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咫尺天涯

咫尺天涯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8:42  热度:9℃

“她”叫红衣,“他”叫蓝衣。简陋的舞台上,“她”身披大红斗篷,葱白水袖里,一双小手轻轻弹拨着琴弦。阁楼上锁愁思,千娇百媚的小姐,想化作一只鸟飞。“他”’一袭蓝衫,手里一把折扇,玉树临风,是进京赶考的书生。湖畔相遇,花园私会,缘定终身。“他”金榜题名,凤冠霞帔回来娶“她”,有情人终成眷属……

那时,她与他,每天都要演出两三场,在县剧场。木椅子坐上去咯咯吱吱,头顶上的灯光昏黄而温暖。绛红的幕布徐徐拉开,戏就要开场了。小小县城,娱乐活动也就这么一点儿,大家都爱看木偶戏。剧场门口卖廉价的橘子水,还有爆米花。有时也有红红绿绿的气球卖。

幕后,是她与他。一个剧团待着,他们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她演红衣,她是“她”的血液。他演蓝衣,他是“他”的灵魂。全凭着他们灵巧的手,牵拉弹转,演绎人间万般情爱。一场演出下来,他们的手酸得麻木,心却欢喜得开着花。

都正年轻着。她人长得靓丽,歌唱得好,在剧团被称作金嗓子。他亦才华不俗,胡琴拉得很出色,木偶戏的背景音乐,都是他创作的。偏偏他生来不能说话,丰富的语言,都给了胡琴,给了他的手。

待一起久了,不知不觉情愫暗生。他每天提前上班,给她泡好菊花茶,等着她。小朵的白菊花,浮在水面上,淡雅柔媚,是她喜欢的。她端起喝,水温刚刚好。她常不吃早饭就来上班,他给她准备好包子,有时候是烧饼。他早早去排队,买了,里面用一张牛皮纸包着,牛皮纸外面,再包上毛巾。她吃时,烧饼还是热乎乎的,刚出炉的样子。

她给他做布鞋。从未动过针线的人,硬是在短短的一周内,给他纳出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来。布鞋做成了,她的手指,也变得伤痕累累──都是针戳的。

这样的爱,却不被俗世所容,流言蜚语能淹死人。她的家里,反对得尤为激烈的母亲甚至以死来要挟她。最终,她妥协了,被迫匆匆嫁给一名烧锅炉的工人。

日子却不幸福。锅炉工人高马大,脾气暴躁,贪杯。酒一喝多就打她。她不反抗,默默忍受着。上班前,她对着一面铜镜理一理散了的发,把脸上青肿的地方,拿胶布贴了。出门有人问及,她淡淡一笑,说,不小心磕破皮了。贴的次数多了,大家都隐约知道内情,再看她,眼神里充满同情。她装作不知。台上红衣对着蓝衣唱:相公啊,我等你,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她的眼眶里,慢慢溢满泪,牵拉的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心在那一条条细线上,滑翔跌宕,是无数的疼。

他见不得她脸上贴胶布。每次看到,浑身的肌肉会痉挛。他烦躁不安地在后台转啊转,指指自己的脸,再指指她的脸,意思是问,疼吗?她笑着摇摇头。等到舞台布置好了,回头却不见了他的人影。去寻,却发现他在剧场后的小院子里,正对着院中的一棵树擂拳头,边擂边哭。

白日光照着两个人。风不吹,云不走,天地绵亘。

不是没有女孩喜欢他。那女孩常来看戏,看完不走,跑后台来看他们收拾道具。她很中意那个女孩,认为很配他。有意撮合,女孩早就愿意,他却不愿意。她急,问,这么好的女孩你不要,你要什么样的?他看着她,定定地。她脸红了,低头,佯装没懂,嘴里说,我再不管你的事了。

以为白日光永远照着,只要幕布拉开,红衣与蓝衣,就永远在台上,演绎着他们的爱情。然而慢慢地,剧场却冷清了,无人再来看木偶戏。后来,剧场转包给他人。剧团也维持不下去了,解散了。她和他的泪,终于滚滚而下。此一别,便是天涯。

她回了家。彼时,她的男人也失了业,整日窝在十来平方米的老式平房里,喝酒浇愁。不得已,她走上街头,往街上摆起小摊,做蒸饺卖。曾经的金嗓子,再也不唱歌了,只高声叫卖,蒸饺蒸饺,五毛钱一个!

