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走投无路时向上走

走投无路时向上走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2:42  热度:10℃

小文医学院毕业后,开始为找工作犯愁。他将一份份精心制作的简历寄出去,却都石沉大海。他又参加了专门针对医学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本以为不会像综合招聘会那样有很多人,没想到在招聘现场,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人海中的“一滴水”。看到竞争如此残酷,他逐渐放低了就业目标,决定哪怕县医院也可以先考虑。然而只招两名毕业生的某县医院,已有不少研究生在排队等待面试。小文又想回老家工作,但老家的乡镇医院也不好进,虽然动用了亲戚朋友的力量,至今仍无结果。为此他非常苦恼,找到我诉苦,哥,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我知道仅仅安慰他是没有用的。思忖片刻之后,我说,给你讲个故事吧。

有个女演员,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也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由于没有身家背景,没有熟人举荐,结果四处碰壁,没有任何单位肯接收她。这天,当教师的父亲陪着她在北京的街头转悠,又去应聘了几家艺术单位,均遭拒绝。一种悲凉的情绪同时萦绕在父女俩的心头,他们真的感觉到什么叫走投无路了。

这时候,父女俩恰好转悠到了“北京人艺”的大门口。她一眼望见“北京人艺”的招牌,就想,这里我还没试过,何不进去试试看呢?稍微有点顾虑的人都会想,北京人艺是什么地方啊!那可是国家级的艺术殿堂,几十年来凭其严谨精湛的舞台艺术和情醇意浓的演出风格,在中国话剧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辉煌,堪称“中国话剧的典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你不想想,一个连二三流艺术院校都不被录用的人,也敢幻想踏进北京人艺的门槛吗?但她偏没有顾忌到这些,径直大大咧咧地闯进了人艺的院长办公室,先将自己的简历和学校老师的评语交到院长手上,然后就滔滔不绝地向院长介绍自己。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儿,使院长一下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两天后,他们为她一个人安排了由几位人艺领导及著名艺术家任考官的面试。起初无论她唱歌或是跳舞,各位评委老师都热烈鼓掌,以示嘉许。但在最后一关,在5分钟内现场表演一个小品,她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起码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表演完了,评委老师让她回去等通知。她暗想,完了,这回肯定又没戏了。就沮丧地说,老师,我就不请你们吃饭了,因为要请也只请得起面条。评委老师们说,不用不用,你走吧。

回到租住的小旅馆里,看到父亲满怀渴望的眼神,她像虚脱了一样摇着头说,不行,可能还是不行。父亲当时没说什么,却看得出他眼底的失望,父女俩连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哪知下午五点钟左右,她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北京人艺的老师打来的:来吧,你被录取了。父女二人当时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得一起落了泪。她,就是凭借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二十四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王茜华!当初,曾为找一份工作四处碰壁的她,最后竟误打误撞地进了北京人艺!

我问小文,你说,她为什么能应聘成功呢?小文若有所悟地说,她是个有胆量有气魄的人,敢于独闯人艺推销自己,所以才在艺术的最高殿堂赢得了一席之地。我赞许地点点头:她先前积累的多次应聘经验,在北京人艺这一关全部用上了,所以她当时的表现是最好的状态。另外,当别人走投无路时,是越来越向下走;而她却选择了向上,结果她成功了!

小文激动得一把握住了我的手,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你!

果然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小文有幸被省会一家最知名的医院录取了!在他发来的感谢短信里,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千万别气馁,因为你还有一条出路:向上走!

猜你喜欢

  • 买椟还珠

    从前,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动脑筋将珍珠好好包装了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珍珠的“身份”也会升高不少。于是,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

  • 老当益壮

    汉光武帝刘秀靠武力夺取了江山,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打天下立过赫赫战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把二十八人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是在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一员大

  • 因噎废食

    相传,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节日之夜,有个大财主在家大摆酒席。大家划拳喝酒,喧声如潮。突然,闹得最欢的一个老头大汗淋漓,翻着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咽着唾沫。原来是他刚才急着说话,嘴里一块牛肉没嚼烂就吞了下去,结果喉咙被堵住了。这时,在场

  • 危如累卵

    春秋时期,晋灵公贪图安逸,讲究享乐。他有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有很多美女侍奉,但他觉得还不够。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修筑一个九层高台,用来登高望远,俯瞰全国各地。于是,一声令下,把全国的财力、人力都集中起来修筑这个高台。无数农

  •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

  • 守株待兔

    话说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一年四季,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即使是遇到好年景,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刚刚能填饱肚子。他实在是很辛苦。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劳作了整整一上午的农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

  •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刘备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又称刘阿斗。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

  • 画龙点睛

    成语寓意: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故事一:张僧繇是南朝着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