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这对有情人

这对有情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7:23  热度:11℃

其实最早的时候,身上带着传奇色彩的是那个叫作秋比的澳大利亚女人。她做了一辈子行政工作,却始终不忘记自己想当名医生的梦想。她在50岁退休之后,一头扎进医学院,60岁的时候拿到医学博士的学位,加入了无国界医生的行列。

来自甘肃的老王是平凡男人。高瘦的个子,西北人长脸,颧骨上有着长年的晒斑。他沉默寡言,四十来岁,是一位司机。

这天,他的任务是去机场接来自澳大利亚的医学专家秋比。

“从她下飞机的那一刹那,我就知道我们之间一定会有某些事情发生。”老王举着写着秋比名字的A4纸,局促地握了握手,说了他此生会说的两句英语其中的一句:Hello。

秋比在甘肃待了30天,沉默的老王每天早上把她接到车上,每天晚上再把她送回酒店。他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虽然每天他都会给秋比准备好足够的水,让她习惯西北的干燥。虽然某天秋比口干舌燥的时候,他会默默地递上“某种甜甜的水,有点中药的味道”。

老王和秋比都没有告诉我故事里最关键的一幕:他们到底是怎样走出那关键的一步的。我所知道的是,秋比第二次来中国的时候,他俩就已经变成了一对令人惊讶的情侣。所有人都知道老王对秋比的好。那是一种细密的好,连秋比的袜子有了破损,都是老王补的。

老王依然是司机,秋比依然是专家。白天的时候,老王开车载着秋比到各种穷乡僻壤替人看病。晚上的时候,在那些封闭的小县城里,一个“洋女人”和一个中国男人依然不可能住在同一家酒店的房间里。于是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老王就提着他的大皮鞋,蹑手蹑脚地跑过整个酒店走廊溜进秋比的房间。“好像十五六岁时跟女孩子早恋的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心跳得好快!”老王说。

纵使有20岁的年龄差距,20年的教育程度差距,这段感情竟也维持了6年。秋比不在世界各地为病人治疗的时候,就留在中国。老王依然没有学会英语,但是他学会了用电脑网上视频。当秋比不在他身边的时候,每天只要他在室内,就把电脑的视频窗口打开。

“怎么交流呢?”我问老王。

“不用交流,就这样看着对方就很好。有时候她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我也走来走去。能看到对方走来走去,就觉得很好。”

老王说他吃饭的时候把电脑搬到饭桌前,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而秋比也做同样的事情。这样,他们就好像还在一起吃饭,一起睡觉。

没有网络的时候他们也打电话。几乎所有的时候是秋比在说话,老王只负责听,然后呵呵地憨笑。他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在说什么,但听着声音就能知道她今天好还是不好了。

后来,甘肃干燥的空气击败了秋比的呼吸系统。她的澳大利亚医生严肃地跟她说,70岁了,不能跟大自然对抗了,回澳大利亚吧。

老王看着机票和药,大概明白了故事的全貌。他掏出母亲的照片,母亲那年80岁,比起70岁的情人,母亲显然更需要他。

在机场送别的时候,老王说了他英语库存里的另外一个单词:“bye-bye”。

然后还是那些无声的视频,电脑前,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大半年后的一天,秋比认真地向老王说了一大篇话,大意是劝老王找个媳妇,好好过幸福的日子。秋比说,老王一如往常安静地听着,只是末了,说了一个简单的词:“NO。”

这是六年来老王对秋比说过的唯一一个NO。他听不懂,但是他懂。所以,眼眶红红的秋比一扭头,收拾起屋子来。

猜你喜欢

  • 移花接木

    刘宽是城建局长。老伴儿想去闺女家住几天,知道刘宽最爱吃自己炖的牛肉,于是临走前精心给他炖了一锅,这才放心地走了。当天半夜,刘宽被尿憋醒,坐起来刚要下地,忽然听到“呱唧呱唧”的响声,声音虽小却很清晰,好像是猪吃食。侧耳听听,声音出自厨房,刘宽

  • 传奇修脚师

    清朝末年,京城庙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修脚师傅。其中修脚最厉害的是吕师傅,坐得上京城修脚行当的第一把交椅。这天傍晚,修了一天脚的吕师傅刚刚直起腰,英国药商约翰横着膀子走了过来,一屁股坐在吕师傅面前的凳子上,把左脚一伸:“修脚!修不好我砸了你的摊子

  • 舅舅与大狗熊的恩怨情仇

    舅舅是有名的神枪手,枪法百发百中不说,还敢闯狼窝,入虎穴,胆子大得吓人。山里山外,没有人不知道舅舅的。可这几年。国家颁布了动物保护法,舅舅便不再与野生动物为敌了。他扔下猎枪,到山外打工。去年冬天,舅舅去应聘保安工作,为了节省时间。舅舅抄近路

  • 神弹绝技

    唐朝贞元年间,四川有个节度使叫韦皋,是个爱才如命的人。他一心想找个武艺高强的人带兵打仗,但一直没有找到。这天,韦皋到一家饭店喝酒,忽听院子里有人拍起了巴掌;接着传来阵阵喝彩声。韦皋隔窗一看,只见外面的空地上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一个头戴方巾的

  • 与柳大华下盲棋

    与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有联系,是2010年夏天的事。那时,在绵阳棋王张华明的引荐下,我请他为我的象棋长篇小说《大明象棋国手》题词向全国读者推介。他在收到了我的小说看后,欣然同意并题词。我十分激动。因为我的象棋长篇小说或为二千年来第一部阐述

  • 三迁“白菜碑”

    地处铅山县老县城——永平镇西门街,有一座明代四角木结构古亭楼阁,名曰“报本坊。”相传南宋时期当地民众为褒扬一位十六岁少年申世宁,代父从军战死边关的孝行而建的牌坊。报本坊三字行笔稳健、苍劲有力,是南宋大儒朱熹所书。亭壁西侧离地二尺,镶嵌有一块

  • 回荡在赤岩洄的鼓声

    自东向西潺潺而来的信江,在铅山县河口古镇东首的凤来村偏北拐了一道弯,同时在此接纳了发源武夷山脉北麓的桐木江。两江交叉处的北岸是九座雄狮状的红石山峰,在九狮山的首座山峰下,形成了一个大旋涡。年复一年的千万年来,旋涡淘空了河底的沙石,形成了一个

  • 康熙智斗贪官

    相传康熙一次南巡,提前启程,没及时通知南方的官员,刚到江南某镇,遇到大雨,皇家浩大游船只能靠岸,两岸随驾的大队人马也到衙门里找地方避雨。康熙贪恋江南美景,看见雨渐渐小了,于是着便装悄悄带几个护卫乘船闲游,来到一个水乡小镇,正好路过岸边一家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