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4:13  热度:10℃

那年,大学毕业的他,尝试过很多工作,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最后,勉强进了一家企业,主管销售英语类的书籍和资料。

工作了近10年之后,他越来越感觉索然无味,干脆辞职回家,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公寓,过起了自由自在的宅男生活。接下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完全依赖看电视过日子,看一部又一部的肥皂剧。

终于有一天,他感觉电视节目也无聊透了。在他一次出门闲逛时,随意溜达到了一家书店,很偶然地,翻到了一本入门级英语对话书,没想到,就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让他从此改变了人生道路。

他把这本书买回去,凭着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用了3天时间把它读完,一种久别的成就感,忽然涌上心头,枯燥无比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变得有意思多了。于是,他忽发奇想,想要挑战一下自己,又跑出去买了《时代》、《新闻周刊》等英语杂志。

这次,他沮丧地发现,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单词都不认识。在家里宅了那么久,没有朋友,也没有工作,几乎与世隔绝的他,开始埋头啃各种英文杂志,遇到不懂的单词,他就翻一本花500日元买来的二手英语日语小字典。为了记住更多的单词,除了买书和日用品,他很少离开自己的蜗居,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学习。

最开始,他每看一页书,大约会有50个单词不认识,家里的小字典里查不到,他又没钱买大字典,只好每隔几天,就跑到书店去翻阅大字典。去的次数多了,他感觉非常不好意思,为了克服羞愧和“入店偷知识”的罪恶感,只好一边躲躲藏藏,一边快速翻阅。没想到的是,这种不寻常的查阅方式,反而让他加深了记忆,每个查阅过的单词都能过目不忘。

这种疯狂学习的隐居生活,他整整过了7年。 2011年9月份,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参加托业考试(国际交流英语考试),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几乎没做任何准备的他,居然一下子考了970分。当时,他发现考题太简单了,甚至怀疑考官是不是拿错了试卷。

之后,他成了考试专业户,连续50多次参加托业考试,每次的成绩从来没低过970分,最高时在990分以上。有记者专门跑来采访他,称他为“英语怪兽”。不久,又有很多学校慕名找上门来,争相聘请他当英语老师,数十次托业高分,已经足于证明他的学识,也成了他区别于其他英语教师的唯一“利器”。

他就是来自日本的菊池。现年52岁的他,如今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日程表总是安排得满满的,每天忙着办培训班,向学生们教授“宅在家中学英语”的独家“秘方”。利用空闲时间,他还笔耕不辍,撰写了一本名为《英语也能如此疯狂》的书。这本书刚刚出版,就受到众多英语爱好者的追捧,而那些准备参加托业考试的人,更是人手一册。如今,该书已经连续再版3次,日销量最高时有2000多册,刷新了英语资料类图书的销售纪录。

喜欢追随菊池的粉丝越来越多,总有人追问他成功的秘诀。对此,菊池喜欢用自己写在书中的一段话来回答:“想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无论你13岁、51岁还是91岁,也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只要选定目标,坚持不懈,就会一天天靠近成功的彼岸。其实,不仅仅学英语,做任何事都一样,不给懒惰找借口。开始行动吧,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猜你喜欢

  •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

  • 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

  • 专心致志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

  • 专横跋扈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梁冀的将军,狂妄自大而且不讲道理。他是皇后的哥哥,属于内戚,所以无人敢惹。汉顺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为河南尹。他在任期内做尽了坏事,名声十分不好。梁冀之父梁商是一位大将军,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吕放,任洛阳令。吕放进京时把梁冀的所作

  • 自惭形秽的故事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骡骑王武于;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 侧,觉我形秽。”释义惭”,惭愧;形秽”,丑陋,不体面。因为自己在某一方不如 别人而有一种惭愧的感觉。故事 晋朝时候

  • 之乎者也的故事

    出处: 《湘山野录》 (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 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来自itlearner.com释义: 讥讽文人咬文嚼字,不讲实际。故事: 宋

  • 走马观花的故事

    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6岁时才考取进士,他用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

  • 自相矛盾的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