他背着他的胡琴,带着红衣蓝衣,做了流浪艺人。偶尔回来,在街上遇见,他们怅怅对望,中间隔着一条岁月的河。咫尺天涯。

改天,他把挣来的钱,全部交给熟人,托他们每天去买她的蒸饺。就有一些日子,她的生意,特别顺,总能早早收摊回家。

这一年的冬天,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冷。她抗不住冷,晚上,在室内生了炭炉子取暖。男人照例地喝闷酒,喝完躺倒就睡。她拥在被窝里织毛衣,是接的外贸活儿,不一会儿,她也昏昏沉沉睡去了。

早起的邻居来敲门,她在床上昏迷已多时,是煤气中毒。送医院,男人没抢救过来,当场死亡。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她活过来了。人却痴呆了,形同植物人。

没有人肯接纳她,都当她是累赘。她只好回到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那里。老母亲哪里能照顾得了她?整日里,对着她垂泪。

他突然来了,风尘仆仆五十多岁的人了,脸上身上,早已爬满岁月的沧桑。他对她的老母亲“说”,把她交给我吧,我会照顾好她的。

她的哥哥得知,求之不得,让他快快把她带走。他走上前,帮她梳理好蓬乱的头发,抚平她衣裳上的褶子,温柔地对她“说”,我们回家吧。三十年的等待,他终于可以牵起她的手。

他再没离开过她。他给她拉胡琴,都是她曾经喜欢听的曲子。小木桌上,他给她演木偶戏,他的手,已不如当年灵活,但牵拉弹转中,还是当年好时光:悠扬的胡琴声响起,厚重的丝绒幕布缓缓掀开,红衣披着大红斗篷,蓝衣一袭蓝衫,湖畔相遇,花园私会,眉目含情。锦瑟年华,一段情缘,唱尽前世今生。

猜你喜欢

  • 闲话关帝庙对联

    解放前的关帝庙,几乎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及乡村。关帝庙供奉关公。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是老少皆知的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得天独厚,遍享人间香火,与历代封建帝王对他的封赐推崇有关。关羽在世时,就被曹操表封为汉寿亭侯。死后追谥壮缪。刘宋朝又加封武安王。

  • 辛酸寒儒的对联

    古代从事教育的儒士们,其生活大都辛酸寒苦,而他们又能安守清贫、安贫乐道,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从他们所留下来的对联中,充分反映出这种不幸和他们的心声。有一副对联写道: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门前有谷,谁怜眼饱腹中饥。”这是大

  • 拟医院对联

    骨科上联:非木匠,非石匠,也曾挥锯弄锤。下联:是医生?是强盗?经常绑手缚足。横批:刀斧情深。肝胆科上联:管你英雄豪杰,来此便丧胆。下联:劝那男女老少,莫要坏心肝。横批:坏了没法医。脑外科上联:开头颅,抽热血,只是头痛便好治。下联:循沟回,理

  • 端午对联撷趣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现采撷一些与端午(端阳)有关的佳联妙对,与读者共赏。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上联中的端门北&rdqu

  • 对联对出金木姻缘

    民国年间,朗州乡下的赵家村有个铁匠叫赵青山,有一独生女儿宝翠,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小美人,又读过书,十分聪明。宝翠17岁这年,有个大户人家托媒人来向赵家提亲。赵青山两口子也想把女儿嫁出去,可宝翠不答应,说爹妈老了没人管,她想招个上门女婿。赵青

  • 给“鬼子”命名的对联

    明清朝代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现抗倭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都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时开始,倭寇”变成鬼子”的呢,据说

  • 不吵即半胜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早年间入行当媒体人的时候,个性张扬,喜欢质疑、不相信、爱说No,而且很容易就跟人发火生气,非常不理智。有一次,白岩松因为一件事情跟领导产生了分歧,两人争执不下。白岩松越说越生气,最后竟然跟领导拍桌子吵了起来。结果呢,

  • 收藏美人

    清同治十二年,法国人罗氏设氏来到陈州传布天主教,带了一部照相机为教民拍照。当时的陈州人颇为惊奇,认为这是洋鬼子搞的摄人生魂的邪术,不敢领教。继而民智渐开,照过相的人并无异状,便有人跃跃欲试。到了光绪二年,陈州人刘仁义从古都汴梁回陈州,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