一个老和尚在庙门外倚着墙根坐着,专注地打量每个来烧香的人。这个老和尚常年穿着一件脏得已看不出颜色的僧袍,左袖子比右袖子长出一大截。这样一来,老和尚便只把右手露在外

  • 老鼠刘家

    相传民间有这么一个规矩:祭祖时,神坛上要摆个老鼠牌位,跟祖宗并列祭祀,说起这个规矩,可有一段大来历……明朝正德年间,朝中有个叫刘义山的言官,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榆木脑壳不转弯,遇事强抗强谏,爱跟皇帝老儿唱反调,外号刘倔头。他历经三朝,皇帝虽

  • 感恩

     清朝光绪年间,安徽桐城有个棺材铺,掌柜的名叫孟锡山。这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鹅毛大雪。夜里。孟锡山刚打烊,门外就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孟锡山轻轻推开门,见一个长发女子蹲在屋檐下啜泣,身上只裹了条破毯子。女子颤抖地说:“大哥,能让我借宿一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