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所听到的关于蛇的故事

我所听到的关于蛇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11:39:27  热度:11℃

我听到过的关于蛇的故事

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我最怕的就是长虫(在我们河北老家都把蛇叫长虫)。至于害怕到啥程度,时过境迁,很难用语言描述了。有长虫时反正自己不敢抄近路走田埂;小伙伴们拾长虫皮(蛇皮是一种药材)换钱,我一次也没敢凑过热闹。那时候还真是怕啥来啥:有一天睡晌午觉醒来,看见一条长虫在不远处的炕边,正缓缓爬着,姥姥被我的叫声惊醒,迅速用棍子把长虫挑到了地下我昏昏沉沉睡了好几天,姥姥求村里会叫(农村孩子吓着都这样)的乡亲给我叫了好几次,才逐渐恢复正常。从那以后,怕长虫我是村里出了名的。但小时候留在记忆深处两个关于长虫的故事却清晰至今。

同村小舅经历的

这个故事是小舅的妈妈(我的舅姥姥)说给我听的,舅姥姥说:那年,我小舅十八岁,一天下午锄完草准备收工回家,在自家的地头一条长虫趴在草窠里,好像被车轮碾过,血糊流啦的,看着那架势也活不成了,小舅看着长虫流了一地的血,也不敢靠前,小舅平时连只小鸡都不敢杀,那天,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居然做了件大事:他薅了几把农村用来消炎的野草,扔到长虫旁边,看长虫没反应,小舅大着胆子把捣碎的野草用铁锹远距离敷到长虫的伤口惊魂未定的小舅回到家,向舅姥姥讲述他救长虫的事,吓得老人家后悔不跌地说:你可真万幸,万一长虫以为你害他,非出事不可。这之后几天小舅再去田里干活,也没见到那条长虫,小舅心想,可能它已经死了。快到农忙时节,一连几天小舅在地头的草窠里放着两个鸡蛋,小舅好生纳闷,这谁干的呢,田地离村不是很近,谁家鸡会跑到这下蛋。几天后,正当小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条长虫正爬向田间,小舅一眼就认出是他曾救过的那条长虫,他居然没死,还向我报恩。从那以后,村里的乡亲们时常讲起这件事。也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同学二大伯经历的事

话说我同学(我在乡公社中学上学时的同学)二大伯在自家院子里除草,一抬头,看见一条长虫正虎视眈眈地瞧着自己,说时迟那时快,二大伯用锄头把长虫的脑袋铲了下来,就地埋在菜地里,秋后收菜的时候,埋长虫的四周居然没收成,当时也挺纳闷,也没多想。那年冬天,同学的二大伯卷上烟叶,刚划着火柴,火一下子就把身上的棉袄烧着了,火越拍越旺,最后竟把人烧死了,同村的人都纳了闷,怎么可能呢,一个大活人抽烟能把自己烧死,太不可思议了。下葬那天把棺材放入墓穴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棺材四周都是没有头的长虫,密密麻麻,得有上千条主事的老人说话了,这是得罪了有道行的长虫,快点说句好话吧,只见他嘴里振振有词,几分钟后就不见了没头的蛇,惊魂之后,人们才想起同学二大伯曾杀死过一条长虫,及那没收成的菜地这段经历也留在村民的记忆里,我也向我同学求证过他二大伯的事,他说是真的。

为了这两段记忆我查阅了关于蛇的书籍,书中写到:蛇的记忆力很好,也非常记仇,能准确地认出曾经伤害过它的人,多年以后还会伺机进行报复,蛇的同类受到侵犯时,有时也会群起而攻。但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明珠已报的佳话。

猜你喜欢

  • 苏轼的老婆是谁?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诗词书画及散文成就都极高。苏轼是谁,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么一位大才子的妻子又是何等佳人,想来大家都不了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 如何评价苏轼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从政治上来说,苏轼是一个想要有所成就,且关爱百姓的官员。但是因为他在某

  • 耳聋的青蛙

    于丹曾讲过一个故事,一群青蛙想比一比谁能够爬上铁塔的顶端。开始时,它们奋勇争先。可是等到爬一半的时候,青蛙们打起了退堂鼓。望着遥不可及的塔顶,它们停下了。只有一只青蛙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努力。那些停下来的青蛙,看着这样一个瘦小的同类,有感叹,

  • 爱情的战争

    前阵子大学同学聚会,时隔八年再度聚首,大家都分外激动。有位女同学没有出席,我问起她的近况,结果听说她至今还坚持在“小三”的第一线。这位女同学是当年的校花,有才有貌、又有家世背景的好男子等着她去挑,可她偏偏在毕业那年看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转眼八

  • 母爱的颜色

    那是女儿不满一周岁时的事情了。女儿的体质特别弱,可以说女儿的一周岁是伴着汤匙里的药度过的。那一次,虚弱的女儿又病了,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星期。连续几天的点滴,让女儿的腿上、小胳膊上出现了不少褐红色的小针痕。那天半夜的时候,女儿的病突然加重了,

  • 别人不是自己的目标

    一株优秀的小草不能将一棵大树当做自己成長的目标,因为无论它怎样努力,都不会变成树,它的目标应该是理想中的自己。同样道理,一棵优秀的树木也不能将另一棵树当做自己的成長目标,只要按照自己的能力自然地成長就足够好了。它可以拿另一树木当榜样、做老师

  • 三棵树的梦想

    从前,有三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成为一只聚宝盒,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等世界上一切珍贵的东西。第二棵树想被建造成一艘雄伟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三棵树想长成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便能离上帝更近。许多年过去了,来了一群伐

  • 赤脚往前冲

    小时候,他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当时农村的大喇叭。每当早晨大队那个大喇叭播放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便背起书包,赤脚踩着音乐的节拍,奔跑在上学的小路上。时间一长,他竟然能够唱出跟大喇叭里一样的歌声。放学时,他要穿过一道铁索桥,桥下是浪涛滚滚的岷江,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